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精彩高清组图

“混沌金刚”
“混沌金刚”团队:5到6人 主创、核心:小孙,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80后的代表。
制作核心之一:崔总,80年出生,现于切诺基汽修
揭秘一:创意源自儿时梦想
和主创小孙聊着这件艺术作品的时候,言语里可以感觉出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80后。他说其实这次切大队发布的“混沌金刚”并不是他的处女座。
从制造第一件作品至今,这已经是他的第四件正式作品了。第一件变形金刚作品发表于07年。当时的小孙是个大三学生,当时刚好有个课题,并且恰逢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即将上映。得知儿时动漫人物即将走入大荧幕,他当时就激动万分。小孙说,从小他就有两个梦想,一是积累玩具,二是将动漫人物作为实验,为设计创造模型做基础。想到这些,小孙顿时就觉得课题有了方向。
2.6米高擎天柱
第一件作品是历时一周的一尊高2.6米的泡沫版擎天柱模型。由于创意独特,设计精美,07年便成功在望京星美《变形金刚》首映式上展出。有了第一次成功设计展出的经验,在未来的这两年里,小孙又不断更新设计创造。终于,在不久前,新作“混沌金刚”诞生。
揭秘二:创意/制作,苦中作乐
看着眼前这尊高7.8的“庞然大物”,心里不免一阵疑问:这么大的艺术品,到底是如何打造的?而这过程又包含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小孙看出我脑子里那一连串的问题,就慢慢说开了:这件作品,最辛苦的地方在他看来就是前期的骨架设计。由于小孙在设计上习惯于“联想思维”,边构思边造型,并未画过任何手稿。在设计之初,小孙就在考虑这个新模型究竟是什么样的?有了大约的想法后,小孙就开始“动工”。由于整个“混沌金刚”有八个大连接点,每个连接点又由八个“小脚”相连,而且,在这过程中,小孙还必须边做边想。因此他坦言那段时间是他感到最为辛苦的。
当这段较为艰辛的创作时段熬过去后,小孙并没有空闲下来。按照他的说法,之前创作,将灵感一点点转化为现实是脑力上的困难;而接下来的焊接、组装、移场地,则是体力上的耗费:“混沌金刚”实体模型各部位的焊接,模型地下压重物要自己和水泥倒灌,还有搬运……总而言之,实体模型制作后期,尤其是倒计时的最后四天,制作组里每人基本每天都是十一个小时连轴转的生活。当模型出来,在798正式入场后,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而在这个问题上,崔总的看法也差不多。但由于创意方面主要是靠小孙,所以崔总感觉更辛苦的部分在于后期的一些列制作。
揭秘三:资金源自作品,艺术巧妙变废为宝
这么一件庞然大物,想必一定要动用很多材料。问小孙这次的创造到底动用了多少资金,又是谁提供的?小孙将里面的小插曲也给娓娓道来了:原来,在这个模型之前,前两个模型的资金全部是靠节省买模型的钱积累起来的。而之前两个作品的成功,给小孙带来了少许名气。于是,有些人开始关注他,出钱租借他的变形金刚模型为一些活动的宣传造势。而小孙后来也靠着这笔钱,以及自己和朋友开办的工作室一点点积累,将筹集到的经费全部投入到第四件作品的创作中。
当我们想了解更多关于资金运用发面的话题时,小孙一脸无奈的说:也许你们不相信,我真不知道制作中每笔钱究竟花在了什么地方。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尽快能将作品变为现实,寻找最合适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而从来都没有考虑过钱的问题。你也知道,当时我满脑子都是各个细节方面的构思,如果再让我管账,还真是会难倒我。
这座高7.8米的“混沌金刚”,除了动用了两辆废旧的切诺基之外,还有一些建筑材料、垃圾场人们丢弃的废旧物共同打造而成。小孙说原先以为动用一辆车就已足够,但后来想到的细节越来越多,于是要用的材料也要准备更多了。其实,在设想之初,小孙只是想把这件作品做出来,并没有考虑要用什么废车去打造。但到了后来,他突然想到也许小切是最合适的“人选”:一来小切的材质造型能让实物变得更富有机器人的那种威严感,二来这也是他自己一直以来想做的。
