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个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说了能源宝,魔力神球,圣贤电脑,火种之间的关系,还有不是五面怪制造了变形金刚等观点,感觉很受启发,发给大家看看,内容比较多,我分了几个帖子:下面是第一部分:
变形金刚入门解惑:变形金刚世界观,故事大纲和阶段划分的详细解释 由 mchoot 发表在虎扑体育">http://虎扑体育·步行街">http://步行街 http://bbs.hupu.com/bxj
1、依据背景
变形金刚的动画出到现在,美国和日本的都算上,大概四五百集有了,如果都拿来作依据,一团糨糊。所以这里只限于美国制作的系列,具体包括80年代出的美版前95集变形金刚动画;变形金刚动画大电影;变形金刚之重生(THEREBIRTH)的三集;以及90年代末推出的3D动画:变形金刚之BEAST WARS(国内电视台翻译成超能勇士">http://勇士)52集,和变形金刚之Beast Machines(国内电视台翻译成猛兽侠)26集。
至于日本出的变形金刚系列,如头领战士,胜利之斗争,隐者战士,也还有以后的什么银河之力,不再考虑范围内,也不必把那些当成变形金刚,不过是挂着羊头卖狗肉
美版前95集又具体可分为擎天柱领导时期的第1-65集,和补天士领导时期的第66-95集,而动画大电影是用来衔接交代这两个时期过渡的情节。重生的三集是配合头领战士玩具系列,这三集向来被人诟病甚多,它和日本的头领战士也不衔接,但考虑到这三集中有一个线索为后来的变形金刚猛兽侠的重要情节埋下伏笔,所以也纳入考虑范围之中。简称上面这些为G1(GENERATIONS ONE)。3D动画制作的变形金刚BEAST系列(包括超能勇士和猛兽侠)推出后,变形金刚的体系才得以完成,基本设定才趋于完善,以前的一些疑问才得以解答,这一系列也是我们对变形金刚体系历史全面理解的最关键的一环 。
本文的一切观点仅仅依据上述动画。如有人拿其他的变形金刚漫画动画中的剧情来质疑,就不相干了
2、
变形金刚一些核心概念
火种(Spark)、矩阵(matrix)、西格马向量(Vector Sigma),先知(oracle,动画片里也叫作圣贤电脑),等离子能量室
变形金刚故乡塞伯特恩(电子星)的四大核心就是上面除火种外的四个,矩阵,西格马向量,先知,等离子能量室
其中矩阵(matrix)在上译版里翻译成了能源宝(在其他字幕和配音里也有翻译成领导模块),西格马向量(Vector Sigma)在上译版配音动画片里被翻译成魔力神球。上译对变形金刚的翻译配音,在其他地方都做得很好,尤其是两个领袖的名字,可谓神来之笔。但在这两个地方的翻译,却是败笔中的败笔,本来是科幻味道浓郁的名词,一下子变成不知所云。上译在这里是过度偏重通俗,而以严重损害原味为代价
比如有人说过塞伯特恩的变形金刚是五面怪制造的机器人,后来因不堪忍受欺凌压迫,奋起反抗,赶跑五面怪,发展成为毒力的机器人文明。而黑客帝国系列告诉我们的则是地球上AI奋起反抗人类压迫,最后推翻人类统治,成为毒力文明的故事。黑客帝国里人类充当了五面怪的角色。
还有两者采用的一些名词概念的雷同,比如变形金刚中有矩阵(matrix,八十年代动画片翻译成了能源宝,后来也有翻译成领导模块的),而黑客帝国,名字就是matrix,本身就是围绕着矩阵展开的故事。在变形金刚中有圣贤先知电脑(oracle),而矩阵系列电影中,同样有先知(oracle)。
如果仅限于此,也就没有必要再来写这个文章重复这些观点。它们之间的联系,应该并非只是表面上看到的这些。看过美国19997年推出的Beast Wars (电视台翻译成《超能勇士》)和BeastMachines(电视台翻译成《猛兽侠》)之后,更能得出这样的结论。1、变形金刚源头——机器文明的起源
首先一个显著的问题是,变形金刚是否真如我们一直认为的那样是由五面怪制造的呢?从G1的美版95集交代的剧情中,似乎真的如此。但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就能发现许多疑点。动画片中交代的剧情充其量只能说塞伯特恩曾经历过一段五面怪统治的时期,在现存变形金刚可以追溯的历史中,他们的祖先是反抗五面怪统治才赢得毒力。至于决定他们生命本质的火种是否由五面怪创造?以及塞伯特恩四大核心西格马向量(VectorSigma,在上译版配音动画片里被翻译成魔力神球),矩阵(matrix,中文版里翻译成能源宝或领导模块),先知(oracle,动画片里也叫作圣贤电脑),等离子能量室,是否由五面怪创造?则完全没有交代过。
从现有的G1美版98集动画片的剧情来看,五面怪从未表现出利用这四大核心来控制变形金刚的尝试企图,更谈不上控制它们。是它们对这四大核心基本了解没有呢?还是自觉这超出了它们能力范围之外?
