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集结】DC 蝙蝠侠——Batman

4703 14
admin楼主LV11.传奇

2009-07-01 10:50 发布于 未知

1楼
蝙蝠侠(Batman),是在1939年5月美国《侦探漫画》第27期中诞生的一个虚拟人物,由包柏·肯恩(Bob Kane)与比尔·芬捷(Bill Finger)共同创造(但是只有肯恩获得官方著名为作者),是个伸张正义打击犯罪的超级英雄。虽然一开始蝙蝠侠只是数个同时被创造出来的虚拟角色之一,但后来他成了其他连载漫画中超级英雄的领袖人物。蝙蝠侠的真实身分是布鲁斯·韦恩(Bruce Wayne),是一位富有的企业家、花花公子、与慈善家;布鲁斯在儿时亲眼目睹了父母被谋杀,让他立志锻炼肉体与心智,并穿上以蝙蝠为灵感来源的服装打击犯罪。蝙蝠侠跟超人是侦探漫画中最广为人知也最受欢迎的两个角色,并被多次拍成电影。
蝙蝠侠在一推出就是一个极为受欢迎的角色,后来并有属于自己的同名漫画系列,《蝙蝠侠》(Batman)。随着时间的演进,对蝙蝠侠这个角色的各种不同诠释也纷纷出现。1960年代后期的蝙蝠侠电视系列剧采用了夸张滑稽的美学处理方式,结果在电视系列剧结束后的数十年间仍让蝙蝠侠脱离不了电视系列剧中的形象。1986年法兰克·米勒(Frank Miller)的短篇漫画集《蝙蝠侠:黑骑士归来》(Batman: The Dark Knight Return)与1989年提姆·波顿(Tim Burton)的蝙蝠侠电影的成功,让蝙蝠侠回到了他原本诲暗的基调。蝙蝠侠是一个文化符号,曾被改编呈现于数种媒体中,包括广播、电视、电影;更出现在各式各样的商品上行销于全世界。

出版历史
1938年初,由于动作漫画中超人的成功,让全国出版社(National Publication,DC漫画前身)的漫画部编辑开使寻求更多的超人英雄出版品。包柏肯恩为回应此一需求而创造出了蝙蝠侠。合作伙伴比尔芬捷回忆肯恩:
“ ...有一个人物的构想名为“蝙蝠侠”,他想要我看看他的设计图。我到了肯恩家中,他画了一个外型非常类似超人的人物,我记得是穿着有点...类似红色的紧身装,还有靴子……没有手套,没有护腕……戴着一个小型眼罩,藉著绳索摆荡。他有两个突出的硬式翅膀,看起来像是蝙蝠的翅膀。在人物的下方则是一个大标志……蝙蝠侠。 ”
14

点个赞吧~(0)

admin楼主LV11.传奇

2009-07-01 10:52 发布于

2楼
芬捷提供的建议包括了赋予蝙蝠侠全罩式的头套以取代眼罩,用披风取代翅膀,加上手套,并除去原本服装上红色的部份。芬捷声称自己设计出布鲁斯韦恩这个名字作为蝙蝠侠的秘密身分:“布鲁斯韦恩的名字来自于苏格兰爱国者罗柏特布鲁斯(Robert Bruce)。韦恩是个花花公子,来自贵族世家;因此我想找一个有殖民时代气息的名字。我试了亚当,汉考克...最后我想到了疯狂的安东尼韦恩(Mad Anthony Wayne)。”蝙蝠侠的个性,人物历史,视觉设计,以及装备,许多灵感都来自于1930年代的大众文化,包括了电影,大众杂志,连环漫画,新闻头条,甚至是肯恩本身。肯恩特别提过蒙面侠苏洛(The Mark of Zorro, 1920)与The Bat Whispers(1930)两部电影对他创造与蝙蝠侠相关图象符号时的影响;而芬捷将蝙蝠侠描绘为侦探与科学家的灵感则源于其他的文学角色如野蛮博士(Doc Savage),魅影侠(The Shadow),与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

