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16-4-5 13:32 编辑
从人类开发宇宙以来,一直到AfterColony纪元——也就是后殖民纪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宙殖民地L1完成后的一个世纪,地球圈统一政府(UnitedEarth Sphere Alliance Govermment)对殖民地以武力进行高压铁腕统治。
AC165年,宇宙居民起义,对地球圈发起抗争。当时一个名叫希罗·尤依的贯彻非暴力非武装主义思想家进行居中调停(这人就像是UC的吉翁·戴肯,但主张比较温和,有点类似圣雄甘地大神的思想2333),并且开始在各个殖民地以及地球上开展演说,主要是推广他的这种思想理念。他的这种思想得到了大众的赞赏与接受,不过地球圈统一联合却不乐意了,他们绝不肯失去对殖民地的绝对统治权。
AC175年,希罗·尤依死亡。一个不明身份的枪手将他杀死(有一种说法,希罗·尤依是被暗杀的,而始作俑者则是OZ前身的Specials)。
在那之后,殖民地群开始陷入混乱的状态,而特种部队Specials借机发动了武力镇压。不但是殖民地方面,就连地球上的国家,只要极力提倡希罗·尤依和平主义的国家,也成了镇压铲除的对象。这其中,就包括了匹斯克拉福特王族统治下的山克王国。后,山克王国遭到联合军进攻,战斗中匹斯克拉福特国王被杀,其子嗣(米利亚尔多和莉莉娜)为近臣救走。
20年后,殖民地群对地球圈统一政府的这种强权支配的不满情绪与上升到了顶峰,从而成立了殖民地抵抗组织,并且以摧毁特种部队OZ以及地球圈统一政府为目的,发动了“OperationMeteor”。
AC195年的某天,有五颗流星降落到了地球上。
在AC时代,地球圈因为信念与理想的不同纷争不休,而在战场上取代传统兵器成为新时代主角的就是MS。一开始,MS是用于建设、工业劳动的扩充宇宙动力服,基本是在太空中用于建设宇宙殖民地的人形机械,主要都是工业向的用途。这种外形接近人类的动力外骨骼在高强度的建筑工业中具备良好的便利性,所以在AC纪元进入100年开始大量生产,成为当时使用最多的作业用机械。
不过,就和发明了炸药的诺贝尔一样,一开始这一切都是为了和平与发展。结果,人类好战的天性使得一切最终都被用于了战争。有鉴于希罗·尤依思想对地球圈造成的影响和思想的进步,为了抑制殖民地群的独立运动,地球圈统一政府为了增强联合的军事力量,开始由军工企业集团的罗姆费勒财团旗下的OZ(Organizationof the Zodiac,黄道机构)着手研发以MS为基础的新型兵器,也就是AC纪元所有战斗用MS的起源。
这项计划最初的成果就是OZ-00MS托鲁吉斯。从托鲁吉斯起,MS才开始转化为兵器,在这之前的MS,只是作业用机械而已。
托鲁吉斯,高达版的“纯白骑士”
不过很多成功的技术都是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经验积累才最终诞生的,托鲁吉斯过度追求性能而忽视了驾驶性,瞬间能达到15G的加速,普通人类根本不能承受,于是在多名测试机师死亡后,托鲁吉斯被封存了(后因为联合对殖民地展开武力镇压,参与托鲁吉斯开发的殖民地出身的工程师退出以示抗议,后五名开发者开始设计高达)。
托鲁吉斯虽然存在巨大的缺陷,不过作为一个蓝本一个标杆,它是成功的。在那之后,OZ开发了量产型OZ-06MS里奥(狮子座),这种量产型MS是继承了托鲁吉斯的主要框架,对难以量产成本过高并且对驾驶性造成障碍的部分切除,综合大幅简化后的产物。也是从里奥起,地球圈掀起了一场军备革命。
脑袋只是个大型取景器的里奥23333
在那之后,殖民地抵抗组织的“流星作战”发动了(死神降落于美利坚中西部,重炮手降落于英格兰,沙漠降落于撒哈拉,哪吒降落于扬子江,飞翼因为受到闪光男爵的攻击迫降于日本海岸)。
在当初,殖民地开发团队首先开发的是飞翼高达零式。不过由于飞翼零式与普通机完全不同等级的战斗力令人畏惧,最后开发不得不中止。不过就像托鲁吉斯诞生了里奥,飞翼零式也催生了之后5台高达的出现。
而这5台高达中,最像原型机的就是XXXG-01W飞翼高达。这是一台具备了对应近战、射击战的广泛运用能力,以及在大气层内外都能发挥的高机动性,同时兼具这两种要求的高度泛用型机种。也就是说,这台高达在运用方面极具弹性,类似于UC世纪的Z一般达到了全领域对应的程度,能够对应各种不同的战况。

