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布袋戏” 酷炫精致 大陆戏迷疯狂

947 2
chinafigure楼主LV3.中级玩家

2012-11-02 10:03 发布于 未知

1楼
  台湾最新一期《非凡新闻周刊》发表卢映利撰写的文章《霹雳创意 霹雳赚》说,霹雳之于台湾,不单是台湾人共同的记忆,更是拥有百万忠实戏迷。你说“霹雳布袋戏”很local?其实它早已登上国际舞台,不但曾以英文在美国播出,还成为高雄世运开幕主秀,惊艳国际,现在霹雳戏偶更将开口说京片子,透过大陆央视,征服全中国。
  文章部分内容如下:
  大陆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六点正在热播的大型动画连续剧《三国演义》,上映后大受欢迎,上百项衍生商品预计可在三年内创造人民币四亿元(约新台币二十亿元)的商机。您可能想不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西游记》也正在筹划改编上央视,而幕后推手竟然是台湾人。
  环保《西游》,登陆撂京片子
  “师父,早上好!”布袋戏偶孙悟空操着一口标准的京片子向唐三藏请安,您没有搞错,布袋戏真的要开口讲普通话了,这是被文建会指定为文创产业的“霹雳布袋戏”的最新计画,他们预计明年初与大陆央视合作,开拍与环保议题结合的《西游记》布袋戏,也是继三年前素还真开口讲英文后的一大创举。
  一九五○、六○年代为台湾布袋戏


的全盛时代,约有五百家戏院同时上演布袋戏,但后来,风行的布袋戏能与时并进的寥寥可数,迄今仍让人惊叹连连的则只有霹雳布袋戏。云林虎尾黄家兄弟的创业史,写下的霹雳纪录甚至包括三年前在“台湾意象”选拔活动中,霹雳布袋戏胜过玉山,拔得头筹。
  霹雳之于台湾,不单是台湾人共同的记忆,更是拥有百万忠实戏迷、自家电视台,年产值以十亿元计算的一门好生意,且相关商品琳琅满目,光是“素还真”本尊戏偶,都能叫价一百万元,甚至公司一直有股票上市的计划。在影视技术上不断推陈出新,四年前就打败偶像剧《战神》等对手,得到“电视金钟奖最佳导演奖”;在霹雳布袋戏开口说普通语进军北京后,对霹雳的品牌价值更具有加分作用。
  霹雳国际多媒体董事长黄强华向本刊独家透露,与央视洽谈的合作计划,将突破霹雳布袋戏目前以奇幻武侠为主的路线,霹雳“登陆”的首部戏,将以两岸耳熟能详的《西游记》为主,并结合时下最热门的环保议题,三藏取经加上妖魔鬼怪破坏大自然的剧情,紧密结合社会脉动,布袋戏不但跟得上时代,若推出后收视不错,还将不限集数一直演下去。

 酷炫精致,大陆戏迷疯狂
  与央视的合作计划如火如荼筹备中,霹雳相当期待明年初以“HD高画质”开拍普通话版的《西游记》,拍摄手法保证领先真人戏剧。很难想像,霹雳布袋戏其实在大陆拥有不少戏迷,虽看不到电视节目也租不到DVD,但他们透过网路下载接触到霹雳布袋戏,即使听不懂闽南语,但酷炫的声光效果、拟人化的精致戏偶,比动漫更吸引他们,且一看就上瘾。
  霹雳布袋戏配乐者、歌手荒山亮,于二○○六年随著霹雳到上海东亚展览馆举办“霹雳奇幻特展”,被大陆戏迷的疯狂举动吓了一跳,一位戏迷cosplay扮“剑君”,背著一把剑架,从四川搭火车,花了四十个小时到上海参加活动,入迷程度丝毫不输台湾粉丝。
  “布袋戏在台湾算是地方戏曲,要让他们接受地方文化,语言很重要,”黄强华对于让戏偶开口说普通话的态度开放,有了上次进军美国市场的经验,布袋戏也要融入当地文化,而且不能定位为传承,“因为传承就好像是老一辈才看的东西,年轻人接受度就不高。”结合超商,拓通路轧盗版

  创新再创新,布袋戏虽是台湾传统文化的象征,但霹雳总是能迈开大步,以源源不绝的创意活水,屡屡开创新局,除了布袋戏偶即将开口讲普通话外,最近霹雳还有一大改变,就是舍弃传统DVD出租通路,改以全家便利商店为DVD租售平台,并于十月二日正式开租。八月二十一日,霹雳暂停发行DVD,市场上谣传不断,其实,霹雳正在悄悄进行DVD通路变革的大动作;如此一来,霹雳DVD的租售据点由一千家,增加为二千四百家,戏迷租片更方便,接触到的消费者也更广。

  霹雳DVD出租通路改为便利商店后,出租价格由原本的一百六十元,降为一百二十元,押金十元, 如果租了不还,等于花一百三十元将正版的DVD买回家珍藏,还比传统出租店便宜;霹雳也希望藉此可减少盗版猖獗的情形。黄强华无奈地说,“会看霹雳DVD的戏迷约有四成看的是盗版DVD,有些人其实是不明就里,人家拿给他就看了,不知道自己看的是盗版,”戏迷若都不看盗版DVD,光是租片营收,就可以再增加四成。

