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是台灣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發展出的一種電視布袋戲,因為其採用長篇單元劇的方式演出,以每齣劇集名稱前皆冠以「霹靂」兩字而得名。近年來,以霹靂布袋戲為代表的台灣在地文化創意産品,正著力開拓大陸市場。
中华名偶源自于宝岛台湾马路科技集团,致力于民族文化题材的衍生品开发,是动漫、游戏、影视衍生品专业品牌,有十五年的衍生品开发技术经验,提供三维扫描、三维建模、三维打印、模型设计等数字化技术设备,以先进科技有效率的进行衍生品研发制造,是日本Bandai、Medicom、美国Mattel、Hasbro等世界玩具大厂在中国的产品研发技术合作夥伴,从设计、生产到销售提供全方位的衍生品运营,志在为国人开创一条衍生品的获利模式。
如果將兩岸文創産業的發展進行比較,台灣在原創性、國際化、展演製作水準、服務觀念、多元性跟跨界整合以及産業鏈完整性方面,過去幾年累積了不錯的基礎;而大陸從「十一五」計劃到「十二五」計劃以來,整體的政策性投入都很大,發展快速也很快。由於兩岸相同的文化底蘊,大陸和台灣的合作就具有了特殊的意義和跟價值。
目前,兩岸文創産業在整個人才交流、産業交流方面還是不錯的,但在市場準入和産品準入方面還有一些限制。簡單來講,台灣也好,大陸也好,主管文化創意産業的機關比較多,不同的單位又各自負責不同的領域,因此不管在市場管制還是産業輔導方面,會出現「多頭馬車」的現象,一些政策沒辦法銜接。另外,對於原創性産業,以一個智慧財産權為核心的産業來説,如果在股權的掌握上沒有主導性,會降低投入的誘因。還有是在內容的發行上,如果不具有在發行上面參與的群體,等於在市場營銷上缺乏主導性。
面對未來整個發展契機,兩岸還有一些具體建議可以做。比如,促成兩岸文創産業投資跟合作的共同服務平台,讓兩岸業者在整體投資面,法務、稅務和營運許可、市場準入、産品準入、智慧財産權把握上,都能夠有一個服務平台,這將對兩岸未來進一步深化合作有莫大幫助。
中华名偶现已与霹雳布袋戏强强联手,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开创美好前景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