不过因为是单机作战的用途,没有友军支援的情况下单机深入敌阵的情况下,极易陷入敌方的围攻,因此在实战中数次机体大破,甚至别无选择地自爆全毁。
可以变形,这是本机继承自原型的最大特点。这个变形系统本身其实不复杂,非常简单,将护盾安装固定机体前端(TV版需要180°扭腰,而EW版连这都省了233),腿部膝盖折叠缩短,变形所需时间非常少,所以可以控制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整套变形步骤,即使在紧张的战斗过程中也可以随时变形。本机变形后被称为“飞鸟模式”,顾名思义,这是根据变形后大幅伸展主翼造成类似猛禽般的姿态,而得到的名称,非常名副其实。在于OZ交战后,被士兵称作“宛如鸟一般的战斗机”。
变形之后,飞行能力以及加速性都得到了飞跃般的提升,本机在飞鸟模式下甚至可以不借助任何外挂,单机突入大气层(又跟Z一样,从宇宙转战地球非常方便),高度的泛用性,堪称最杰出的全领域攻击型MS。
将一切所需要素压缩内置的精密驾驶舱
得益于简单明了的变形机构,本机的操纵装置可以保持最低配置,也是非常简洁的构造。以这台机体的结构来看,内部的驾驶舱简单到让人咋舌的程度,不过也正是因为本机的高性能才能达到这么高度精密的设计。
实际上,其余4台高达的驾驶舱设计和本机完全一致,完美的将高性能与操纵简单化这两点融合兼并了。这种技术融合的结果就是只需要简单的操纵就能实现战斗中复杂的动作,达成这一看似简单实际无比困难的就是这种高完成度的精密驾驶舱,可以看做是高达型机种所特有的优势。
本机驾驶舱区块与头部之间存在密切的结合运作,实际运用时驾驶舱会配合主取景器的视线,同时改变方向。简单来说就是飞翼高达抬头仰望时,驾驶舱也会倾斜向上;而飞翼高达左顾右盼时,驾驶舱也会左右活动,借此可以让机师更正确地掌握周遭的状况。
位于驾驶座前方的主屏幕,能够涵盖机师180度视角的方式来进行配置。并且,将机体各部分的取景器所反馈的影像,CG合成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驾驶舱顶部设置了后方监视器,以及变形用的操纵杆。
驾驶舱区块本身是以球状外壳包裹内里,借此提升了耐冲击性与抗压性。由于机师都是些发育期的少年(十五六岁浪当年),所以驾驶舱内部比较局促,空间并不宽敞。
不过考虑到安全因素,本机没有搭载“零式系统”,这也是和原型机最大的不同点。
作为本机最鲜明的特征,在机体背后设置了一对大型机翼,内部搭载了复数推进器,借此提升了空间机动性以及大气层的内飞行能力——本机的机动性大半都集中在了这组机翼组件上,这块组件不仅仅是产生空力和扬力的机翼,本身就有推进能力,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充当防御装备,在宇宙中这组机翼也能发挥出AMBAC机动性。通过调整各个喷嘴的间隔,本机可以在失速之前、达到极超音速领域中进行微调。在加装喷射器发射到卫星轨道,配合自身强大的火力,本机甚至能当做战略兵器来运用。
AC纪元的空战基本都依靠战斗机,虽然存在高机动性的可变形MS阿里亚斯,不过该机的武装太过简单,无法替代战斗机、轰炸机的作用。而本机却能在不同距离、作战能力、空对空/地等等各种各样的战况下,发挥出不逊于当时任何一种战斗机或者MS的持续作战能力。
因为是可变机,本机是5台高达里唯一能玩空战的,非常适合一击脱离战术,行动范围也是最大最广的。因为是针对大气层内战斗做了特化设计,所以本机飞鸟模式的飞行能力还在飞翼零式之上。
借助变形可以让本机在飞鸟模式和MS模式任意切换,飞鸟模式通过主武器+防盾组合转换来改变飞行特性,这种结构可以让各个部件区块精密连接,在不妨碍机动的前提下转换模式,坚固无比。

