![[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100m6nwfs2f2768neyh.png-w1200h1200)
扭蛋食玩 历史漫谈
想必有很多人不太了扭蛋及食玩的起源与发展经过, 或者看过相关文章欲不能够详尽,本篇就为大家清楚介绍一下
所谓「食玩」也就是随着包装食品所附赠的玩具,这种赠品式销售 , 其实是日本的一种商业手法,普通称之为「おまけ商法」 おまけ (Omake)是日文.其意为奉送品,这种赠品商法,最早可溯源自目本江户时代(元1603-1867年)的「富山売药 (富山成药)」 。
富山成药是自江户时代的富山藩主 前田正甫 所创 当时由于在江户成用药拯救了急病种的大名(官位名)收到了信赖后便游走于各大名之间开始卖药。在过去卖药是要在日本国内步行回来,背著由柳条编织成的重达近二十公斤的药箱,每天行走20到30公里的路程,偶而乘船或骑马的四处行脚,等药卖完后回到故乡找药种商购买原料,配好处方再进行下一次的卖药之旅。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248qiqqpqefbrwomhin.png-w1200h1200)
当时除了卖药之外,还会有一些额外的赠品附送,包括了浮世绘版画以及纸风船(日文汉字,意为纸风球)等,浮世绘版画是一种印上了各地平民文化的画纸,对当时住在远离三大都城(江户,大阪,京都)的人们来说,除了带来文化方面的信息之外,还包含一种梦想式的憧憬。(对富山成药的历史有兴趣,想更深入了解的话可参考这里)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321qlf1tt2hh143z141.png-w1200h1200)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349zopbv1qb2o4nz0bv.png-w1200h1200)
浮世绘
(富山成药印刷出品原版图)
纸风船
(内容包含印刷有药都富山景色作为传媒手法)
台湾早时候药局不像现在这么普遍,每隔一两个月都会有背着药袋的人前来家中贩售药品,而那时候也会送一些类似气球的药品, 大概就是上述销售方式的沿用。不过气球不再是纸做的已经是塑胶制品。
关于近代食玩侧可以追溯至由 村井吉兵卫(1864 一1926)在1894年所创立的一间公司 村井兄弟商会,1899年在其香烟商品中附上 Tobacco card(香烟卡,一种画上图案的纸牌)这种效仿美国促销贩卖香烟的方式。可以说是日本近代食玩的发轫,但由于小孩未了达到收集卡的目的而去购买香烟,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在翌年日本便设立了未成年者吸烟禁止法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443ccfcca0262dnccc9.png-w1200h1200)
早在1886年,美国的香烟贩卖就是这种香烟卡的推出,当时卡片是以流行的棒球运动为主题故也称之为 Baseball Card(棒球卡),除了作为促销之外,还具有强化包装的功能,可避免用纸卷的香烟轻易被折断,在数年之间,香烟附商纸卡的方式便有很多家香烟公司开始采用,其后更辗转引进日本。
到了1927,日本公司 江崎固力果(Glico)首先将此概念运用于食品销售上,可为代表,其营养菓子固力果,包装中会附上一张有图案的卡片或者小玩具,也是由此开始出现「おまけ商法」这个名称
然而,从江崎固力果(Glico)公司开始贩售食玩后四十年的时间,日本的食玩都是以食品为主体,玩具就仅仅只是个不显眼的赠品而已。但是自从1971年12 Calbee 公司发售了(假面骑士Snack)点心食品,其中附上相关的主体卡片,爆发性的受到欢迎,从此食玩的主题开始关系完全逆转,收集赠品变成了消费主要的目标。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532q4qagk284i3qwv7g.png-w1200h1200)
假面骑士是由名漫画家 石之森章太郎 担任角色设计的特摄(日文汉字,意为特殊的摄影)节目,自1971年4月开始放映至1973年2月,造成大流行,②Calbee 公司在其食品中所赠送的假面骑士卡,正面印上了相关的人物的图片,反面侧有一些设定上的说明文字及节目信息,搭此节目的顺丰车发售,效果立杆见影,不过,却也由于收集卡片的风行造成一些问题,小孩们只顾着收集卡片,得到卡片后便将零食部分任意丢弃,虽然有一种说法是里面的点心不合适当时孩子的口味,但毕竟不是个好现象。
