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41期】“铁骑兵中队,出击!” GTO 钢加农最初期型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2-01 08:14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2-22 11:13 编辑



UC 0068年,由于独立运动领袖、穆佐(当时尚未建立吉翁共和国)自治共和国议会议长吉翁·兹姆·戴肯猝死。爱戴戴肯、居住在宇宙殖民地卫星的移民们,要求从地球联邦**的统治下独立的声浪不断高涨。

另一方面,由于联邦机构的腐败,使得一艘萨拉米斯级轻巡洋舰(原作是一块小陨石)撞上了SIDE-3的殖民地卫星(破坏了一座农业区),因此事令吉翁(戴肯死后第二年,穆佐被吉翁公国替代)对联邦的不满达到了顶点。

与民用船发生剐蹭,失控撞向了殖民地


0077年,在吉翁公国内反联邦的反感达到沸点时,终于由军校生执行、为了争取独立而爆发了一场镇压联邦军治安部队的武装起义,并大获成功,这场作战计划被称为“破晓起义”(晓之蜂起)。

参与起义的军校生获得了英雄般的国民礼遇


与此同时,由于联邦军在极机密下(实际上是米诺夫斯基博士故意透露)获得了吉翁新型机动兵器的性能情报,并对其的性能感到惊愕,于是决定委托月面大型复合企业“阿纳海姆电子公司”着手开发MS的方针。

以柯普元帅为首的高官们陪同蒂姆·雷观看了这段吉翁在当时还处于开发阶段的阿·巴瓦·库宙域进行的MS-04机动、火力测试




而在此之前,阿纳海姆电子公司就一直密切地关注着吉翁自治共和国(短暂的共和国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新兵器的研发。在聘请了米诺夫斯基博士的得意门徒蒂姆·雷博士后,组织发起了一项由AE包办、自行独立开发的人形机动兵器计划。



RCX-76-02钢加农最初期型于月面都市“冯·布朗”AE(阿纳海姆)工厂内完成开发,是首台获得地球联邦宇宙军正式采用的人形机动兵器。

这台机体的开发规格,是参照了RCX-76-01A(机动试验型)、RCX-76-01B(火力试验型)的测试结果来决定的。



在通过对这两台试验机多方位的评估之后,RCX-76-02的规格才最终敲定(01很快就发售了,敬请期待)。


机体结构

最初期型展示用配色


钢加农最初期型最显著的一大特征,就是在其肩膀上装备了一门中、远距离炮战用的大口径实弹加农炮——这是得惠于设计之初,开发团队为机体的肩膀上设置了一个武器平台。



本机的头部采用的是带护目镜式的复合型探测器(这个设定一直在变),这种设计后来也被RGM-79系所继承。由于钢加农时期尚未出现后来的“头冠”,因此主取景器以嵌入的方式设置在相当于额头正中央的位置(帽檐式样护甲上方)。


为保证部队内部信息传输的顺畅,在头部两侧各设置有一组收发式通讯天线。这种装置被证实了即使是在高浓度米诺夫斯基粒子环境下,也能保持高强度指向性的短途通信能力。



在钢加农出现以前,尚是联邦军主战兵器的RTX-65钢坦克严格来说不算是MS,只是“坦克”的延伸罢了。双腿对于钢加农来说,不仅仅是步行的工具,当加农炮发射时,这部分也要充当稳定机身的炮座支架的作用。



三指型机械手,钢加农最初期型——或者可以说是当时地球联邦军独有的奇特设计,与吉翁制MS有着相当明显的区别。人形兵器由于高度拟人,因此武器就不可以简单地固定在机体之上,而必须设计专门的机械手臂来携带、握持武器装备。



对于钢加农最初期型来说,Rifle(步枪)和Shield(护盾)成为了其需要机械手来携带的武器,这两种分别负责攻、守的武器也就成为了当时的标准配置(这款长相极端酷似犊牛式的枪被界定为步枪了,而不是机枪“Machine Gun”,真是耐人寻味啊……)



不过与吉翁制MS——甚至是后来的RX系列相比,当时可以称作联邦军MS技术黎明期代表的这台机体,却没有配备近接白刃战用武器。



虽然在MS-04上感受到了威胁,在联邦军高层的授意下AE也确实推动了MS的开发——但实际上,在MS的重要性尚未明朗化之前,世人认为这种新概念的兵器充其量不过是人形战车、或是大型战斗机罢了。

(大型战车的逻辑,从联邦军率先发展钢坦克这点就能看出来。联邦制MS是一步步长出双腿的,而吉翁制MS,则是在一开始就确立了双足步行这个理念)