而MS形态也可以发挥出柔软近似人类的运动能力,本身内置可动轴和可动关节来支持变形。因为人形是最不适合飞行的形状,所以变形过程其实就是尽可能地让推进方向、机体形状、空力特征等等进行变化,尽量让主推力集中在重心处。乍一眼看上去只是简单的改变武装的位置以及折叠收纳部分部位,实际上是将从机体延伸出来的推进力都集中朝向后方。
武装方面,首先是机体自带武装,全部都是实弹型配置。头部装备了两组火神炮,威力较低,主要是反飞弹、战斗机用,对于MS只能用作牵制。而位于两肩的机关加农炮口径大得多了,威力也和口径成正比,能轻易击毁普通型MS,比如里奥、阿里亚斯这样的敌人。不过对于高达尼姆合金型机种就基本毫无作用了。
作为本机至关重要的存在,就是兼具护具与飞鸟机首的专用盾牌了。盾的本身和机体一样都是采用高达尼姆合金所制作,对实弹、光束的防御能力都很高,变形时从左前臂处移动到机体正上方,充当了机首的功能。盾的前端形状锐利,必要时也可以当武器来使用。


除了这些作用外,盾牌还能收纳一柄光束军刀,在必要情况下取出来使用。由于本机没有设计光束军刀收纳用的基座,所以盾牌兼具了武器收纳的功能。光速军刀出力凌驾了OZ以里奥为首的一系列量产MS的配置,并且在水中也能使用,这一点很牛逼(蛋蛋里的GN粒子构筑的光束军刀也可以在水利用)。

本机的主武器,也是所有武装中火力最大的就是破坏步枪。以它的大出力高破坏力来看,称其为光束炮更为合适。破坏步枪的动力并非来自于机体动力炉,而是采用独立式外接动力源,将能量物质化后浓缩于特制的能源弹夹内,枪身一次性可以装备三发弹夹(EW版增加了左右前臂增设的挂架,一边最多带3发弹夹,也就是说一次出击总共能打九发),最大出力下可以发射三次,基本出力加以限制,基本是原型的一半或更少。


破坏步枪的基本构造和米加粒子炮相同,不过一次发射的能量以及粒子收束率都远超普通的光束兵器,一击就足以毁灭复数目标。在经过出力调节后,还可以自由增减攻击范围,最大出力状态射击的话,可以让半径150米空间内的目标全都化为灰烬。

破坏步枪射击的瞬间,首先枪口会喷出巨大火球,以此为能源的集束弹头向前方推进,在火线上的目标都会曝晒在其所释放的高速高热荷电粒子之下,全都会被瞬间溶解,然后爆炸。



破坏步枪能量总计可以和一座中级都市的能量消耗量匹敌,光束能够扭曲周诶的大气,在中心光轴以外会产生半径达到150米的等离子涡流、以及规模难以想象的灼热奔流。在当时,基本不存在能够抵挡这种怪物般武器的东西,只能通过电磁力场对光束进行偏向折射,或者进行同等级光束射击做互杀(两台怪物机对射,在怒吼之中同归,真是愚蠢啊战争2333)。
如此强大的威力,步枪的装弹数只有区区3发,虽然可以另外携带备用弹夹(备用上限6发),对于一台泛用型全领域对应机来说还是太少了。不过虽然弹药较少,不过只要正确有效的运用,可以说再也找不到比它更强悍的射击武器了。
本机不论从远距离战斗还是近距离战斗都完全可以对应。这样一来,本机的基本战术就很简单了,先从远距离以破坏步枪来清楚障碍,然后活用高机动性拉近距离,发动近接战,以光束军刀逐一解决剩下的残敌。
我上初中的时候,那会儿如果提到高达那一定就是W了。高达W和EVA都是那个时期最有人气的萝卜片了(说EVA是萝卜片不太正确,那应该是部宗教片2333),W那种爽快的剧情、一边倒的无双战斗非常吸引人。而且很重要的一点,W是高达的第一部青春偶像片,五少年都是姑娘一般的美少年。所以W不但吸引男性观众,还吸收了不少女性粉丝。这种成功的经验后来被种、蛋继承,将高达偶像化彻底地、完全地发展了下去。
W系里最梦幻的机体就是飞翼零式EW了,高达第一次长出了翅膀了,这在当时造成的震撼远远高于后来的圣衣出现立领款式、发育前少年开发出高达这些了23333。不过我个人认为,W系最耐看的是重装与EW飞翼(也就是卡版飞翼,现在似乎都统一称EW版了)。当年MG飞翼(卡版)是角木肇账面上的第二款自主设计产品,虽然当时大多数MG、HG都有他的参加设计,但卡般飞翼和卡般高达是完全烙印着Katoki这设计师名号的产品。等于是设立了一个个人品牌,这和角木肇的FIX系列都一样,奠定了属于他个人的受众基础(PG就没用他,完全是财团B自行设计,所以脑袋脸型有点怪怪的)。卡站也是那时候开始流行的2333,包括独角兽系列(原案)都是出自角木肇之手。
2010年上半年,W系在MG上开始井喷式推出产品,配合新规漫画《败者们的荣光》,3年的时间一共推出了10款MG(10年前还有EW飞翼零和卡飞翼这两款经典)