在介绍金刚的一些细节时,小孙也给我们指出了一些部件让我们猜用的是什么材料。比如说在金刚左侧大腿的连接处,有个类似于水管的零件。这零件,虽然看起来很熟悉,但一下子还真是叫不上名字。这样的小细节在这金刚上还能找出很多,有些部件是小切上找不到,但小孙为了丰满人物造型,于是还专程跑了好几个垃圾场挑选“宝贝”。也许这些不起眼的淘汰品在别人眼里是废物,但在小孙看来,他们就如钻石一样珍贵
。
揭秘四:网友心声成力量
谈到最近新浪网友对于这个话题的热烈关注,小孙表示很感动,高兴。他这次之所以把“混沌金刚”做了7.8米高,是自己有意识的。他觉得当年变形金刚动画片风靡世界的时候,正值很多70.80后的青少年时代。成功打造这个实体模型,其实也是想唤起这两代人的某些共同点。而网友的留言,让他感觉自己的这个想法被人认同了,就更加激动。最后,小孙说,虽然他是一个美院专业设计系毕业的学生,但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应该是孤傲,且远离大众生活的。只有回归生活,艺术品才会有生命力,而从这次的网友对模型的热烈讨论中,小孙也看到希望和信心。
同样的问题,崔总表示当得知那么多网友在关注着“混沌金刚”,觉得之前的辛苦付出都值了。
揭秘五:养护都在计划内,新作还在构思中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今后将会移至798的主展区展出。不过在外风吹日晒,这尊用废车打造的模型养护问题自然也是值得关注的。小孙说这件实体模型里的部件,在组装前,都采用了盐酸擦拭的方式进行除锈,组装之后也经过特殊的喷漆。以后是计划每年做一次大的养护:比如重新喷漆等等
。
小孙的名片
关于新的作品,小孙坦言现在还在构思中。在这件“混沌金刚”展出成功之后,他未来还有可能采用其他废弃材料打造更大尺寸的变形金刚艺术作品,而至于会是什么样,他现在还真的没有总体的概念,希望关注的网友能继续支持,并给作品提些好的意
见。
切大队成员合影
后记:在揭秘完“混沌金刚”几大网友疑惑后,小孙又和我们谈起了一些小细节。
肩膀部位的网状零件:小孙不仅是一个变形金刚迷,同时也是MJ的忠实Fans,当“混沌金刚”创作一半的时候,听闻一代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为了对一代巨星表示致敬,小孙便将天王生前的经典臂章造型加入到了实体模型中来表示自己得哀思。
斯巴达的影子:虽然打造完的“混沌金刚”头部,我们现在只能远远观望,但小孙介绍其实他在设计的过程中,最终把“金刚”的头模仿了斯巴达去建造。以体现“金刚”的结实、强壮与勇敢。而“金刚”的眼睛,也并不是普通的两眼,一共是四只眼、这是模仿昆虫的生理构造制造出的复眼,这样一来,看“金刚”的眼睛,你就觉得不会太贼。符合模型的整体
造型。
斯巴达战士
红黑外观的由来:“混沌金刚”外观采用的红黑相间的喷漆,这是因为红黑是中国较为经典的配色,红代表的是一种激情,而黑色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钟爱的颜色之一。
关于名字:小孙的四件“变形金刚”实物模型,都有自己得名字。而这第四尊“金刚”为何要取名为“混沌”?这其实也是小孙费尽心思考虑的一点:“混沌”代表的是盘古时期,中国神话里世界是混沌的那个概念,他觉得虽然模型是根据漫画进行再设计的,但名字也可以融入点带
有中国特色的东西。
“混沌金刚”名牌
转自:新浪汽车
制作核心之一:崔总,80年出生,现于切诺基汽修
揭秘一:创意源自儿时梦想
和主创小孙聊着这件艺术作品的时候,言语里可以感觉出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80后。他说其实这次切大队发布的“混沌金刚”并不是他的处女座。
从制造第一件作品至今,这已经是他的第四件正式作品了。第一件变形金刚作品发表于07年。当时的小孙是个大三学生,当时刚好有个课题,并且恰逢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即将上映。得知儿时动漫人物即将走入大荧幕,他当时就激动万分。小孙说,从小他就有两个梦想,一是积累玩具,二是将动漫人物作为实验,为设计创造模型做基础。想到这些,小孙顿时就觉得课题有了方向。
2.6米高擎天柱


