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2019,你好2020
▼运输盒




▼毕竟是成品,没有拼装的那些流道,盒子会小很多

▼内含主体和配件包两小盒



▼这张图是后期补拍的,全新开封的话主体还会有塑料膜保护关节处防止刮蹭

▼设计了一整个吸塑套前后夹住头部和天线

▼另外一箱是三层的配件



▼另外还有一小盒小人和4条胶包线

▼套件有2本册子(A4尺寸),一本是设定画集,一本是把玩说明书

▼画集用了比较厚的纸质,不过不是原浆黑纸,整本画集都是黑色背景设计,但纸材中间的白底显得有点廉价

▼设定集画集

▼有磨砂封套

▼内页

▼下面的本子图片都是实拍,没有扫描来的清晰,见谅

▼个人还是觉得纸质有点廉价,显得这本厚厚但没几页的设定集没有该有的豪华感


▼一些开发的过程草图







▼画集没太多信息量,可能就最后这一页有点意思

▼封底

▼下面是说明书,平常的MB说明书那样















▼主体








▼官方没具体说是1/60比例,不过显然是1/60。由于设定是22米,比一般的18米机体要大

▼主体重1.9KG,4斤重,拿上手分量是非常地足

▼由于尺寸大,细节和造型更好做。轮廓、折面,刻线比小比利的模型更加地清晰和细致

▼这个牛头个人认为已经非常得正了



▼得益于大比例,镂空、凸起、细刻线、小渗线等等细节都能清晰地做出来,即使是MB,也没办法做得这么细致

▼套件不少下图这样的彩色小渗线,凸起的一小段小细节


▼头部的监视器和眼睛均能发光,不过可动只有下面这样的一小段水平转动,其他角度试了一下,是能强行扭,但不像是可动。因为担心强扭会把线路弄断,就不折腾了,毕竟套件该上胶水的都上了,拆不了也不敢拆,坏了也没售后

▼跟头部一样,全身密密麻麻地布满刻线、移印,但由于体积大,真正地做到远看不维和,近看细节很精彩的效果。如果换成MB做这么大的信息量,反而会变成一堆堆的牛皮癣






▼散热孔的叶片是可以闭合的




▼显然这么贵的终极模型,还是少不了祖传水口,其他地方也有分模线和组合缝





▼套件还有一个右侧的浮游炮卡扣替换,用于实现双浮游炮挂载模型

▼黑色、银色分了若干种分色






▼腰部侧面有裂甲造型,不过不能可动


▼腰部可动就只有水平旋转这一点

▼内外驾驶舱盖均可打开

▼电池设计在两侧的腋下,左侧是开关和安装胸口的电池,右侧安装眼睛和驾驶舱的电池。出厂就预装好了所有电池,买回来后打开开关就可以发光了。玩过几天后右侧的眼睛&驾驶舱电池没电了,不过电池是AG3型号,比较好买易更换

▼发光亮度挺高,正常光线下也能看得出发光效果

▼有点可惜的是眼睛和监视器透明件没做细节刻画,有点单调




▼驾驶舱的灯光是默认呼吸灯效果,由暗逐渐变亮,然后熄灭掉再逐渐亮起来。其实国产的厂家可以做到无线遥控,更有各式各样的发光模式和颜色,显然,要求日本厂家在灯的设计上下功夫是一种奢求,众所周知bandai的灯是真的贵,有配灯就不错了




▼因为要开灯换电池,所以手臂能够拆下来,身体其他地方拆不了也不敢拆。并且拆下后能看到肩关节用了一整段合金,也是少数能明显看到的合金材质,其他合金更多是隐藏在塑料外甲下看不到







▼手臂关节有联动机动,前段的外甲能像MG MK2的手臂那样往前伸,减少对关节的干涉增强可动

▼不过即使有联动机构,手臂关节却实打实地只有90°的可动

▼整段手臂平抬只有这么多。换句话说,解体匠机这系列,更多地把造型和解体放在首要,保证外观整体性,可动基本能够摆站姿就行了

▼关节护盖也有一番设计,多层的分体结构


▼左手的剑柄收纳展开机构


▼右手没收纳,不过设计了解体模型的展开机构

▼手腕双关节,碍于造型可动范围不大

▼之前展会展示过分件,下面是手掌的,分件着实不少,对于流水线加工有不少压力

▼但尽管分件多,但也不至于把三节的手指设计成两节吧,要省也不是这么省的吧

▼手指造型是挺好,拇指可动也挺有意思,但这两节的手指,怎么看怎么难受

▼尤其是摆握拳pose,握着好怪异,而且指根有限位结构,手指不能握成实心,最紧只能这样,真的不懂设计师

▼而且指根的限位器把手指限位成一高一低,不是一般模型那种全部平直,类似人类手指的有一定弧度。可以看出设计师对手掌造型是有所考虑的,但正面看是真的别扭

▼组合缝就习惯就好









▼型号RX93做成刻线刻上去的。这里特别一提的是,有时候我们可能不太关注移印印的是什么内容,但我拍这里的时候,特意留意到红色喷口盖板上面的移印是写着:warning hot air,设计师是真的有具体考虑过的呀(再细看的话,银色那块上面有刮痕,再细看白色零件有磨损,批量生产的东西真的没办法做到完美极致啊)