肯恩协议放弃了蝙蝠侠的拥有权,获得了补偿金以及在每本蝙蝠侠漫画上强制署名的权力。此一署名一开始并未声明“蝙蝠侠由包柏肯恩创造”;而只是单纯的在每个故事的首页写上他的名字。肯恩的名字在1960中期消失于漫画上,取而代之的是每个故事的真正编剧与画家名字。在1970年末,当捷瑞席格(Jerry Siegel)与乔修斯特(Joe Shuster)在超人漫画上开始获得超人由两人“创造”的头衔,再加上莫顿马斯顿(Moulton Marston)也开始获得创造出神奇女侠(Wonder Woman)的注名后,蝙蝠侠漫画上才开始标明“由包柏肯恩创造”与其他的头衔。

反观芬捷则未获得相同程度的认可。虽然他自1940年代以来便获得在DC其他作品中创作的头衔,一直到1960年代他才开始获得在蝙蝠侠漫画中少数的编剧头衔;举例来说,在蝙蝠侠169期(1965年二月)的读者来函区中,编辑茱历亚书华兹(Julius Schwartz)指明芬捷为蝙蝠侠常见的敌手谜语人(Riddler)的创造者。然而,芬捷的合约只提供他编剧的酬劳并没有署名权。如同修斯特,席格以及其他漫画的黄金时代前后期作者一样,芬捷对于全国出版社极为不满,认为出版社拒绝给予他的创作适当的酬劳与头衔。芬捷过世于1974年,DC在此时仍未正式的承认芬捷为蝙蝠侠的创造者之一。但是肯恩本人在后来则十分乐于认定芬捷的供献,但也同时强调自己在创造蝙蝠侠时的地位。


早期(1939-1949)

蝙蝠侠首次出限于《侦探漫画》27期。封面由包柏肯恩绘制。第一个蝙蝠侠故事发表于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27集(1939年五月)。芬捷表示“蝙蝠侠最初的编剧方向是打击犯罪的硬汉小说风格。”这可以由蝙蝠侠在伤害或杀死罪犯时的毫不留情以及不在意使用枪支等处看出端倪。蝙蝠侠漫画一推出便极为轰动,侦探漫画的销售量急速攀升,因此在1940年蝙蝠侠开始有专属于自己的同名漫画。在当时全国出版社是业界中销售量最佳也是最有影响力的公司;蝙蝠侠与全国出版社旗下其他的超级英雄如超人是奠定该公司成功的基石。超人与蝙蝠侠两个角色一起合作于1940年开始出版的World's Best Comic,该系列漫画后来改名为World's Finest Comic;在这段时期的作者包括了捷瑞罗宾森(Jerry Robinson)与迪克史邦(Dick Sprang)。

随着最初几个蝙蝠侠漫画的推出,许多新的元素开始逐渐出现,而肯恩对蝙蝠侠的描绘也慢慢的演变。肯恩提到在六期漫画中,他将人物的下巴逐步加长,并且将蝙蝠装的耳朵也拉长;“差不多一年过后他就差不多成形了,我成熟的蝙蝠侠。”肯恩说。蝙蝠侠著名的配件腰带(Utility Belt)出现于侦探漫画29期(1939年七月),接着在31期(1939年九月)中介绍了蝙蝠回旋标(Batrang)与第一部蝙蝠造型的车辆,而蝙蝠侠的由来则是在第33期(1939年十一月)中被揭露。蝙蝠侠早期铁血硬汉的描绘在1940年侦探漫画38期中因蝙蝠侠的小男孩助手罗宾的出现而开始软化。罗宾是因为芬捷的建议而设计出来的,他认为蝙蝠侠需要一个类似福尔摩斯小说中华森(Watson)的角色让他可以对谈。虽然肯恩比较喜爱独行的蝙蝠侠,但是罗宾的出现让漫画销售量几乎成长了两倍,连带的引领了漫画人物“少年助手”的风潮。蝙蝠侠第一期值得注意的不只是介绍了两个蝙蝠侠最挥之不去的反派对手小丑(Joker)与猫女(Catwoman),另一个重点是蝙蝠侠开枪杀死了一个怪物巨人。此一故事让编辑惠特尼爱斯伍(Witney Ellsworth)发布了编辑命令禁止蝙蝠侠再杀人或使用枪支。到了1942年,蝙蝠侠漫画的编剧与画家已经建构完成大部分的蝙蝠侠设定。二次世界大战后,DC漫画公司“采用战后的编辑走向,减少社会评论而改求轻松的少年幻想故事。”此一编辑导向对于战后时期的蝙蝠侠漫画影响极为明显;1940年代初期漫画中描写的“严峻且危险的世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蝙蝠侠被塑造成一位值得敬慕的公民与父执辈人物,身处在“明亮且多采多姿的环境”中。
admin楼主LV11.传奇