小孙制作模型组图
第一件作品是历时一周的一尊高2.6米的泡沫版擎天柱模型。由于创意独特,设计精美,07年便成功在望京星美《变形金刚》首映式上展出。有了第一次成功设计展出的经验,在未来的这两年里,小孙又不断更新设计创造。终于,在不久前,新作“混沌金刚”诞生。
揭秘二:创意/制作,苦中作乐
看着眼前这尊高7.8的“庞然大物”,心里不免一阵疑问:这么大的艺术品,到底是如何打造的?而这过程又包含了怎样的艰辛历程……小孙看出我脑子里那一连串的问题,就慢慢说开了:这件作品,最辛苦的地方在他看来就是前期的骨架设计。由于小孙在设计上习惯于“联想思维”,边构思边造型,并未画过任何手稿。在设计之初,小孙就在考虑这个新模型究竟是什么样的?有了大约的想法后,小孙就开始“动工”。由于整个“混沌金刚”有八个大连接点,每个连接点又由八个“小脚”相连,而且,在这过程中,小孙还必须边做边想。因此他坦言那段时间是他感到最为辛苦的。

小孙创作场景
当这段较为艰辛的创作时段熬过去后,小孙并没有空闲下来。按照他的说法,之前创作,将灵感一点点转化为现实是脑力上的困难;而接下来的焊接、组装、移场地,则是体力上的耗费:“混沌金刚”实体模型各部位的焊接,模型地下压重物要自己和水泥倒灌,还有搬运……总而言之,实体模型制作后期,尤其是倒计时的最后四天,制作组里每人基本每天都是十一个小时连轴转的生活。当模型出来,在798正式入场后,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切大队成员们看着刚洗好的花絮照
而在这个问题上,崔总的看法也差不多。但由于创意方面主要是靠小孙,所以崔总感觉更辛苦的部分在于后期的一些列制作。
揭秘三:资金源自作品,艺术巧妙变废为宝
这么一件庞然大物,想必一定要动用很多材料。问小孙这次的创造到底动用了多少资金,又是谁提供的?小孙将里面的小插曲也给娓娓道来了:原来,在这个模型之前,前两个模型的资金全部是靠节省买模型的钱积累起来的。而之前两个作品的成功,给小孙带来了少许名气。于是,有些人开始关注他,出钱租借他的变形金刚模型为一些活动的宣传造势。而小孙后来也靠着这笔钱,以及自己和朋友开办的工作室一点点积累,将筹集到的经费全部投入到第四件作品的创作中。

