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8-2-22 11:15 编辑
——相关延伸——
·固定式武装·
固定式武装,顾名思义,就是安装在MS机身内部的固定式武器装备——比如联邦系的头部火神炮,或是钢加农的240毫米低后坐力加农炮,都属于此类。
固定式与携行式的区别,在于“能否拆卸,能否更换”的问题。再者说了,就算是设计角度、威力等性能上的水准级别,固定式也与携行(或者说手持式)有着天壤之别。
吉翁系的早期机种,都设计成没有固定式武装、所有武器都采用外挂手持式。吉翁重视MS的泛用性运用可见一斑——这是因为一旦搭载了固定式武装,MS的泛用性就会下降,而通常固定式武装又不是所有作战环境下都能使用,特定的固定式只适用于特定的状况。
话虽如此,实际上在MS战时泛用性并非一直都是最高原则不可撼动。只要符合MS战的要求,不管是固定式还是手持式,都是能够派上用场的——不管黑喵白喵,逮到老鼠的就是好喵。
比如MS-07B老虎和MS-09大魔在设计上就是MS战用机种(大魔比较特殊,对应MS之外还有天然的对手,欧罗巴大陆上的战车大军),就为了对应MS战而采用一些适时使用的固定式武装,即使牺牲了了部分泛用性也在所不惜。
又比如这次的RCX-76-02就配备了肩部固定式加农炮、加特林机炮和头部火神炮,打从一开始就没有考虑泛用性的问题——这当然是早期联邦高层轻视MS的大条乐观主义所致,但实际上随着MS战术的发展,钢加农这一类泛用性较低的MS,却也在二线火力支援领域获得了意料外的成功,成为了不可或缺贵重的战力(甚至于大战中后期被吉翁逆向参考)。
固定式武装可以这么说,是MS在重火力化发展过程中诞生的产物。不过,在一年战争结束后、0080年代后期,随着MS用光束兵器的技术日趋成熟可靠,传统固定式武装的重要性急遽下滑(几乎只剩下头部火神炮了2333)——这一点,就好像是辅助飞行载具的发展,导致局地型MS迅速凋敝一样(飞行型老虎、大魔等机种的衰亡,就和这有关)。
不过,随着TMS、大功率武装开始普及,情况又发生了转变。当然,这是后话了。
————————————————————————————————————————————————————————

1999年发生了什么?
澳门回归了,北约轰炸南联盟(天朝大使馆被炸),国庆五十周年首都大阅兵……
1999年的CC,面临着小升初这个人生中的第一次的小转折点。三年过后,在解决又一次人生转折点(中考)后,闲下来享受学生生涯以来最长的一次暑假的我,从一套刻录光盘里接触了高达。
这是一次非常“可怕”的转变,直接导致了日后CC我120%的零花钱都献给了财团B。
也就是说2002年的时候,我制作了人生中的第一套钢破烂(HGUC史迪蒙,以前好像说过233)。
而这个长期陪伴我直到现在的塑料套件系列,也正是1999年开始启动的(先走一步的MG已经出到第18款套件旧渣古了,可以说当时两个系列都处于起步阶段)。

史上第一套HGUC,就是RX-77-2钢加农。
就算放到现在,钢加农依然是一套有趣的产品。它是当时那个年代少数的兼顾了结构强度、可动性、分色(受惠于一年战争的简单设计)的HGUC套件,它设计的成功之处,一直到十六年后的新生版都借鉴了不少它的优点(新生版主要修正了过于简单的关节和左右合问题、拉长四肢让比例更修长更具英雄性等)。

早期HGUC厚道地把定价压在了一个较低的档次(当然也和当年的物价成本有关),这一点新生版其实也是这么做的——不过不同的是,HGUC低价原则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0079的机体,都没超过1000円),而新生版憋到第三款时就失控了。
而且我个人,是十分喜欢过去那种简单朴实的说明书设计的(特别是模型CG配图,现在当然也有,但找不到过去的那种感觉了),非常喜欢里头小半页的角木肇线稿图。

当然,我这么说也不是完全否定了新生版。事实上,越来越成功的技术是对过去一些遗憾的补完,这一点在钢破烂上尤为突出:
1、比如新生版钢加农补完了旧版墨镜没有独立透明件的遗憾;
2、补完了造型手无法与主流规格通用的遗憾;
3、补完了光束步枪左右合、瞄准镜没有黄色分件的遗憾;
4、补完了早期简陋关节局限可动的遗憾;
5、补完了整体身材矮粗的遗憾(其实对CC来说,这反而是亮点2333)……
太多了,财团B几乎是以一种半强迫性的精神为证明这十六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特别是,它只卖1200円(1200円的购买力有多少?2013年底推出让所有人大呼廉价可以一打一入的V高达,也是1200円)。