▼群甲可动幅度不大

▼胯关节有褐色的软胶材质装饰,把腿根和身体连在一起

▼前后都有

▼强行拆开一块前群甲展示下内构


▼群甲内侧的细节刻画



▼腿


▼非解体展开状态下,大腿侧就是裂开一条缝的,能露出里面的精神力框架。解体状态下能露出得更多




▼腿部的可动就这么多

▼膝盖的液压杆是可动的,但金灿灿的液压管,有点low


▼我第一次拉动液压杆就刮漆了,还好日后基本都是站尸


▼这里的移印有所考究,X那段字母是夹在两片零件之间的,移印时不是印在零件表面,而是连零件内侧也印了(再细看黑色零件又有磨损的痕迹)



▼膝关节护盖跟手臂一样多层设计

▼动力管的组合缝












▼脚踝可动狠一般,基本能满足站尸。不过只能水平转动一点和侧弯一点,脚掌前后扭不动,强扭会啪的很大声,像断了一样

▼脚踝可动基本就是能贴合地面站着的水平,不能再多了

▼脚掌做了很多细节,虽然这辈子都看不到脚掌几次,但还是很认真地做出来

▼而且根据分件图,这些红色的都是分件

▼黄色爪子还原

▼与卡牛对比


▼把卡牛放大到匠牛等高,对比下身材比例,显然卡牛短腰长腿,匠牛比例更匀称一点



▼头部对比



▼褐色的软管细节

▼弹夹和后面那块可以拔下来,枪柄也可以拔,不过说明书说容易断,我就不拔了,而且枪柄拔下来这个结构意义不明

▼就是这样拔下来

▼顺带一提,武器的握柄都是跟ka牛一样的双卡榫设计,手掌那里也可以拔出来一块卡榫


▼盾牌内侧的细节真的非常多


▼这些细节真的好看(除了绿色那四块画蛇添足)


▼连接件有拉伸结构,可以提升摆动幅度

▼盾牌的连接结构还是原设定一样,只能卡在手臂背面,即使往前弯幅度不大,如果能增加一个卡在手臂侧面的结构就好,那样摆pose会好看





▼炮口内侧有分件细节







▼炮的最后那个散热口(蓝灰色那段),是整块金属

▼弹夹可以拆下来,而炮身的内侧甚至做了分件细节,连这些平时没什么人注意的地方都做了设计


▼炮可以折叠,折叠后的断口也有细节

▼受可动设计,pose很一般,我也懒得摆了,绝大多数玩家最后都会把它放进维修架里展示,pose什么的随意吧。
如前面说的,盾牌是卡在手臂背后的,如果想像普通高达那样把盾牌面向前面,只能转动整段手臂,那样就不自然了,毕竟盾牌是用来挡子弹的,不是挂在手后面的






▼两段小光束特效



▼收纳架链接主体的连接件,整一段是合金,而且抛光了

▼支架可以上下调节,有卡扣固定高度

▼地台两侧的盖板可拆卸,拆开后是两个武器架的插口,附近做了细节



▼维修架的人行道,地面有防滑纹理细节,两端可以90°转动


▼支架的吊臂所有的关节都是可动的



▼这根吊钩的重心不在中垂线上,所以斜着的



▼围栏是在整块透明件上涂装栏杆和移印图案,如果做成镂空的栏杆,会很容易断

▼走道是“门”字的结构,由于不可抗的地心引力,大的那一块容易下垂变形

▼底座上的铭牌,表面有塑料膜保护,我就不撕了

▼可加装两个探照灯

▼电池需要自行购买,各2节7号电池

▼探照灯的照射范围非常有限,想要照亮整只模型,可能需要更大的口径和光照角度。玩过几款有类似探照灯的模型,都是这样的问题,形式大于功能,开不开也没什么区别


▼详细的主体+维修架照片放在最后的展开模式那里,这里就不重复拍了

▼尺寸仅供参考,加上浮游炮的话会更大


▼枪盾炮挂载于底座两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