4.8米擎天柱在西单大悦城展出
当我们想了解更多关于资金运用发面的话题时,小孙一脸无奈的说:也许你们不相信,我真不知道制作中每笔钱究竟花在了什么地方。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尽快能将作品变为现实,寻找最合适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作,而从来都没有考虑过钱的问题。你也知道,当时我满脑子都是各个细节方面的构思,如果再让我管账,还真是会难倒我。
这座高7.8米的“混沌金刚”,除了动用了两辆废旧的切诺基之外,还有一些建筑材料、垃圾场人们丢弃的废旧物共同打造而成。小孙说原先以为动用一辆车就已足够,但后来想到的细节越来越多,于是要用的材料也要准备更多了。其实,在设想之初,小孙只是想把这件作品做出来,并没有考虑要用什么废车去打造。但到了后来,他突然想到也许小切是最合适的“人选”:一来小切的材质造型能让实物变得更富有机器人的那种威严感,二来这也是他自己一直以来想做的。
在介绍金刚的一些细节时,小孙也给我们指出了一些部件让我们猜用的是什么材料。比如说在金刚左侧大腿的连接处,有个类似于水管的零件。这零件,虽然看起来很熟悉,但一下子还真是叫不上名字。这样的小细节在这金刚上还能找出很多,有些部件是小切上找不到,但小孙为了丰满人物造型,于是还专程跑了好几个垃圾场挑选“宝贝”。也许这些不起眼的淘汰品在别人眼里是废物,但在小孙看来,他们就如钻石一样珍贵

零部件也有生活中的废弃物
揭秘四:网友心声成力量
谈到最近新浪网友对于这个话题的热烈关注,小孙表示很感动,高兴。他这次之所以把“混沌金刚”做了7.8米高,是自己有意识的。他觉得当年变形金刚动画片风靡世界的时候,正值很多70.80后的青少年时代。成功打造这个实体模型,其实也是想唤起这两代人的某些共同点。而网友的留言,让他感觉自己的这个想法被人认同了,就更加激动。最后,小孙说,虽然他是一个美院专业设计系毕业的学生,但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不应该是孤傲,且远离大众生活的。只有回归生活,艺术品才会有生命力,而从这次的网友对模型的热烈讨论中,小孙也看到希望和信心。
同样的问题,崔总表示当得知那么多网友在关注着“混沌金刚”,觉得之前的辛苦付出都值了。
揭秘五:养护都在计划内,新作还在构思中
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今后将会移至798的主展区展出。不过在外风吹日晒,这尊用废车打造的模型养护问题自然也是值得关注的。小孙说这件实体模型里的部件,在组装前,都采用了盐酸擦拭的方式进行除锈,组装之后也经过特殊的喷漆。以后是计划每年做一次大的养护:比如重新喷漆等等

小孙的名片
关于新的作品,小孙坦言现在还在构思中。在这件“混沌金刚”展出成功之后,他未来还有可能采用其他废弃材料打造更大尺寸的变形金刚艺术作品,而至于会是什么样,他现在还真的没有总体的概念,希望关注的网友能继续支持,并给作品提些好的意

切大队成员合影
后记:在揭秘完“混沌金刚”几大网友疑惑后,小孙又和我们谈起了一些小细节。
肩膀部位的网状零件:小孙不仅是一个变形金刚迷,同时也是MJ的忠实Fans,当“混沌金刚”创作一半的时候,听闻一代摇滚巨星迈克尔。杰克逊去世,为了对一代巨星表示致敬,小孙便将天王生前的经典臂章造型加入到了实体模型中来表示自己得哀思。
斯巴达的影子:虽然打造完的“混沌金刚”头部,我们现在只能远远观望,但小孙介绍其实他在设计的过程中,最终把“金刚”的头模仿了斯巴达去建造。以体现“金刚”的结实、强壮与勇敢。而“金刚”的眼睛,也并不是普通的两眼,一共是四只眼、这是模仿昆虫的生理构造制造出的复眼,这样一来,看“金刚”的眼睛,你就觉得不会太贼。符合模型的整体

斯巴达战士
红黑外观的由来:“混沌金刚”外观采用的红黑相间的喷漆,这是因为红黑是中国较为经典的配色,红代表的是一种激情,而黑色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钟爱的颜色之一。
关于名字:小孙的四件“变形金刚”实物模型,都有自己得名字。而这第四尊“金刚”为何要取名为“混沌”?这其实也是小孙费尽心思考虑的一点:“混沌”代表的是盘古时期,中国神话里世界是混沌的那个概念,他觉得虽然模型是根据漫画进行再设计的,但名字也可以融入点带

“混沌金刚”名牌
转自:新浪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