  黄强华向戏迷喊话,不要只贪图一时的便宜,却没有想到“规模经济”的问题,因为霹雳布袋戏的制作成本都是固定的,只要维持一定程度的获利即可,若大家都来租正版DVD,租金便可以再降低,与盗版一片四、五十元相比,差不了几十块钱,“何必要看画质不好的盗版片?”被盗版片分食一大片市场,严重影响霹雳的获利。

  黄强华甚至说,“我还宁愿戏迷去网路下载来看,这样反而让盗版商无法生存,”抓不胜抓的盗版商,真的让他感到很无力。


 好学创新,布袋戏国际化

  不仅DVD有盗版,就连霹雳最受欢迎的戏偶也有“盗版”,霹雳国际多媒体总经理黄文择就曾看过仿冒得惟妙惟肖的素还真戏偶,业者只在造形上做了一点小改变,就辩称那不是素还真,“但是找十位戏迷来问,有十位都说是素还真,”仿冒业者钻法律漏洞,让黄文择感到哭笑不得。

  改变出租通路的另一大考量,是可直接接触到戏迷。黄强华说,过去在传统出租店,霹雳连戏迷在哪都不知道,“想寄个信感谢长期租DVD的戏迷,都不知要寄给谁,”现在换了出租通路,他们希望可近距离接触戏迷,办促销活动也有一致性,不再只是一个县市、一个县市的做。十七年来,霹雳培养了一大群死忠戏迷,估计固定会看霹雳布袋戏的族群约有百万人,过去每到周五晚上, 大伙儿等DVD一发行就冲到出租店租回家看,如今死忠戏迷则要改在周五下午冲进便利超商了。




  近几年来,台湾的产官学界把“文化创意产业”喊得震天价响,但不管是歌仔戏、布袋戏、云门舞集还是表演工作坊,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创新”。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说,“许多没没无闻的企业,将因今日的创新,成为明日的产业领袖,”霹雳布袋戏黄家兄弟书读得不多,却有著领先别人的创新脑袋,好学不倦的态度加上洞烛市场先机,他们的经营能力不输企管硕士,两人齐力将传统布袋戏带往过去从来没有人到达过的新境界。
  一九九五年以来,霹雳布袋戏在拍摄手法、戏偶造形、活动方式、影片特效、行销手法等方面,都有“霹雳”的改变。很有国际观的黄强华积极把台湾传统文化推进国际社会,二○○六年二月,霹雳将二○○一年的作品《霹雳英雄榜之争王记》改编为英文版,在美国的卡通电视网(Cartoon Network)上映,可惜却因美国人不了解霹雳的剧情,播完后就没有再继续。
  这次的经验黄强华并不视为挫折,反而更清楚自己进军世界的梦想要透过怎样的方法达成,他说,“要让美国人接受布袋戏,必须先让他们了解什么是布袋戏,也得用他们熟悉的故事拍,”他强调,美国人看不太懂《争王记》的剧情,未来若要再进军美国市场,就要拍“蝙蝠侠”、“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外国人熟悉的布袋戏,或是集数较少的故事,必须有头有尾,像素还真的剧场版,就比较能够打进国际市场,观众接受度较高,而且串戏的丑角人物和喜剧元素,更是不能少。
  新旧并茂,现场电影都夯
  勇于挑战,是黄家子弟血液中的基因,从祖父黄海岱、父亲黄俊雄,直到黄强华、黄文择兄弟于一九九二年成立霹雳。一九九八年,霹雳布袋戏受邀在国家戏剧院演出《狼城疑云》,首创布袋戏登上国家戏剧院的纪录,挑战不NG、不剪接的现场演出;精心设计的狼城舞台、曲折离奇的全新剧本,新旧并茂的表演技法,牵引观众进入布袋戏的典雅世界,当时一票难求,黄文择现场口白更让戏迷们如痴如醉,直呼值回票价。
  二○○○年,霹雳斥资三亿拍摄以傲笑红尘为男主角的电影《圣石传说》,结合传统艺术与3D动画,品质媲美好莱坞电影,再度开创布袋戏新里程,破亿元的票房刷新“国片”纪录,还打败同档期的《玩具总动员2》。隔年《圣》片在大陆上映,二○○二年赴日本上映,同年,霹雳还有另一个创举,就是让布袋戏偶开口说普通语,首部时装布袋戏《火爆球王》推出,本来是要拍棒球的故事,后来拍的是踢足球的故事,不过对看惯了闽南语布袋戏的台湾观众而言,对普通语布袋戏显然接受度没有闽南语高。
  在创新的过程中,黄家兄弟并不是没有遭遇反对的声浪,但他们认为,“一直坚持老旧想法,反而会让文化成为包袱,”要让文化变成加分作用,而非包袱,只要是能让布袋戏加分的事,“霹雳就要大胆去做,”黄强华说。

  十七年来,霹雳培养了一大群死忠戏迷,估计固定会看霹雳布袋戏的族群约有百万人,过去每到周五晚上, 大伙儿等DVD一发行就冲到出租店租回家看,如今死忠戏迷则要改在周五下午冲进便利超商了。


2

点个赞吧~(0)

流のCLV11.传奇

2012-11-02 10:13 发布于

2楼
不懂戏剧...
dsdarksunLV5.白银玩家

2012-11-05 15:15 发布于

3楼
什么时候有普通话版的大霹雳系列呢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