2009-07-01 10:52 发布于

3楼
五零年代与六零年代初期(1950-1963)
蝙蝠侠是在1950年代当漫画销售量低落时仍持续维持出版的少数几个超人英雄。在超人76期(1952年六月)名为“世上最强组合”(The Mightiest Team in the World)的故事中,蝙蝠侠首次与超人搭档合作,两人并互相发现对方的真实身分。鉴于此故事的受欢迎程度,World's Finest Comics因此重新翻版开始连载两位英雄人物合作的故事,取代原本该系列漫画中蝙蝠侠与超人分别当主角的故事形式。两位人物的搭档组合是“在漫画产业萧条时期中少见的财务成功”。两人合作的连载故事一直持续至1986该系列漫画休刊为止。

1954年精神科医生雷德里克·威尔塔姆(Fredric Wertham)出版了一本名为《诱惑纯真》(Seduction of the Innocent)的书籍,连带造成大众对漫画产业的严厉审视,而蝙蝠侠漫画正是其中之一。沃森书中的论点是孩童会模仿漫画书中的犯罪行为,而这些漫画书会腐化青少年的道德观。沃森批评蝙蝠侠漫画中存有同性恋的暗示,并认为蝙蝠侠与罗宾被描绘为爱人的关系。沃森的评论在1950年代造成了大众的回响,最后导致漫画审议局(Comics Code Authority)的成立。战后“较开朗”的蝙蝠侠基调在漫画审议法生效后变得更加明显。部份学者认为如蝙蝠女侠(Batwoman)与蝙蝠女孩(Batgirl)等人物的出现有部份原因是为了反驳蝙蝠侠与罗宾是同性恋者的指控,故事变得更加夸张滑稽,风格亦更趋轻松。

1950年后期,蝙蝠侠的故事开始转变为科幻取向,这是为了仿效因改走科幻路线而成功的其他DC漫画人物。如蝙蝠女侠,蝙蝠犬艾斯(Ace the Bat-Hound)以及小蝙蝠侠(Bat-Mite)等新人物陆续出现,而蝙蝠侠的冒险常与诡异的变形奇遇与奇妙的外星生物有关。1960年蝙蝠侠首次于The Brave and the Bold漫画28期(1960年二月)中成为美国正义联盟(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的成员,并数次在同年的正义联盟漫画中出现。


蝙蝠侠的“新面貌”与夸张滑稽风格的影响(1964-1985)
到了1964年,蝙蝠侠漫画的销售量已经剧烈的下滑;包柏肯恩指出“DC漫画公司原本计划将蝙蝠侠漫画全面休刊”。茱历亚书华兹被指派为蝙蝠侠漫画的编辑并主导全面性的重整。由1964年侦探漫画327期(1964年五月)开始,漫画封面标示了“新面貌”,书华兹进行为将蝙蝠侠变得符合当代潮流的新改动,并将故事回归于原本的侦探故事走向,包括重新设计蝙蝠侠的装备,蝙蝠车(Batmobile),以及蝙蝠侠的服装(蝙蝠侠标志下的黄色椭圆形首次出现),书华兹采用画家卡麦英凡提诺(Carmine Infantino)进行此次重整更新的工程。太空生物与1950年代中如蝙蝠女侠、蝙蝠犬、小蝙蝠侠等的角色不再出现;甚至连蝙蝠侠过去的管家艾尔福都被去除而由哈莉姑妈(Aunt harriet)来取代。