与上述的情况相同,还有一个是由日本 LOTTE 公司所发售的(惊奇人巧克力),这是一种在威化饼(Wafer)中夹著含有花生颗粒的巧克力点心食品。最初是在1977年发售名为(惊奇贴纸)的系列点心食品。里面附赠了小贴纸,但经过多代改款始终人气平平,直到具有游戏性的第十代贴纸(恶魔VS天使)发售后情况才改观,并以此主题继续系列化。更衍生出漫画,动画,游戏等相关作品。
ビックリマン(Bikkuriman 惊奇人,中文译为仙魔大战或圣魔大战)是以神话为题材的卡通人物,相当受当时的小学生喜爱,在台湾亦曾见过相关的图案的踪迹,一个包装内含巧克力夹心饼干及一张贴纸,售价日币30元,发售后翌年造成大轰动,单月贩售数量高达1300万个。可惜同样为了大量收集贴纸,而放弃了置食品的情形发生。其受欢迎程度,在1987年时甚至出现了仿冒商品。并在说明纸上窜改(LOTTE)的商标为(LOTTI)意图鱼目混珠,而该玩具公司已因仿冒官司于1988年倒闭。(当时日本正处于高喊注重智慧财产的年代)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602ki3vu9u8d98izg13.png-w1200h1200)
惊奇人巧克力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624sxbwqbqq53egz9mw.png-w1200h1200)
附赠的贴纸
但热潮终有衰减之时,其原因是由于公平交易委员会的介入。少数贴纸的物依稀为贵,其哄抬价差之高令委员会提出三个自律方案劝告 LOTTE公司,首先是贩售价格不得有差异,然后是各种类贴纸混入的比率要均一,以及不能特地宣传某些特殊的价格,LOTTE 公司遵从了这个劝告不过却导致原本稀有的贴纸的价格暴跌,并进而使得收集贴纸的价格感变得低落,贴纸迷们一气之下使不再继续收集,只能说世事无常,而近年同遭公平会指的案例,尚有2005年9月由SUNTORY(三德利)公司销售的 百事可乐 附赠品(钢弹模型瓶盖),因其不透明的外包被认为有造成赌博心态的可能,最后SUNTORY 公司也纳谏如流,从此将赠品包装改为透明化
谈到LOTTE公司,最有名的广告词就是(口中的恋人,LOTTE)甚至在 日经BP(Nikkel Business Publlcations,Inc)的[公司印象调查]中,连续四年蝉联第一。不过公司名称由来想必很少人知道,那就是取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中 ]女王角夏乐蒂(Charlotte Sophie Henriette Buff)的名字。
另外在1978年,曾出现另一种软式的食玩,由Kabaya食品 所发售的[BIG-1 GUM ]口香糖,在其中附上了塑胶模型,以实物式的车辆,飞机,船舰等为主题。不同之处在于过去的食玩多半不知道附赠品的内容物,而BIG-1 GUM则在包装上开了个小洞,让人可以窥见附赠品是什么款式。除此之外,其塑料模型是属于不需要接着剂(粘合胶水)的类型,可直接组合完成,相当方便,在1979年一年之间便销售超过三千万个,也是曾经风光一时的明星商品。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657abdcvkcqdv3vnc3z.png-w1200h1200)
附带一体,日本还有所谓的[口香糖日],定于每年的6月1日。这是源自于日本平安时代(西元794-1185年)的习俗,人们会在当天用糯米制成的饼类等固态食物,藉由咬啮的动作巩固牙齿来祈求健康与长寿,此外在日文中,牙齿的[齿]与年龄的[龄]也有互通的意味。这个纪念日是日本口香糖协会在平成6年(1994年)所制定的。
在近年,真正引起风潮且延续至今的食玩,则当属1999年,Furuta制菓[Choco Egg]巧克力蛋食玩,这是一种类似[建达出奇蛋(Kinder Surprise)巧克力蛋内镶着一枚装有分拆拼装玩具的塑料胶囊]的商品。不过事实上早在1997年建达出奇蛋已由KANRO公司引进日本(其代理契约于2002年3月解除),可惜也是停留于 一般儿童玩具的印象,这种情况直到 Choco Egg 发售之后才为之改观。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722m9ojoaagggkjag0k.png-w1200h1200)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750s8833n33fenon83n.png-w1200h1200)