因此,这款算得上是AE社的得意之作——钢加农最初期型在机体平衡性上存在先天性的欠缺。相比较而言,吉翁制MS更注重对泛用性的追求,MW-01后期型的巨型格斗用机械爪上就能看出吉翁敏锐的前瞻性。



秉承这一跑偏的理念,轻视于MS作用的AE开发团队(除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蒂姆·雷)、以及联邦军高层认定了人形兵器只不过是大型战斗机的眼神。并且,确确实实地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了。

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并且直接导致了来日大难——史密斯海屠杀(《命运前夜》中,4台渣古Ⅰ、1台布古蹂躏了12台钢加农最初期型。史密斯海爆发的MS初战=史密斯海战役=史密斯海的屠杀)。


60mm VULCAN GUN/60毫米火神炮



这是一款设置在机体头部、相当于额头两侧的小型机炮。联邦制MS从钢加农开始,就将头部火神炮确立为了标配武装。由于发射的是60毫米口径的实弹,相比起手持武器来稍逊一筹,主要用于对地攻击(装甲车辆或是飞弹、战斗机这样的小型目标)——除此以外,在MS战中也经常发挥牵制敌机的作用。


MISSILE LAUNCHER/12连装飞弹发射巢



这是一款发射实体飞弹的荚舱式武器,同样是搭载于肩膀上,主要用于在近接战中快速地展开弹幕,对多个目标、或是机动力运动性较高的目标进行有效地牵制(剧中就对MS-04用过,可惜全都miss了)。

比起主战性强的加农炮,这种飞弹发射巢则是追求高度的战斗支援弹性为主要目的——后来钢加农也确实沦为了二线支援机——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需要与其它配备不同武装的僚机进行紧密地配合,整体战术才能架构起来。因此,铁骑兵中队只有111、112两机选择了这套装备。




SHIELD/护盾



在GTO的世界里,早在MW-01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手持式MS用护盾。这种大型护盾能够耐住联邦军RTX-65钢坦克主炮的近距离直击,就防御能力而言是一流的——不过由于体积过大,携带不便,对运动性也会造成影响(事实上由于MS的运动性逐代暴增,大口径炮的威胁已经远去,大型盾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了)。因此在发展到YMS-03时期,手持盾几乎就缩小到只剩原来的一半左右了。



在当初,RCX-76-02的竞争对象,主要还是吉翁尼克MS-04。因此在武装配备上,AE也有意识地向竞争对手看齐。联邦制MS配备盾牌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这台RCX-76-02上(实际上RCX-76-01就已经有盾了)。

钢加农最初期型的机械手是经过简化的三指版本,考虑到抓握能力的不足,护盾设计有一个让其稳稳地固定在手腕上的闩锁挂载具。同时,内侧还设置有抓握用的把手,供机械手握住,在防御攻击时能起到很好的支撑强度。


RIFLE/实弹步枪



在米加粒子炮成功小型化以前,无论是吉翁、联邦军的MS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成本低廉、几乎不耗费能量、实用可靠的实弹火器。MS用小口径实弹武器的原型可以追溯到舰载机炮,由于炮弹口径达到了坦克炮的级别,(在当时看来)算得上是一款相当重型的武器了。
所以,称呼其“枪”并不贴切,实际应该是“炮”才对。



发射90~100毫米实弹的MS用火器,一般统称为**机枪。这种武器采用的小口径(相对于MS巨大的体型而言)高爆穿甲弹、反舰穿甲弹或成型炸药弹等,对MS具有极高的穿透力,中近距离的战斗中能发挥极为可观的破坏力,即使是超高张力钢也难以抵挡这种速射火器的直击。



与护盾一样,这款实弹步枪的强身末端也设计有抓扣住机体手腕的连接固定具,与护盾的闩锁挂载具相类似。


GATLING GUN/肩部加特林机炮



加特林机炮是一种射速极快、火力密度极高的武器。构造上与头部火神炮相仿,但威力远远凌驾于其之上。

由于武器台座与连接组件的规格如出一辙,因此加特林机炮可随意搭载在任一一肩膀上。而且由于搭载位置的特性,在战斗过程中能有效弥补钢加农近距离火力的不足,在中距离战斗中也能迅速制造弹幕,击落敌人发射的飞弹、或是对敌进行有效地牵制——可以说,对于没有配备白刃战武器的钢加农来说,加特林机炮的存在尤为重要。



当然,也由于是固定武装的缘故,限制了这门加特林机炮的口径,不过不能否认这毫无疑问是一款十分有效的对地弹幕型武器。


LOW RECOIL ACNNON/低后坐力加农炮



(终于到主菜了,小激动2333)
大口径加农炮一直以来都是中远距离射击作战所必备的利器,是一种相当有效且火力惊人地支援型武装。在炮身的尾部设有排气口与弹匣,当加农炮射击时会从此处排气。