《蝙蝠侠》227期(1970年十二月)。这是蝙蝠侠回归到歌德式灰暗风格的例子,本期封面仿效的是1939年《侦探漫画》31期的封面。底稿由尼尔亚当斯(Neal Adams)绘制。1966年开始首播的蝙蝠侠电视系列剧对蝙蝠侠这个人物本身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该电视系列剧的成功连带提升了漫画出版业的销售量,蝙蝠侠漫画的发行量在当时逼近900,000份。电视系列剧中像蝙蝠女(Batgirl)的角色与电视系列剧中夸张滑稽的风格被带入了漫画之中;电视系列剧也带回了艾尔福。虽然电视系列剧与漫画均成功了一段时间,但滑稽夸张的风格难以经得起考验,该电视系列剧在1968年仍难逃被取消的命运。蝙蝠侠漫画也连带的再次失去人气。茱历亚书华兹指出“当电视系列剧成功时,我被要求漫画也必须走夸张滑稽的风格;当电视剧不再受欢迎时,漫画也理所当然的难逃同样的命运”。

自1969年起,编剧丹尼斯欧尼尔(Dennis O'Neil)与画家尼尔亚当斯(Neal Adams)努力的将蝙蝠侠与1960年代电视剧中夸张滑稽风格的诠释作明显的切割,让蝙蝠侠重回他原本“深夜中无情复仇者”的根源。欧尼尔表示他的理念就是“单纯的将一切回归起点。我去到DC漫画公司的图书馆读了一些早期的故事;我试着抓住肯恩与芬捷想要塑造的风格。”欧尼尔与亚当斯首次的合作是侦探漫画395期(1970年)名为“The Secret of Waiting Graves”的故事。欧尼尔,亚当斯,书华兹与完稿画家迪克乔丹诺(Dick Giordano)真正的合作其实不多,而是上述几位与其他数位1970年代中的漫画工作者交错合作;尽管如此,这几位作者的作品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乔丹诺说“我们回归到较冷酷,较黑暗的蝙蝠侠,我认为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漫画受欢迎的原因……即使直到今天我们仍继续采用尼尔笔下有着飘逸长披风与修长尖耳的蝙蝠侠。”尽管欧尼尔与亚当斯的作品受到漫画迷的欢迎,如此的好评却无法挽救持续下跌的销售量;蝙蝠侠漫画由1970年到1980年不停的下滑,到1985年跌至史上最低点。


黑暗骑士归来与现代的蝙蝠侠(1986-现代)

《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Batman: The Dark Knight Returns)第一期的封面,本系列漫画在1980年代重新定义了蝙蝠侠这个人物。底稿由法兰克米勒(Frank Miller)绘制。法兰克米勒(Frank Miller)1986年的短篇连载漫画《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Batman: The Dark Knight Returns)重振了蝙蝠侠的活力。故事讲述在可能发生的未来里,已年入50的蝙蝠侠复出再披战袍的故事。《黑暗骑士归来》是一次商业上的成功并从此成为漫画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此系列故事造成了蝙蝠侠人气的重大回升。同年中丹尼斯欧尼尔接任蝙蝠侠漫画的编辑一职,他负责设计了在《无限地球危机》(Crisis on Infinite Earths)这个造成当时DC漫画世界设定大改动的短篇系列漫画后蝙蝠侠的基本描绘蓝本。欧尼尔以自己是受雇重整蝙蝠侠这个角色为前提来担任编辑一职的,因此试图为蝙蝠侠各漫画注入前所未见的新风格。此一新方向的成果之一是在蝙蝠侠404到407期连载的“第一年(Year One)”故事线,在此故事中法兰克米勒与画家大卫马索伽利(David Mazzucchelli)合作为蝙蝠侠这个人物的起源作重新的设定。艾伦摩尔(Allan Moore)与布莱恩柏兰(Brian Bolland)搭档的《蝙蝠侠:死亡玩笑》(Batman: The Killing Joke)承续了这样的黑暗风格,在此故事中小丑为了逼疯高登局长,将他的女儿芭芭拉高登(Babara Gordon)双脚弄残,绑架了高登本人,并折磨他的精神与肉体。这些故事与其他同类型的作品主题晦暗且风格成熟,帮助提升漫画书的形象让漫画不再仅是儿童的娱乐。