Choco Egg巧克力蛋,是[食品业]的Furuta制菓[模型业]的海洋堂携手合作所完成的畅销商品。
以贴心类市场来说,当时单一品牌如果一年能销售达20亿日元算是卖的相当好,但巧克力蛋一年的销售却高达6~70亿日元,可说是非常惊人。而这股食玩风暴的形成,主要是在于销售版图的扩大以及收藏者年龄的扩展上。首先巧克力蛋和过去的玩具只能在玩具店买到不同,可在便利商店销售,曝光机会大增,其次则是关于商品的设定,附赠的动物模型突破了过去人们对模型玩具的刻板印象,即便是成年人也不会感动不好意思去购买收集,因此销售对象并不仅限于模型迷。但最重要的因素,乃导因于海洋堂精湛的玩具模型开发能力,以优惠的低价便可以买到高品质的模型是最令人惊讶之处,而这也有赖于模型业长足的进步。
只是好景不常,这次经典系列在2002年1月便遽然生变。由于Furuta制菓公司内部产生纠纷,影响力巧克力蛋的企划案,而海洋堂只顾专注于模型的品质,并不想卷入其中,最后只能选择结束这个合作关系,其后,Furuta制菓仍继续推出自己的巧克力蛋商品,但其模型品质已略逊于前,至于海洋堂则自2002年9月起,改与TAKARA公司(现已TOMY合拼)合作,推出新的巧克力蛋[Choco Q]系列,继续受到爱好者的关注追随则属于后话了。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851p134sfsn22i333zf.png-w1200h1200)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915ogplepqsqpcgg6zg.png-w1200h1200)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1944ufywudpxaqsyr57u.png-w1200h1200)
PS : Choco Q日本的动物系列一共是11弹+潘外共12弹
这些小动物系列已经超越玩具本身,为海洋堂擦亮金字招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谈过了食玩,接着来聊聊扭蛋。
提到扭蛋,免不了要注明扭蛋机这种有趣的机器,算起来扭蛋机也属于自贩机的一种,其正式名称是[カプセル自动贩売机(Capsule自动贩卖机)],也就是专门贩卖[カプセル Capsule Toy,胶囊玩具)]的机器。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2027ek2qvhwlvsc73izz.png-w1200h1200)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2027om6bvljixivihle0.png-w1200h1200)
早期造型的扭蛋机
关于自动贩卖机,身为现代人的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不过世界上最早的自贩机很出乎意料的,在西元前215年就出现了,于古埃及的亚历山大神庙里,有一种圣水自贩机,这个贩卖的机应用的是杠杆原理,主要投入5 Drachma(古希腊货币)的银币,由于硬币的重量,在里面承接的器皿会倾斜,在倾斜复原的期间,圣水会源源不断地留出。这个装置在古希腊数学家 Heron(约西元10-20年)的著作[Pneumatlka(气体装置)]中,有著图解与记载。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2106qleftsfws7sq87oo.png-w1200h1200)
而日本最早的自贩机,在明治21年(西元1888年)由俵谷高七所设计,是一种将香烟等商品装在箱子中的自动贩卖机,在童年申请并于明治23年获得专利,这个自贩机也参加了明治23(西元1890年)于东京上野所召开的第3回[内国勤业万博览会]。(第一回内国勤业万博览会于1887年由明治政府主办在东京商业公园开幕,为展示近代新文明成果的博览会)
