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1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东风公司开发的1.5吨级高机动性越野汽车(东风“猛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中国汽车行业22年来获得的唯一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车性能超越美军悍马越野车,在军方提出的15项硬技术指标里,“猛士”在其中的12项占优。
“猛士”能适应极端环境
美国军车“悍马”在海湾战争中一战成名,开创了信息时代战术车辆的第三代模式。我军需要“悍马”一样的战术车辆来提高野战机动战术突击能力和地面快速通过能力。2002年,部队提出了全面开发超越悍马A2的第三代战术车辆。东风公司接过研发标书,打响了“猛士”的研制攻坚战。
军车与民用车最大的不同,就是要适应极端高低温、高海拔环境,沙漠、沼泽、水流、冰雪路和险峻地形,要防护轮胎击穿还能行驶。

2007年已装备部队
2006年,“猛士”通过部队的设计定型审查。军队提出的15项主要考核指标,“猛士”在油耗及续航能力、承载能力、动力性、环境适应性、安全性、平顺性、防雨密封性、维修性、承载系关键零部件的耐久性、车型的多样化等12项关键指标上超过了美军高机动性战术车辆悍马A2,另三项与之相当。
据东风有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猛士”开始装备部队。截至目前,东风公司已经交付给部队、公安、武警近千辆,2009年,该公司计划还要交付850辆。

100%自主知识产权
“猛士”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具有100%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几乎100%国产。
据统计,东风“猛士”的研发历经四个批次的改进设计、试制、试验,共试制了样车数十台,整车试验总里程103万公里。东风公司在冷却、制动、驻坡、底盘密封、车轮充放气、防弹、轻量化技术等方面,用75项技术专利、19项新工艺新材料实现了“猛士”性能的超越和技术的创新。

不亚于歼-10的杰出产品
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等媒体介绍,最近,中国自行研制的东风“猛士”高机动越野车顺利通过定型审查,已开始批量生产并装备。
这款由东风汽车公司研制的高机动车研制历时5年的,全体研制人员进行了近15万小时的设计,累计120万千米道路强化试验,全面满足了解放军的要求,在承载能力、动力性、生存性、安全性等10项关键指标方面超过美军著名的悍马车型。
“猛士”的学名为东风EQ2050军用越野车。由于车体适中,解放军现役或未来服役的各种轻重武器都能安装在这种军车上,彻底满足解放军陆军“以军车代民车”的发展需求。从外观上看,这款完全用中国技术制造的越野车有专门的装甲防护平台,虽然重量增加不少,但车辆行驶性能保持不变。车门和蒙皮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减少了红外辐射。值得一提的是,“猛士”车还装有电磁屏蔽系统,可保护发动机和车载电子装备免受外部电磁环境的干扰。

民族工业的结晶
除了巩固国防的功能外,东风“猛士”的出现,也使中国基础制造业得到巨大提升。据称,“猛士”的早期原型车曾参考美国“悍马”技术,但定型的“猛士”则完全采用中国零部件。
西方媒体注意到,早在研制之初,中国企业就认识到不仅要设计出国产新军车,更重要的是能保质保量地批量生产。按照规划,东风公司总装厂一年的“猛士”车生产量可达3000辆。而在战时,东风公司完全可以把生产图纸提供给予兄弟厂家,那么中国汽车工业每年可生产近10万辆“猛士”。
对中国汽车工业而言,研制“猛士”也是一个双赢的过程。解放军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机动车,工业界也通过研发过程锻炼出一支队伍,在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上也获得突破。“猛士”采用新型硼碳纤维复合材料,其车门可以抵挡12.7毫米穿甲弹的攻击。为新车配备的轮胎用中央重放气系统,可以在行进间调节车胎压力,以适应道路的需要。
差距仍需正视
尽管“中华悍马”取得巨大成功,但中国汽车工业仍不能盲目乐观,必须重视存在的问题。首先,中国汽车工业仍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尤其是“车辆心脏”发动机的研制始终是弱项。其次,中国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让一些高科技产品难产。由于加工工艺、材料科技和工人技术水平较低,一些高技术装备能够设计,却不能量产,或者达不到设计指标,需要进一步提高。
最后,中国工业界的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就“中华悍马”来看,无论车辆外表还是底盘减震系统,和美国“悍马”相似程度仍然很高。中国工业界若要从追赶转为超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