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制作一个情境模型,第一步一定是先在脑海中构思,脑海中天马行空的幻想着成品的样子,这可能算是情境模型制作过程中最开心的时候吧。等到构思完之后,便要开始将脑海中的构想画成草稿,设定每一件模型的摆设位置,以及情境的地面如何起伏。
有些人因为懒惰而跳过设计这个步骤,这其实是很不智的。光拿地形来说,一旦堆出了高低起伏,放在上面的战车或汽车模型就必需调整悬吊系统的角度,让轮子能够和地面接合。人物方面也是一样,地形不同,人物的站姿也会不同,就算想用情境来迁就模型,也还是必须经过设计。
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一面打草稿,一面将模型放在底座上,决定适当的角度和位置,如果人物有两个以上,那么人物之间的距离、视线的方向等等,都必须考虑到。事实上,情境模型有点像在说故事,并不单纯是把模型往底座上堆就可以,所以这个阶段要画可能多花些时间,想出最有趣味的情节。
除了将自己的构想,随笔画在草稿上之外,参考资料也是不可少的。参考资料是模型和真实世界相连的管道,可以让模型更趋近于真实。不过,还有一种更快的、随手可得的参考资料,就是模型的盒面,绘制精美的盒面图片也是绝佳的参考资料。

制作情境时要收集参考资料,而且要绘制草图,决定情境的构图。

将模型放置在底座上,实际看看构图是否完美。模型本身是立体的,因此构图也应该是立体的。

当构图大致决定后,便将模型摆上去,同时用保丽龙制作地形起伏,这样一面做一面比较,才能做出较好的搭配。
※铁道模型的摆饰设计
在铁道模型中,凡是铁路沿线都必须加以设计,所以把构图设计称为LAYOUT,不过在静态的模型世界里,需要设计的只有一个场景而已。
制作地面
● 使用米乐康粘土
现在正式进入技术实践篇,我们会一一介绍制作情境模型时常用的技法,分门别类的加以讨论。当然,想要将所有的情境制作法通通载入本书中也是不可能的,制作情境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只要学会了本章介绍的技法,各位可以再加以变化应用,发明出更新的技法。
二话不说,制作情境时最先要做的当然是地面。最通俗的方法是先用保丽龙板堆出地形起伏,然后再倒上用水溶解的石膏或米乐康粘土。当然地形的设计和想表现些什么大有关系。我们现在先以制作户外的地形为例,按部就班加以解说。

不管是哪种地形都要先画草稿,然后再用奇异笔勾画在保丽龙板上。

凹下的地方用刀切掉,凸起的地方再堆叠另一层保丽龙板,接着时要使用木工用白胶。

不管是哪种地形者要先画草稿,然后再用奇异笔勾画在保丽龙板上

为了让米乐康粘土流动性更加,故意调稀一点,容器是我们常用的脸盆。

慢慢的加入水,加以混和,如果有结块,可以用手指抹开,然后倒入广告颜料来调色。

为了增加粘土的附着力,我们在里面添加白胶。

慢慢的倒在底座上,每个部分都要涂抹到,必要时用手来抹也可以

如果想让表面更加结实,可以涂抹在纱布上,然后贴附在底板表面

使用纱布时要小心,不要露出纤维的纹路,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造成气泡

因为表面看起来太过于光滑,所以在上面再洒上一层粘土粉,然后等待半天到一天,让米乐康粘土完全干燥

因为要加上碎石子,所以先把白胶和水调匀涂抹在底座上

使用软木的碎屑来表现石头,一个一个小心的放在适当的位置

干涸的河床上有特别多碎石聚积

洒上各式的草粉和石粉,如果接着不确实,轻轻一吹就会吹走,这时要将白胶调稀,再涂抹一层,然后再洒上另一层石粉,最后撕掉遮盖胶带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