这台自贩机曾因当时天皇的赏识而出名,可惜目前无实物留下,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自贩机,是明治37年(西元1904年)同样由俵谷高七所制作的[自动邮票明信片贩卖机],整体为木制有着干装饰,由日本邮政博物馆所收藏。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2135i4ok6g3b1p7o62k2.png-w1200h1200)
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自贩机(设计者俵谷高七)
那么和扭蛋机有关的机器又是什么?答案是Gumball Machine(口香糖机),目前在国外仍可经常见到,而Gumball就是一种做成圆球形的口香糖,外包装纸五颜六色以吸引儿童购买。
最初得追溯至1888年,在这之前虽然应该已经出现各种类型的自动贩卖机,不过首先引进美国的是一家叫做Thomas Adams 公司正式推出上市,并逐渐广为人知。
这种Gumball Machine 的特殊之处在于,在机器的上方有个中控透明的大圆球(最初是玻璃制的,现多改为塑胶),里面装满了大量的口香糖,甚至侧通常是制方形。硬币投入后转动把手会有糖球掉下。感觉好像很熟悉。当然,这毫无疑问地就是扭蛋机是雏形。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2155aurzf0r2fg96qqdg.png-w1200h1200)
Gumball Machine (口香糖机)
大部分的口香糖机都有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处理糖球的落下,而这些置通常是隐藏在机器内的,不过也有一些机器是使用更为精心设计的构造。例如利用糖球的位置,(高低差)。设置螺旋形的轨道让糖球从上而下滚落等等,更甚者也有使用电力去驱动各种类型的装置,来达成分配糖球的目的,这样复杂的机器也是有的,不过这样机器在美国虽然风光过一阵子,但后来也成为也是个摆在商店门口,让儿童扭点零食解馋用的娱乐机器。
将其引进日本,改变销售内容影响至今的是YUJIN公司。
YUJIN原为 TOMY 公司旗下的一个部门,1986年自口香糖取得到灵感,使用在模型玩具的销售上,并采用之前所有的蛋壳胶囊设计。当时用的机器还是需要插电的白色铁制机身,而且并没有像现在的机器这样有个旋钮,不过投币后会有响亮的音乐响起,后来上面的电子轮盘开始启动
,中奖的话就会一次掉下两颗扭蛋。由于产品备受好评。1988年自TOMY 公司分出来,并注册了扭蛋的正式名称[Gacha],专门从事于扭蛋商品的贩售,(2009年1月时再度收归TAKARA TOMY 公司旗下,并更名为TAKARA TOMY A.R.T.S)
而扭蛋机在1995年时,方由YUJIN 公司改良推出全新的塑胶机型[SLIM BOY],在贩卖上更为方便,除了机身变轻,外壳色彩也变得丰富,至2000年开始销往海外,台湾地区使用尤为大宗,译名为[幸运小子](注意市面上扭蛋机台一角的贴纸就可发现)。后来BANDAI公司
也跟进,在2002年注册了另一种扭蛋的名称[Gashapon],由于旗下掌握了极为雄厚的动漫画资源,与YUJIN公司并列为日本扭蛋界的两大厂商,各自推出了为数众多的系列商品。至于口香糖机发源地的应该,则把扭蛋称为[GATYA-GATYA],也是一种音译。
至于为什么日本的扭蛋会取那种名称,因为[Gacha]指的是扭动中烟旋钮时所发出的[嘎恰]声,而[Gashapon]则是多了扭蛋掉落时候[碰]的一声,很有趣吧。
![[转]转蛋食玩 历史漫谈](http://bbs-attachment-cdn.78dm.net/data/attachment/forum/201702/04/112217hp77dbjkmibjg92i.png-w1200h1200)
目前常见的新型扭蛋机 [SLIM BOY ]可上下交叠
最后还是题外话,食玩与扭蛋或多或少和口香糖都有点关系,除了扭蛋机起源的口香糖机外,现在有不少食玩附的都是口香糖,也许是因为口香糖本来就是人类最古老的糖果之一,据说古希腊人会用树脂清理牙齿及保持口气清新,考古学家在事前的出土文物亦曾发现过咀嚼过的树脂(也就是口香糖)看来在这方面的历史舞台上,口香糖也算是不可或缺的要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