不过有意思的是第一款却是TV版的飞翼,第二款就是新规EW死神了,老实说当时认知还很浅薄的我第一次觉得白脸死神还蛮帅的2333。角木肇之魂自从独角兽后又在W上燃烧

实际上EW原案本来就存在,角木肇主要是参与再设计,所以现在都统一称为EW系列。
以下就是比照原TV版的机体对比,左侧就是老TV,右侧就是俗称的卡版、现在叫做EW版了。(感谢贴吧扫盲,让我理清了多年的混乱2333

)









小比例方面,R魂早早地在2011年就发售了EW飞翼零式,不过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视线都停留在魂限的EW飞翼(卡版飞翼),可惜价格感人。HGUC的W系列则是姗姗来迟,一直憋到2013年下半年才慢吞吞地吐出了第一台飞翼,这其实是和HGUC当时的策略有关,包括W、X、V、F91等的小型机团体,在当时其实是夹在独角兽大军之中的,这个非常尴尬,我估计HGUC早就想配合MG一块儿出W(小型机系列)了,可惜独角兽人海战术压得HGUC喘不过气,出击(发售)排队都排到太平洋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后来小型机们瞅着机会就下几款,然后就是几款独角兽相关,然后再下几款,然后又被独角兽相关给淹了23333(一直到罗森·祖鲁,独角兽狂潮才停歇下来,这个系列太可怕,几年的产量赶上HGUC过去十多年的积累了,玩家们别说钱跟不上,做都来不及)。
2010年,新系列RG闹十月革命了,以2500円的平价推出全骨架小比例塑料小人,这一点一直到现在都是非常吸引人,也是RG最有竞争力的优势。后来MG脑残学人家,弄了个3.0版78出来,这多没意思啊,就是个RG版78的放大版,所以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2014年末飞翼零式EW版加入了RG阵营,飞翼零式很幸运,生在了好时代,RG经过四年的积累已经趋于成熟了,关节松紧、小块细碎的装甲牢固等再也不会像早期几款那样松松垮垮了(当然你说玩久了还是会发生松动,不过那是塑料小人的极限,你想掰着玩那还是买R魂的好)。



我是2015年下半年才想起这款童年回忆,原因很简单,上半年太忙了2333。看到这款套件的包装盒封还是眼前一亮,本来以为04年到现在,EW飞翼的卡版脸早就审美疲劳了,没想到还是像上瘾一样地着迷,只能说卡癌是绝症,我已放弃治疗23333。
因为是先做EW飞翼零,所以潜意识里对两者有很强的比较,首先是头部的小舌头,卡版飞翼(就这么叫吧,省得混淆)是和耳朵、基座一体成型,小舌头偏小偏短,下方不如EW飞翼零式那么突出,不知道财团B是怎么考虑的,这点从下往上看不太美观。



EW飞翼零式和卡版飞翼两种完全不同的翅膀造型(天使与孔雀2333),让我再回头看看福利蛋,发现这货的翅膀结构太简单了23333。
卡版飞翼比EW飞翼零式多了一个武器装备的制作享受。众所周知EW飞翼零式的亮点主要在天使翅膀上,两把步枪其实只能算添头;而卡版飞翼除了步枪外,还增加了备用弹夹,两前臂都可以固定一组备用弹夹,三个一捆,增加了武器的真实性。另外就是飞翼系特有的飞机头护盾,EW飞翼零式不需要变形所以取消了,所以在卡版飞翼上又复活了——其实说EW飞翼零式不能变形是不对的,就模型而言它还是有“变形”这一块的,只不过是将变为飞机改为变形成天使蛋2333,不过要牵涉到的部位太多,导致要变得好看需要耐心,我个人是从来没摆好过2333……卡版飞翼在变形上就简单多了,这大概也和它只有一对翅膀、翅膀活动关节也不复杂有关系吧,反正变为飞鸟模式的过程玩得很轻松很快乐。








也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刚入手做完,EW版飞翼就确定RG发售了2333(此处应该有掌声)。这两款用膝盖想也知道,90%以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实在是打不起精神再做EW版飞翼了。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其实有一件事搁在心底里也不是坏事,至少你知道总有一天会把它完成,那种期待感就和你看着一块地皮,总有一天会在自己的手中建成一个现代化小区一样。



做钢普拉,其实就是一个享受建造过程的快乐。



这一期到此也结束了,感谢观看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