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地工作了六七年,一个人租着一间两居室,空着一间房子都想不起来当工作室模玩一番,竟然因为调回本部天天无所事事的坐办公室,又把扔下十几年的素组工具翻了出来,每到限行当天都是七点前到单位八点后再回家,反而给了我不少的个人时间。从小对模型感兴趣,从初中起陆陆续续收了怕是几十套军模,然而深有自知之明,买回来的板件封存至今已经将近二十年,只是天天翻说明书干过眼瘾,接触bandai之后,才发现素组这条康庄大道,无奈世纪交替之际年代久远,产品质量不可同日而语,还是慢慢沉寂了下去。后来看到朋友的rg扎古,又重新燃起了希望,这才陆陆续续的开始拼装。
我选择模型的思路很简单,尽量选择bandai,因为它的素组产品制造经验最好,尽量选择新产品,因为制造技术也会与时俱进,尽量选择泛用性低的孤品板件,因为一般会全新设计。本次的深海6500就是在这个思路下入手的,二百来块的价格,板件比mg还要多,而且还附赠led照明灯,内构细节丰富,甚至有解剖结构设计。整体组合难度适中,接合精密,由于多是平面板材结构,水口设计非常合理,或者简单修整,或者直接隐藏,总之非常适合更倾向于享受拼装过程这一乐趣的新手级模型爱好者。
下面上图:

解剖结构的耐压球壳,位于在潜艇内部,外壳盖上后是看不见的,但圆形观察窗会露在外面,而且也是出光的地方。

仪表水贴非常丰富,但是bandai的水贴老是感觉很厚,就算用上贴纸软化剂,效果也不明显,小零件的胡乱笔涂容易出界,但我一看官图,照样是歪歪扭扭,所以我的笔涂技术已经达到了官图水平





球壳上部由三个零件组成,像积木一样,只能松散的堆砌在一起,不过放在内部也无所谓了。

内构之一,照着官图来,在铆钉上点几笔银色,立马就体现出精密感。而这样的设计在后面更是大有文章。

做高达的坏习惯,看见突线和凹线就像描颜色,实际效果并不好...

球壳核主船体组装在一起的样子,船体后面的中空用来放置电池匣,并解决配重问题。


一共附送了五个人形,三名艇内的研究员,两名潜水员,用手头的能找到的马克笔笔涂了一下,再次强调,和官图的效果一样


人形和球壳的比例和实际组合效果,太可怕了,看着模型我都要犯幽闭恐惧症,三个人挤在一个不到一平米的球形空间里,连姿势恐怕都不能随便更改,要以这个状态潜进多深?深海6500嘛,就是水下6500米,想想都要头皮发麻。

胶囊旅馆也是一个路数,日本人对狭小空间的忍耐力真是高。

基本完成,组合度非常的好

长谷川也同样推出了深海6500,和bandai相比各有千秋,前者更贴近军模,胶水一粘到死,只能摆放展示,而bandai则像高达一样把玩拆装,但始终脱离不了玩具长的风格,就像机械臂下的取样筐,实心板,长谷川则是非常精密的再现了网格,如果你还不满意,甚至有蚀刻片作为替代品,等将来手艺精进工具也齐备了,可以来套长谷川搞一搞。

简单的内构上色,就能体现出非常好的效果


这里的外壳可以采用透明件,而这隐隐约约的效果,正好把素组板件上的水纹和我拙劣的笔涂掩盖起来,看上去也蛮像回事了。

表面略略打磨抛光,再喷一层光亮遮罩,可以非常好的展现出水下船只表面清漆般的光泽,可惜光线条件有限,照相设备只是个手机,照片里看起来很不明显。透明船壳上面的两块长方形结构是和主船体不一样的,设定中的颜色也不是白色,手头只有肉色,只好胡乱涂上再用稀释剂擦去,没想到效果还凑合。

所谓的推进器改进型就是将原来一个尾部主推进器改为两侧的小推进器,原型版bandai也有,和改进型基本共用板件,但改进型后部的改动很大,所以是全新板件,但老版的船壳也一并送了,看着富裕出来的无用大块板件很是觉得可惜。

这张可以略微感受到一点水润般的光泽。渗线还是有些马虎了,而且离近了看也有点深,平时做高达钩线时就喜欢用灰色笔,这次买了郡是的旧化钩线液,稀释了吧太淡,不稀释又浓了,还是得慢慢摸索。


就喜欢大面积的水贴,人生头一个模型是小学买的火柴盒的雷鸟飞行表演队F 16,那一大块水贴,看着就爽,然而还是被我成功的撕坏了


开灯效果,漏光啊,真够要命的



灯光从舷窗里透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可惜照片还是体现不出来

送的支架结构奇特,不太稳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