时间同样是2015年,几乎是与新生版相差一个多月,GTO系列(GundamThe Origin)横空出世。GTO的套件设计,就细节量上是处于HGUC与RG之间的——当然更靠近HGUC——而GTO的推出,也刺激着HGUC赶紧启动新生系列,虽然HGUC之前也推出了不少各方面设计都很优秀的套件,但这种好的趋势并没有形成一种惯例。

新生版等于是将这种惯例给落实了,以后就朝着这个方向走了(同时也基本统一了骨架关节,不像过去“各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了)。
CC我觉得,这是一个后劲极大的系列,承载着财团B巨大野望的系列,必然会在不久的未来与HGUC并驾齐驱的系列(在1/100基本让RE与MG齐头并进的现在,1/144已然有GTO赶超HGUC/新生的趋势了)。

老家伙们为何能风云再起?
说实话,过去几期我也表达过对于GTO复杂的体验——入这系列大坑的时候,其实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随便拿出产品让我买,我就马上掏钱2333

想一想,从RG的三倍速、绿渣,再到HGUC高机动型系列,加上雷霆的打打酱油,渣古系列对于像CC这样的玩家来说,几乎已经处于一种审美疲劳的状态了——这种时候,财团B你跟我说又要推出一套一年战争独眼大礼包了,希望多多兹瓷。当时看到官方贴设定图时,我心里就仨字,你妹呀。

特别是当我玩吐了HGUC三连星后,看到GTO又要推出三连星时,心里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不过,不得不佩服岛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摸到第一款GTO套件(三倍速)时,我惊讶地发现不论从造型、细节、可动这都是与HGUC完全不同、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产物——尤其是困扰渣古机爱好者们多年的下半身可动问题,被GTO给彻底解决了。

在此之前,如果有人告诉我1/144渣古可以自然半跪了,我就觉得你没睡醒,你告诉我火星上能买房我信,告诉我特朗普吃人了我也信,1/144的渣古能半跪?简直荒谬(RG?我是没做到在零件不乱蹦的情况下自然半跪……)!
对于小比例爱好者来说,渣古能半跪的冲击力,估计只有当年2.0渣古半跪对大比例爱好者带来的冲击才能媲美了。

当然了,GTO系列除了高细节量和可怕的可动外,开价够狠也是一大“特点”2333:奥尔提加专用高机动型能卖到2200円,老奥泉下有知肯定高兴得祖坟冒青烟了。相比之下,局地型高达都不算个事儿了23333。
虽然如此,但至少GTO的价格一直控制的很好没有太失控到哪儿去——因为起点就很高了2333。

就好像仗着自身强大的技术力量,以及天然盟友日升给出的制作精良的动画模型广告支持下,GTO系列敢于推出一些过去HGUC既有但年代问题技术比较落后的机体——甚至于,敢跟HGUC新生刚推出不久的机体叫板。

钢加农。
为了与HGUC新生加以区分,也为日后必然会推出的正史钢加农(只需要改武器和颜色等小细节)进行区分,所以这次最初期型(其实叫早期型也可以2333)连正式编号都改了(漫画原作一直都RX-77)。

与78、三倍速渣古一样,钢加农也是炒冷饭阵营里的常客。GTO中联邦系的份额就少得可怜,计算到已经发售的这台钢加农为止(算上限定)GTO一共发售了21款套件,其中吉翁系占了15款,联邦系只有可怜巴巴的6款。
不过随着鲁姆会战越临越近(MS战斗戏码还绰绰有余,还有两场,兰巴带队镇压哈帝以及夏亚镇压德克萨斯,目测德克萨斯镇压可能将S型渣古Ⅱ 换成那台有点不伦不类的原创S型渣古Ⅰ),动画制作组如果脑洞开大一点的话,让钢加农最初期型在里面任何一场加点戏也未尝不可(联邦支援哈帝防卫队一个小队钢加农这样的点子,要多少有多少23333),当然了,财团B又可以换个颜色换张贴纸多卖一套Ver.哈帝防卫队了23333。

GTO的独特设计,让塑料小人的腰腹关节成为了最复杂、也最纠结的存在。这个区块对可动影响主要体现在纸面理论上,实际把玩上由于PC的持久力,CC我其实不太爱掰弄这部分关节。
由于R魂的出现,一直以来,玩家对塑料套件的可动性要要求水涨船高,财团B也一次次挑战这部分的极限——这一点有好处也有不好的。好处当然是增强了可玩性,有助于还原剧中形象POSE;不好的地方是过度分割的结果会让塑料小人整体强度下降,零件强度成了问题,于是玩家为了妥协不得不在把玩时降低强度,结果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你会发现官图能摆出的大魄力POSE是个梦,你永远摆不出那种POSE,就是这个原因(RG就是这么个情况)。

不过还好,GTO在这方面的处置还算得当,在追求可动和结构强度之间摸索到了一个折中点。虽然还是无法和R魂相比,但能让粗壮臃肿的渣古与钢加农的可动上升到现在这种高度,已经相当不易了。
好了,这一期也到此为止了,早晨八点十七分,仓促发帖若有失误还请多多担待,感谢诸君观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