之所以RCX-76-02被冠以“钢加农”之名,正是因为其最大的外观特征——设置在左肩上的这门低后坐力炮。MS用加农炮的作用,一般是用于打乱敌人的阵型、压制对手,配合僚机将敌人逐个击破——除了对付移动目标外,凭借傲人的火力输出,加农炮还可以对据点碉堡、战舰、甚至要塞等大型目标进行直接打击。



将火力如此强大的武器,当做固定武装来使用。这种作法实际上并不符合“泛用型兵器”这一理念——等于是限制了机体的用途。其实完全可以另外设计双手握持式的武器来选择运用,但在将机械手也简化到极致的本机身上,这一可能性也被扼杀了。联邦高层盲目追求高火力、忽视MS的泛用性,在此可见一斑。

100

点个赞吧~(4)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2-01 08:14 发布于

2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2-22 11:15 编辑

——相关延伸——

·固定式武装·


固定式武装,顾名思义,就是安装在MS机身内部的固定式武器装备——比如联邦系的头部火神炮,或是钢加农的240毫米低后坐力加农炮,都属于此类。

固定式与携行式的区别,在于“能否拆卸,能否更换”的问题。再者说了,就算是设计角度、威力等性能上的水准级别,固定式也与携行(或者说手持式)有着天壤之别。

吉翁系的早期机种,都设计成没有固定式武装、所有武器都采用外挂手持式。吉翁重视MS的泛用性运用可见一斑——这是因为一旦搭载了固定式武装,MS的泛用性就会下降,而通常固定式武装又不是所有作战环境下都能使用,特定的固定式只适用于特定的状况。

话虽如此,实际上在MS战时泛用性并非一直都是最高原则不可撼动。只要符合MS战的要求,不管是固定式还是手持式,都是能够派上用场的——不管黑喵白喵,逮到老鼠的就是好喵。

比如MS-07B老虎和MS-09大魔在设计上就是MS战用机种(大魔比较特殊,对应MS之外还有天然的对手,欧罗巴大陆上的战车大军),就为了对应MS战而采用一些适时使用的固定式武装,即使牺牲了了部分泛用性也在所不惜。

又比如这次的RCX-76-02就配备了肩部固定式加农炮、加特林机炮和头部火神炮,打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泛用性的问题——这当然是早期联邦高层轻视MS的大条乐观主义所致,但实际上随着MS战术的发展,钢加农这一类泛用性较低的MS,却也在二线火力支援领域获得了意料外的成功,成为了不可或缺贵重的战力(甚至于大战中后期被吉翁逆向参考)。

固定式武装可以这么说,是MS在重火力化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产物。不过,在一年战争结束后、0080年代后期,随着MS用光束兵器的技术日趋成熟可靠,传统固定式武装的重要性急遽下滑(几乎只剩下头部火神炮了2333)——这一点,就好像是辅助飞行载具的发展,导致局地型MS迅速凋敝一样(飞行型老虎、大魔等机种的衰亡,就和这有关)。

不过,随着TMS、大功率武装开始普及,情况又发生了转变。当然,这是后话了。



————————————————————————————————————————————————————————



1999年发生了什么?

澳门回归了,北约轰炸南联盟(天朝大使馆被炸),国庆五十周年首都大阅兵……

1999年的CC,面临着小升初这个人生中的第一次的小转折点。三年过后,在解决又一次人生转折点(中考)后,闲下来享受学生生涯以来最长的一次暑假的我,从一套刻录光盘里接触了高达。

这是一次非常“可怕”的转变,直接导致了日后CC我120%的零花钱都献给了财团B。

也就是说2002年的时候,我制作了人生中的第一套钢破烂(HGUC史迪蒙,以前好像说过233)。

而这个长期陪伴我直到现在的塑料套件系列,也正是1999年开始启动的(先走一步的MG已经出到第18款套件旧渣古了,可以说当时两个系列都处于起步阶段)。



史上第一套HGUC,就是RX-77-2钢加农。

就算放到现在,钢加农依然是一套有趣的产品。它是当时那个年代少数的兼顾了结构强度、可动性、分色(受惠于一年战争的简单设计)的HGUC套件,它设计的成功之处,一直到十六年后的新生版都借鉴了不少它的优点(新生版主要修正了过于简单的关节和左右合问题、拉长四肢让比例更修长更具英雄性等)。



