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G Z=,=让我再一次确认到
做模型前,一点要认真阅读说明书。
放心,我的Z一点不可挽救的杯具都没发生,因为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
正题,RG系列第十款——首款可变形机 ZETA高达,有着系列最高的价钱(3000円)以及对得起价格的质素。
每一次我都有说,每一个RG都给我跟上一个很不同的感觉,这次RG Z的刻线又比上一个要少了(上次我也说了这句话)!这次以及少到完全感觉不到勾线的压力,很快就完成了;然后是水口的大小,水口大多都是小小的,处理变得很省力,还有不少是隐藏水口;这次骨架也是首次没有全部由一体成型板件完成,不过反而更加牢固= =因为这个的组装都是一层一层上的,组完后就完全拆不开了(以前的RG起码腰啊腿啊能拆),所以为了在说明书里有部分零件特别注明要小心慎重地活动关节,我个人建议是要把一体成型骨架先多次活动到松紧适中后在开始组装,而且要严格安装说明书的配件编号按顺序组装(有见过把左右手骨架弄反了的结果肩膀掰的方向也翻了就这样断了),这款RG Z的设计是很精密也很完全的,弄坏都是不小心造成,所以只有对着说明书做就完全没问题了。
已经说了很多废话,不过其实还有= =下面边上图边说
多面图=,=我个人觉得这是RG高达脸里面最完美面相的一款了(= =剩下不是高达的都是扎古和空霸了嘛……)


可以吧光束枪装在手臂上



虽然觉得刻线刻线小了,但缺不是精细度低了,老实说只是要勾线的少了而已,很多细节包括装甲里侧等等,都是相当精细的


手臂小导弹=,=RG一贯的高度还原设定。配有两个弹夹可以装在手臂上,手臂装甲翻开能看见小导弹

盾牌里也有导弹夹,可拆卸





Z高达的著名招式(?)光束枪剑,记得应该是比普通光剑要大出力很多的?不过模型里用的是144系列的光束件

侧裙甲收纳有光束剑柄

光剑的光束件则是大型的

RG特色的驾驶舱打开。
这里是值得一提的地方,因为驾驶舱的设定还原实在太人惊叹了!
里面包含变形时用到就机构之外驾驶座的位置是可以旋转的!就是MS形态时“机头”垂直,驾驶座可以旋转回水平的位置,反之飞机形态时有可以转回来,对1/144这么小比例的模型来说做得真是很出色!

裙甲内侧(与屁股(拍飞))= =辛辛苦苦勾了线就展示下嘛~
前面也提到了刻线表面上是少了,但精细度缺没用降低的,尤其是下半身,我几乎觉得这RG Z上下身是不同的人设计的
上半身普通的RG级数,下半身就不同了,双腿每一层零件,内外侧,都是细节。虽然我没拍出来也没打算拆开来拍,但是组装时每装一个零件,就能看见各处的细节,比起组普通HG模型,实在是赏心悦目的一件事=,=这恐怕是只有做过的才会理解到吧

911形态(再次拍飞)……飞机形态
完美变形,就跟宣传说的一样。加上我之前说过整体非常牢固,变形后完全没有松散的问题(这也是之前官方杂志上说过的变形很牢固,看来是真的),而且经得起多次变形,因为在拍这照片之前,组装时组装后早就忍不住变过好几次了。
这里又再次提醒= =一点要认真看说明书。其实我一开始也没有完全变形成功的,尤其是盆骨的变形比较难,而且没变形彻底也可能继续变形下一步,而毕竟塑料模型有弹性,硬来还是可以变到飞机的,不过最终造成骨架几处发白。的确是很惊心,不过没有造成裂痕,而且整体意外的结实,最后都没有出问题。





配有起落架,通过替换零件实现。

侧裙甲的光剑柄,在飞机形态可以充当光束枪

驾驶舱打开= =虽然我说有多么精细,不过技术不够不怎么拍得出来就是了……

少不了的与HGUC的Z高达对对比
=,=那个蓝色的长长的那个我不是故意放出来的,嗯
顺带一提这HGUC Z我是完全补色完成的,实际分色没这么好的


RG Z配那个蓝色的长长的=,=老实说RG真的不够臂力拿(不是手掌的问题),难怪RG会不给

还有飞机形态的对比
=,=那个蓝色的长长的那个我真的不是故意放出来的,嗯


多谢观看!记得看说明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