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先来一张动态图。Decepticon Dreadwing, transform!

包装配件
先看看版本和包装盒。由于骇翼没有初版,因此最大体积的也就是RID版的V级玩具了。

拆出主体看看包装盒。骇翼属于典型的TFP RID V级包装,正方缺一角的盒子,加上黄色闪电封绘,这里就不多说了。

包装盒背面是玩具的两个形态实物照。同时膏药上可以看出生产商是精裕。

包装盒的一侧有骇翼的简介和能力数值。骇翼的数值,除了技能,其他都算不错的了。

再看看玩具的说明书。TFP的说明书,一般正变、逆变都有介绍,而且步骤写得也比较清楚。单单变形的话,看说明书完全足够了,不用参考其他资料。


配件方面,玩具配了两个比较扯的武器:一把没有任何涂装略显小气的剑,以及一个十分脑残的轴动武器。

之所以说这个轴动武器脑残,是因为其展开时必须要借助外力才能固定。也就是说,如果不用手按着,或者用其他方法固定,这个武器安插在主体上时就会这么缩成一坨,十分难看。


人形展示
说说玩具主体。按惯例从玩具的出厂状态(人形)说起。说来惭愧,虽说我很喜欢TFP的玩具系列,但是TFP的动画却并没有追完——所以我也并没有看到骇翼在动画中出场——因此对于这个人形是否还原动画,我并没有话语权。不过,由于骇翼和他的孪生兄弟天震长相一样,只是配色不同,而天震我在动画里还是有些印象的,因此这么看起来,感觉这个玩具的人形形象还原度应该还是不错的。抛开还原度不谈,但就玩具本身来说,人形正面美形度做得非常不错,既有机械感,一体形总体来说也还不错。另外,人形的手脚比较强壮,相对应就显得腰部就有些细了——另外,看到这强壮而且线条圆润的手脚,很多朋友可能已经猜到,手脚的变形收纳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这也是后话了。

看看人形的侧面,背包还算比较能够接受的。

看看背面。在TFP RID开始成本控制的时代,骇翼的背面可谓还算良心,除了小腿处是出于变形需要,并看不出明显的偷胶。这个玩具另一个偷胶处是在大腿内侧,不过这个角度就看不见了。

如果单看玩具人形证件照,还算是威武帅气的,但是几个缺点却也大大降低了这个玩具的分数。第一个缺点是可动。其实我个人觉得,一个玩具的可动好坏,并不是完全根据可动关节的数量和可动角度来衡量的,而是应该看这个玩具的可动是否可以支持其稳定摆出各式各样的姿势。我在摆拍这个的时候,总体感觉不是很流畅,需要进行很多调整。
单看骇翼的手臂,可动算是不错的,双手可以平举。

但是,一个变形金刚玩具可动摆拍的关键,其实在于腿部。这款骇翼腿部最大的问题在于:大腿根部关节前踢范围有限、脚板无法左右调整、大腿根部球关阻尼感觉比较奇怪(这个不知道是不是我玩具个体的原因)。这些问题导致了在摆拍的时候,需要反复调整,才能使玩具站稳。

人形的第二个缺点是武器配件。总的来说,这款骇翼的武器不但没有给人形加分,而且还显得比较累赘。首先来看看这个极品的轴动武器。如果不借助外力,这个武器就这么一坨的放在手上,我不知道有哪位朋友平时喜欢看到个这样的骇翼。

除了轴动武器,玩具配的那把长剑涂装太素,而且形状搭配略显小气。这把长剑在人形下有三处可以安插的地方。最极品的是安插在人形的背后(这个不是我自己想象的,而是说明书上有介绍的)。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这么展示,除非是想cosplay一下魔兽里的剑圣。

长剑也可以插在手臂上。怎么说呢,反正不觉得好看。

当然了,最正常的方式就是直接把剑放在手掌里。但是,由于这款玩具的手指张的比较开,而且不可动,握剑的时候感觉比较别扭。另外,这么威武强壮的骇翼配这么一把小剑,真的是太小气了。