早期HGUC厚道地把定价压在了一个较低的档次(当然也和当年的物价成本有关),这一点新生版其实也是这么做的——不过不同的是,HGUC低价原则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0079的机体,都没超过1000円),而新生版憋到第三款时就失控了。

而且我个人,是十分喜欢过去那种简单朴实的说明书设计的(特别是模型CG配图,现在当然也有,但找不到过去的那种感觉了),非常喜欢里头小半页的角木肇线稿图。



当然,我这么说也不是完全否定了新生版。事实上,越来越成功的技术是对过去一些遗憾的补完,这一点在钢破烂上尤为突出:

1、比如新生版钢加农补完了旧版墨镜没有独立透明件的遗憾;
2、补完了造型手无法与主流规格通用的遗憾;
3、补完了光束步枪左右合、瞄准镜没有黄色分件的遗憾;
4、补完了早期简陋关节局限可动的遗憾;
5、补完了整体身材矮粗的遗憾(其实对CC来说,这反而是亮点2333)……
太多了,财团B几乎是以一种半强迫性的精神为证明这十六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特别是,它只卖1200円(1200円的购买力有多少?2013年底推出让所有人大呼廉价可以一打一入的V高达,也是1200円)。



时间同样是2015年,几乎是与新生版相差一个多月,GTO系列(GundamThe Origin)横空出世。GTO的套件设计,就细节量上是处于HGUC与RG之间的——当然更靠近HGUC——而GTO的推出,也刺激着HGUC赶紧启动新生系列,虽然HGUC之前也推出了不少各方面设计都很优秀的套件,但这种好的趋势并没有形成一种惯例。



新生版等于是将这种惯例给落实了,以后就朝着这个方向走了(同时也基本统一了骨架关节,不像过去“各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了)。

CC我觉得,这是一个后劲极大的系列,承载着财团B巨大野望的系列,必然会在不久的未来与HGUC并驾齐驱的系列(在1/100基本让RE与MG齐头并进的现在,1/144已然有GTO赶超HGUC/新生的趋势了)。



老家伙们为何能风云再起?

说实话,过去几期我也表达过对于GTO复杂的体验——入这系列大坑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随便拿出产品让我买,我就马上掏钱2333



想一想,从RG的三倍速、绿渣,再到HGUC高机动型系列,加上雷霆的打打酱油,渣古系列对于像CC这样的玩家来说,几乎已经处于一种审美疲劳的状态了——这种时候,财团B你跟我说又要推出一套一年战争独眼大礼包了,希望多多兹瓷。当时看到官方贴设定图时,我心里就仨字,你妹呀。



特别是当我玩吐了HGUC三连星后,看到GTO又要推出三连星时,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不过,不得不佩服岛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摸到第一款GTO套件(三倍速)时,我惊讶地发现不论从造型、细节、可动这都是与HGUC完全不同、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产物——尤其是困扰渣古机爱好者们多年的下半身可动问题,被GTO给彻底解决了。



在此之前,如果有人告诉我1/144渣古可以自然半跪了,我就觉得你没睡醒,你告诉我火星上能买房我信,告诉我特朗普吃人了我也信,1/144的渣古能半跪?简直荒谬(RG?我是没做到在零件不乱蹦的情况下自然半跪……)!

对于小比例爱好者来说,渣古能半跪的冲击力,估计只有当年2.0渣古半跪对大比例爱好者带来的冲击才能媲美了。



当然了,GTO系列除了高细节量和可怕的可动外,开价够狠也是一大“特点”2333:奥尔提加专用高机动型能卖到2200円,老奥泉下有知肯定高兴得祖坟冒青烟了。相比之下,局地型高达都不算个事儿了23333。

虽然如此,但至少GTO的价格一直控制的很好没有太失控到哪儿去——因为起点就很高了2333。



就好像仗着自身强大的技术力量,以及天然盟友日升给出的制作精良的动画模型广告支持下,GTO系列敢于推出一些过去HGUC既有但年代问题技术比较落后的机体——甚至于,敢跟HGUC新生刚推出不久的机体叫板。



钢加农。

为了与HGUC新生加以区分,也为日后必然会推出的正史钢加农(只需要改武器和颜色等小细节)进行区分,所以这次最初期型(其实叫早期型也可以2333)连正式编号都改了(漫画原作一直都RX-77)。



与78、三倍速渣古一样,钢加农也是炒冷饭阵营里的常客。GTO中联邦系的份额就少得可怜,计算到已经发售的这台钢加农为止(算上限定)GTO一共发售了21款套件,其中吉翁系占了15款,联邦系只有可怜巴巴的6款。