1988年DC漫画公司设立了付费电话让读者投票决定第二代罗宾捷森陶德(Jason Todd)的生死,让蝙蝠侠漫画吸引了广泛的注意。读者投票的结果以28票的些微差距赞成捷森死亡。次年因1989年上映的“蝙蝠侠”电影让蝙蝠侠更受瞩目;除了该片电影数百万美元的获利与周边商品的营收外,近五十年来第一部全新以蝙蝠侠为主角的漫画系列《黑暗骑士传奇》(Legend of Dark Knight)创刊号亦卖出近一百万册。1993年的“骑士殒落(Knight fall)”故事中介绍了一位新的反派人物班恩(Bane),将蝙蝠侠重伤成瘫痪;名为死亡天使(Azrael)的尚保罗范雷(Jean Paul Valley)在布鲁斯韦恩复建的期间受托穿上蝙蝠装代替成为新的蝙蝠侠。编剧道格莫许(Doug Moench)与艾伦葛兰特(Alan Grant)在“骑士殒落”时期合作,并在1990年代一同贡献了许多蝙蝠侠的跨界(crossover)作品。1998年的“巨变”(Cataclysm)故事线是1999年“无人地带”(No Man's Land)故事线的开场,“无人地带”是一个长达一年横跨所有蝙蝠侠相关漫画期刊的故事线,讲述受地震袭击后的高谭市的故事。在“无人地带”故事结束后,欧尼尔卸下主编一职由包柏谢瑞克继任。2003年,编剧捷夫洛柏(Jeph Loeb)与画家吉姆李(Jim Lee)合作为期12期的“静默”(Hush)故事线;这是吉姆李近十年来首度的漫画连载作品,此故事成为自蝙蝠侠第500期(1993年)后首次登上钻石漫画发行公司(Diamond Comic Distributors)销售冠军的蝙蝠侠漫画。吉姆李随后与法兰克米勒合作推出“蝙蝠侠与罗宾”(All-Star Batman and Robin),创刊号成为2005年的漫画销售冠军,且打破2003年以来漫画业中的最高销售量。蝙蝠侠在DC漫画2005年的跨界大事件“身分危机”(Identity Crisis)与2006年的“无限危机”(Infinite Crisis)中都担任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自2006年以后,《蝙蝠侠》与《侦探漫画》的常任作家分别为格兰特莫瑞森(Grant Morrison)与保罗丁尼(Paul Dini)。


蝙蝠侠之“死”
在2008年出版的蝙蝠侠第681期(愿蝙蝠侠安息),蝙蝠侠因坠机而失踪六个月以上。

具体情节: 黑手套起初自称是蝙蝠侠的父亲托马斯·韦恩,接连摧毁了韦恩庄园、袭击了蝙蝠侠并摧毁了蝙蝠洞。受了伤的蝙蝠侠试图跳上直升机里。就在两人打斗期间,失去控制的直升机坠毁砸在了地面上,两人坠地后去向不明,被很多人认为已死亡。然而,作者莫瑞森表示蝙蝠侠的最终命运将在《最终危机》故事中被透露,并且其中出现的蝙蝠侠确实是布鲁斯·韦恩本人[1]。鉴于此故事的时间设定靠后,这意味着韦恩确实从坠机事件中存活了下来。作者莫瑞森称:“我所为蝙蝠侠安排的结局,是比死亡更可怕的宿命。”