人形的另一个缺点是比例。虽然我没见过动画里的骇翼,但是第一季里面天震追击大哥和BBB的场景却还是历历在目的。按动画中的设定,骇翼和天震应该比大黄蜂高非常多,但是拿出初版的BBB一比较,这比例显然就不对了。

当然了,官方的玩具,除了MP2.0,历来不讲究比例,只讲究级别。那么拿出同是TFP RID系列V级玩具的老威比较一下,骇翼却是也比老威矮了半个头。因此,当你的TFP玩具成系列的时候,骇翼放在万军丛中,完全体现不出应有的霸气感。

人形最后再放几招摆拍图。其实玩具单看人形真的还是挺帅气的,可惜受可动影响摆拍姿势有限。




变形介绍
说说变形吧。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个变形方式的争议可能会比较大。有的朋友可能会很喜欢,因为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是我个人却对骇翼的变形不是很感冒,因为我感觉变形对底盘的处理过于潦草,像个半成品。
说说变形细节吧。首先是把腰部卡扣打开。

将头部抬起,腹部的机头拉出来。

将机头侧部两块板件向机身下方旋转。将黄色部件往后翻。

这时候,往下收纳头部,将机头打平,这样变成了一个下图中的状态。

接着将前起落架拉出来,然后将机头侧面的部件沿着滑道往下拉。

两边都往下拉后,合并机头。

翻到机身上面。这时要把人形的肩甲和机头结合。结合卡扣位置在途中圈出的位置。

将飞机机翼打平,尾翼往后拉。

接下来,把下半身往下拉,为手部收纳腾出空间。

这时候,要将双臂合并往前推。第一次变形的时候,可能找不准手臂的方向。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卡扣找角度。下图的箭头列出了几个需要结合的卡扣:双手需要合并、上臂需要和机身结合,找到卡扣后,结合角度就好找了。

手臂收纳好后,是一个这样的状态。

接着是腿部收纳。首先把跨部打开。

将水平尾翼旋转方向,收纳脚底板。

将下半身往前翻,和机身结合。

下图中的箭头列出了结合的卡扣位点。

同时水平尾翼也有卡扣结合。

这样变形就完成了。

载具展示
最后聊聊骇翼的载具形态。载具形态也可谓是特点鲜明。乍一看,觉得很漂亮,机身线条优美,深蓝色的配色也很深沉。但是看久了,却感觉越看越不对劲。


用多视图来说说载具的一些问题。正面来看,这款飞机最大的问题,也是看着最别扭的地方,就是图中圈出来的人形跨部的灰色部件,载具形态下完全没有隐藏收纳,显得十分突兀,非常难看。

从侧面来看,骇翼的的底盘确实不算薄,但是整个线条还是比较流畅的,没有像初版红蜘蛛那样的断层感,因此这个侧面我是能够接受的。当然,灰色的胯部部件仍然碍眼。

尾部来看,一双拳头暴露无疑,非常难看。这也是最初我很犹豫是否入这款玩具的最大顾虑之一。

飞机顶部来看,之前提到尾翼拳头比较碍眼;另外,尾部由于腿部的收纳显得略粗。不过机翼上的霸天虎标识有画龙点睛的效果。

底盘不多说了,惨不忍睹。不过一般也不会把底盘老拿出来展示。

之前说过人形的比例有问题,载具形态下,这个比例问题就更加明显了。这里还是拿出初版BBB,加上Ralph的小人来做比较。大家自行想象一下小人和小车的比例,以及小人和飞机比例的对比,显然骇翼的载具比例太小。

从体积上来看,V级的骇翼也并不比初版D级的BBB大太多。当然,这也和TFP RID整体体积缩小有关。

玩具小结
最后来个小结吧。如果说要对这款玩具做个是否推荐的评价,这真是一个进退两难的抉择。确实,人形帅气度有,变形也算有设计感,特别是和现在的官方玩具来比,这应该算是精品了;但是,有限的可动,以及敷衍的载具底盘设计,使得这款玩具多了一丝半成品的味道。想了半天,我只能说,对于这个骇翼,诸君随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