不过随着鲁姆会战越临越近(MS战斗戏码还绰绰有余,还有两场,兰巴带队镇压哈帝以及夏亚镇压德克萨斯,目测德克萨斯镇压可能将S型渣古Ⅱ 换成那台有点不伦不类的原创S型渣古Ⅰ),动画制作组如果脑洞开大一点的话,让钢加农最初期型在里面任何一场加点戏也未尝不可(联邦支援哈帝防卫队一个小队钢加农这样的点子,要多少有多少23333),当然了,财团B又可以换个颜色换张贴纸多卖一套Ver.哈帝防卫队了23333。



GTO的独特设计,让塑料小人的腰腹关节成为了最复杂、也最纠结的存在。这个区块对可动影响主要体现在纸面理论上,实际把玩上由于PC的持久力,CC我其实不太爱掰弄这部分关节。

由于R魂的出现,一直以来,玩家对塑料套件的可动性要要求水涨船高,财团B也一次次挑战这部分的极限——这一点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好处当然是增强了可玩性,有助于还原剧中形象POSE;不好的地方是过度分割的结果会让塑料小人整体强度下降,零件强度成了问题,于是玩家为了妥协不得不在把玩时降低强度,结果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你会发现官图能摆出的大魄力POSE是个梦,你永远摆不出那种POSE,就是这个原因(RG就是这么个情况)。



不过还好,GTO在这方面的处置还算得当,在追求可动和结构强度之间摸索到了一个折中点。虽然还是无法和R魂相比,但能让粗壮臃肿的渣古与钢加农的可动上升到现在这种高度,已经相当不易了。

好了,这一期也到此为止了,早晨八点十七分,仓促发帖若有失误还请多多担待,感谢诸君观帖~~

双鱼LV6.黄金玩家

2016-12-01 08:31 发布于

3楼
前排围观大神科普
古洛姆LV1.新手上路

2016-12-01 09:06 发布于

4楼
顶一个
闪光的巴纳吉LV3.中级玩家

2016-12-01 09:34 发布于

5楼
科普好评!顶一下
kn2000LV3.中级玩家

2016-12-01 09:46 发布于

6楼
谢谢科普,看来要收齐这个系列了~!
rexhikkiLV6.黄金玩家

2016-12-01 09:46 发布于

7楼
LZ科普辛苦啦!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2-01 09:53 发布于

8楼
双鱼 发表于 2016-12-1 08:31 前排围观大神科普
蟹鼎~欢迎围观~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2-01 09:53 发布于

9楼
古洛姆 发表于 2016-12-1 09:06 顶一个
蟹鼎~~~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2-01 09:54 发布于

10楼
闪光的巴纳吉 发表于 2016-12-1 09:34 科普好评!顶一下
蟹鼎~~~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2-01 09:58 发布于

11楼
kn2000 发表于 2016-12-1 09:46 谢谢科普,看来要收齐这个系列了~!
蟹鼎~~~不知不觉41期了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16-12-01 09:58 发布于

12楼
rexhikki 发表于 2016-12-1 09:46 LZ科普辛苦啦!
蟹鼎~哪里,辛苦不敢说,感谢你们支持观贴
Ultra通天晓LV6.黄金玩家

2016-12-01 10:17 发布于

13楼
测评真的是相当带感。一口气看完。GTO系列真的是很有希望的一个系列。大爱
高达传教士LV9.大佬

2016-12-01 10:48 发布于

14楼
最后一张初期V作战,好评~哈哈
ToxicantLV6.黄金玩家

2016-12-01 11:04 发布于

15楼
喜欢看LZ的科普 每次都能涨不少姿势
杏最高LV9.大佬

2016-12-01 11:10 发布于

16楼
大神辛苦,作为GTO爱好者的我非常同意大神所说GTO会成为一个与新生齐头并进的重要系列,继续买买买
MARKSLV10.至尊

2016-12-01 11:12 发布于

17楼
来学习了,看科普看得真过瘾!GTO还是联邦这边集齐的压力小(不论限定版)
KamilleBidenLV9.大佬

2016-12-01 11:16 发布于

18楼
最后那张属于GTO世界观里的初期试验V作战么?
RGM-79ALV7.铂金玩家

2016-12-01 11:24 发布于

19楼
看完更有兴致入了。
leesaliensLV2.初级玩家

2016-12-01 11:34 发布于

20楼
昨晚正好看了GTO EP04,楼主写的好赞,好想尽快买到套件来玩~~
InfoWingLV7.铂金玩家

2016-12-01 11:45 发布于

21楼
好评!剧情来说,阿宝他爸,怎么看个样办不动的机就觉得钢加农的机动性不行?外表看扎古瘦点的原因?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