根据计划,蝙蝠侠将以其他人代替,可能继任者包括夜翼、现任罗宾、复活后的Jason Todd等人。


来历
一个晚上,高谭市(Gotham City)最富有的家庭——汤玛斯韦恩大夫(Dr.Thomas Wayne)、太太玛莎(Martha)和儿子布鲁斯(Bruce)一起看电影《佐罗》。归家途经一条小巷时一家人遭到抢劫,韦恩夫妇在布鲁斯的面前被枪杀。那条巷子从此得名“犯罪巷”(Crime Alley)。

父母去世十年之后,布鲁斯开始游历世界,先后在欧洲、东方接受教育并进行武术、刑侦等各种技术训练,为将来的行动做准备。


蝙蝠侠主要人物角色
布鲁斯韦恩/蝙蝠侠:因为父母被枪杀在心理上产生恐惧,因此把恐惧转换成打击犯罪的动力,从而帮助犯罪之都高谭市灭罪。
艾尔福(Alfred Pennyworth,又译阿福):韦恩的管家,善良有亲和力,布鲁斯以蝙蝠侠的身分行动时,阿福有时会在蝙蝠洞进行支援。
高登局长(James("Jim")Gordon,又译戈登局长):高谭市的警察局长,协助蝙蝠侠,支持他的一切行动。
罗宾(Robin):和蝙蝠侠一样对付罪恶,是市中血气方刚的热心青年,常和蝙蝠侠一起行动。
蝙蝠女(batgirl):高登局长的女儿,真身是一位武术天才兼高材生,经常和蝙蝠侠等人行动。在电影《蝙蝠侠与罗宾》被改编成艾尔福的亲戚,无意间进入艾尔福管理蝙蝠侠和罗宾装备与武器的房间,进而化身蝙蝠女与蝙蝠侠和罗宾并肩作战。
夜鹰(nightwing):第一代罗宾在脱离蝙蝠侠后改用的名字,衣着由原来的红、黄色改为黑、蓝色。
新蝙蝠侠:一个可说是蝙蝠侠的平行世界角色。在未来,年纪老迈的布鲁斯韦恩已不能继续蝙蝠侠的工作,一名青年在无意间发现布鲁斯韦恩就是蝙蝠侠,结果该名青年就继任成新一代蝙蝠侠。新蝙蝠侠穿着一件高科技战衣,可以飞行、拥有超级力量以及各种装备,比以前蝙蝠侠的普通人形象相比更加像一个超级英雄。

蝙蝠侠主要敌人
小丑(the Joker)
企鹅(the Penguin)
猫女(Catwoman)
双面人(Two-Face)
谜天大圣(Riddler)
毒藤女(Poison Ivy)
急冻人(Mr. Freeze)
雷斯阿古(Ra's al Ghul)
稻草人(Scarecrow)
鳄人(Killer Croc)
班恩 (bane)

