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76原型铁球是联邦V作战中最早放弃研发的编号,但亦是最早被大量生产的一部机体。其是以民间工程用小艇SP-W03为基本,加上足够作战使用的装甲以及RX-75的120mm无后座力主炮的概念机体。
虽然外观完全不像MS但是起初的确是作为机动战士设计计划之一的。同时,联邦抱有把RX-76设计为小型机动堡垒的概念。但是RX-76的造价不符合联邦对量产机的要求,以及不能够参与地面战,因此在联邦V作战早期就被废弃,已经完成的RX-76则作为武器实验用机体保留在月神二号上面测试武器实装,配合RRf-006扎尼作出不同武器和战术的演练。
在一年战争开始之后,联邦渐渐着重机动战士的研发,但同时亦发现机动战士的量产速度追不上战场的需求,就算加上旧有的宇宙战机改良以及战舰的数量优势,还是难以有足够战力在宇宙中取得绝对优势。由于地面战的需求已经下降,因此RX-76的计划再次被考虑,在简化生产之后,就成为了一年战争时联邦最为便宜的量产机RB-79铁球。
RX-76原型铁球

SP-W03

RX-76原型铁球

SP-W03

RB-79 铁球是为了支援RGM-79 吉姆而生产的机体。原型机RX-76因为生产成本上不能够被接受,因此在测试换装别种武器以后,最后决定使用180mm无后座力炮来换掉120mm无后座力炮。不过亦有一些变种还是使用120mm炮。(在此要注意并不是口径越大就越强越贵)以民生工业用的作业艇SP-W03为基础,加装三层结构式装甲以增加在战场上的生存率。
RB-79保持了SP-W03的400kW供电率(使用燃料电池),因此电力不足以供给大规模的AMBAC以及光束兵器。而且为了成本起见,亦不使用液体燃料火箭作为姿态制御喷嘴,而使用方向集束的固态燃料,以小型脉冲火箭的方式使用小量炸药来作出优良的运动性能。因此令RB-79在回舰补给时的冷却时间大减,因为支援AMBAC及光束兵器会产生大量热力。而因为不需要装备这些大量的装备,所以机体重量亦大幅下降,使得机体的推力能够支援机体达到0.96G的加速度。因此在机动性(单向加速度)上面亦不输MS。可见联邦军是以小型MA的构想来生产出RB-79。
RB-79的机体定位为中距离支援用兵器,一年战争中,联邦军使用的是两部RB-79配合三部RGM-79的编队。这种编队在一年战争中能有效地对抗吉翁的三机MS编队。不过,在星一号作战早期,因为RGM-79还没有生产完成,所以其是以六机编队作战(主要是配合临时改造来搭载机动兵器的战斗舰只的外部挂架)。在遇到派来支援自地面撤退后于轨道等待救援的吉翁地面攻击军的宇宙部队时,联邦共派出约1000机RB-79(简单的说,就是全机出动)迎击吉翁的MS部队。虽然起初由MS-05及MS-06所组成的部队好像很有效的击落RB-79,但是在如此数量之下,还是渐渐的被压倒。在此一战中,联邦被击落的RB-79不计其数,因此后来RB-79亦被称为铁棺材(亦可称为流动棺材)。可是,此一战主要是因为RB-79驾驶员当时还没有适应宇宙战,而且编队强制密集移动而做成被大量击落。在后来因为数量减少(但是所罗门和阿.巴瓦.库两战役中还是有1000机以上的RB-79投入作战)以及战术得到改善,RB-79更能利用其高加速性能,以及吉翁对“铁棺材”的轻敌来得出战果。
因为RB-79是紧急生产出来的机体,所以有很多变种。最出名的就是一年战争中常见,每边只有单机械臂的双手型,此型是因为生产时间不足,所以每边减少了主机械臂下方的辅助臂。同时,此型使用的喷嘴数量较别型为多,但是每个喷嘴的推力却比其他型号为小,应该是利用其他机体的部品配合使用的生产线生产。







另一个很出名的变种则是RB-79K先行量产型铁球,此型使用的是二连装180mm加农炮。另外还有加装作业用的钢索。在机动战士高达第08MS小队中,西罗.亚马达少尉利用此机体击落了高机动型测试扎古MS-06RD-4(实则为互相破坏)














另一个很出名的变种则是RB-79K先行量产型铁球,此型使用的是二连装180mm加农炮。另外还有加装作业用的钢索。在机动战士高达第08MS小队中,西罗.亚马达少尉利用此机体击落了高机动型测试扎古MS-06RD-4(实则为互相破坏)







较少人知道的变种还有RB-79N水中用铁球“鱼眼”。此机把喷射推进器更改为水中推进器,主炮改为水中用长枪发射器,机械臂相应加大,电池亦增加至425kW。


RB-79在一年战争以后联邦已经停止了生产,而还存在的则全部统一规格,整合成RB-79C,在0083年时还在使用。其被使用来调整及保护Solar System II(太阳能集光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