蝙蝠侠电影
蝙蝠侠是根据蝙蝠侠漫画拍摄的系列电影。

1943年,“蝙蝠侠”
1949年,“蝙蝠侠与罗宾”
1966年,“蝙蝠侠”,根据电视剧情节改编
1989年,“蝙蝠侠 (Batman)”,提姆·波顿导演,演员:米高·基顿、金·贝辛格、杰克·尼克逊
1992年,“蝙蝠侠2 (Batman Returns)”,提姆·波顿导演,演员:米高·基顿、蜜雪儿·菲佛
1995年,“蝙蝠侠3 (Batman Forever)”,乔·舒马克导演,演员:方·基墨、克里斯·欧唐纳、妮可·基嫚、金·凯瑞、汤米·李·琼斯
1997年,“蝙蝠侠4 (Batman & Robin )”,乔·舒马克导演,演员:乔治·克隆尼、克里斯·欧唐纳、乌玛·舒嫚、阿诺·施瓦辛格
2005年,“蝙蝠侠诞生 (Batman Begins)”,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克里斯汀·贝尔、米高·肯恩、盖瑞·欧德曼、摩根·费里曼、凯蒂·荷姆斯、连恩·尼逊、渡边谦
2008年,“黑暗骑士 (The Dark Knight)”,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克里斯汀·贝尔、米高·肯恩、希斯·莱杰、盖瑞·欧德曼、摩根·费里曼、玛姬·葛伦霍、亚伦·艾克哈特 (蝙蝠侠于电影首次冲出高谭市,电影部份于香港的中环及上环取景拍摄,本片于2008年7月17日上映。台湾在片名上并未加入蝙蝠侠为片名的主标题,而是直接定名为黑暗骑士。)
bluegirl772LV11.传奇

2009-07-01 10:57 发布于

4楼
话说加两张图就更完美了
admin楼主LV11.传奇

2009-07-01 11:05 发布于

5楼
有张图片死活插不进去了 真是邪门 唉……
Ivan_ChanLV8.钻石玩家

2009-07-01 12:12 发布于

6楼
蝙蝠侠我喜欢~~~~~~哈哈~
czlLV6.黄金玩家

2009-07-01 12:20 发布于

7楼
支持蝙蝠侠..更支持小丑
】【袭】【LV8.钻石玩家

2009-07-01 12:30 发布于

8楼
补充下 2005年 《蝙蝠侠诞生》《蝙蝠侠——侠影之谜》~~~~~~
喜欢·蝙蝠侠~~~~~~
泪のムコウにLV9.大佬

2009-07-01 16:59 发布于

9楼
wwzeroLV5.白银玩家

2009-07-01 21:53 发布于

10楼
黑暗英雄近年来很吃香
堕落金刚LV4.高级玩家

2009-07-01 23:24 发布于

11楼
LIKE ME
YOU LITTLE RAT...HAHAHAHA~~~~~~~
tiantianccLV2.初级玩家

2009-07-31 19:22 发布于

12楼
首次出现于1939年5月杂志《DETECTIVE COMICS》第27期
介绍:原名布鲁斯威恩,出身于高森城,小时候和父母看舞台剧佐罗,散场后父母被歹徒所杀,因而变成孤儿,幸好家庭富裕,由管家抚养长大,因小时曾失足跌入蝙蝠洞,更加上受佐罗的影响,于是决定用蝙蝠侠的身份对抗罪恶。

  超能力:无。在所有著名的漫画英雄中,蝙蝠侠是惟一一个毫无超能力、就肉体而言纯属凡人的角色。他依靠的是自己巨大的财富、聪明的头脑和“蝙蝠车”、“蝙蝠衣”、“蝙蝠镖”以及各种高科技手段,他有着惊人的搜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还拥有出色的体能和技击能力。

  评价:和超人地位并驾齐驱的另一位英雄。只是他总是出没在暗夜之中,用自己的方式和手段打击罪恶。超人是阳光之子,他则是暗夜骑士。蝙蝠侠属于英雄里面比较孤单的一个,也许来自于童年时候的阴影永远无法在他内心抹去,因此我们看到了蝙蝠侠与众多JLA超级英雄曾经的不和。其实正因如此蝙蝠侠才更加像一个真正的人。蝙蝠侠系列电影至今为止比较为人熟知的也有五部之多了。
我是天线宝宝LV7.铂金玩家

2009-07-31 20:15 发布于

13楼
衰.。LV5.白银玩家

2009-07-31 23:02 发布于

14楼
shaoshijun229LV3.中级玩家

2010-09-25 00:34 发布于

15楼
诺兰手下的蝙蝠侠就是我的最爱了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