还有另外一些线索也让我们推断变形金刚真正的创造者或者说塞伯特恩星球的原主人,另有其人。
看过动画片的都知道,五面怪形象是一个巨大的头颅,五张人形面孔,还有如同章鱼一样的触手。构成五面怪的头颅、面孔、触手的明显也全都是金属材料,而非有机物质。从这个意义上说五面怪本身也是机器人,如果变形金刚是五面怪制造,那五面怪又是谁制造的呢?如果说五面怪这种金属生物是塞伯特恩(电子星)自然演化出来的,那为什么数量这么少,而且看不到其他的物种,看不到相应的进化链条呢?
还有变形金刚机器人形态的时候,大部分都是人形躯体,和人形五官,这和五面怪的面孔是人形面孔一起也构成了一个很大的疑惑?在宇宙的不同星球上,纯有机生命毒力进化出形态相同的智能生物概率都是微乎其微的(在刘慈欣写的《吞食者》中,那位人类上校仅仅凭借吞食帝国的使者把人类当成食物以及对称的四肢就判断出它们和人类同源),更何况与有机生命运行机制完全不同的机器?所以一个合理的解释,变形金刚源头的机器文明的创造者是和人类形态外貌基本相同的生物,或者更确切一点说是人类的外星祖先(后面为了简便,我们直接将之称为塞伯特恩上的人类),也就是塞伯特恩的原主人创造了变形金刚。
这个判断其实包括了如下内容,塞伯特恩原先也是和地球一样是充满有机生命的星球,只不过塞伯特恩上的文明进化比地球早了好几千万年,甚至是上亿年。在塞伯特恩星球上一种和人类形态大致相同的智能生物曾经占统治地位,是这种生物创造了后来演化出变形金刚的机器文明源头,也是这种生物干预了地球有机生命进化的历史,使得和他们生物形态相同的人类成为进化的顶端。从这个意义上,地球人类和变形金刚是生命进化史上有着同一源头的兄弟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变形金刚剧情和地球人类如此紧密交织在一起,这并非是偶然。
这些判断有动画剧情本身提供的内容作为依据。在变形金刚之猛兽侠(Transformer***east Machines)的第9集中圣贤电脑ORACLE就已经向黑猩猩(英文名几乎和擎天柱相同Optimus Primal)启示说赛伯特恩曾经是一个生物星球,而到了第10集中更是展现了一个充满生物骨骼的洞穴,这些骨骼形状几乎和地球上的对应生物完全一样,更直接说明塞伯特恩曾经是一个生物主宰的星球。
那么塞伯特恩究竟如何从一个充满有机生命的星球转变成一个纯粹的机器星球呢?这当中的一大段空白究竟如何来填补呢?五面怪究竟是怎么冒出来的?又究竟是如何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塞伯特恩星球的新主人呢?
2、矩阵隔命之后的隐患
要解答这些问题,其实很容易,我们只需要把黑客帝国系列(确切点说矩阵系列,包括动画前传)讲述的故事嵌入到塞伯特恩星球的历史中去,一切就豁然开朗,清晰明白起来。
塞伯特恩最初是由人类统治的一个星球,人类创造了具有高度智力的电脑和机器人,而后人类为了压制机器人毒力自主的要求,发动了战争,战争的结果以人类彻底失败告终。塞伯特恩从此成为一个机器文明主导控制的星球,甚至整个星球都被逐渐改造为机器形态。
接下来的事情,就如我过去评论黑客帝国而写的《矩阵世界——机器文明腾飞的摇篮》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机器的高度协同一致性以及信息传播的高速性使得其文明发展陷入两难。文明的进步本身需要思想与个性的多元化,需要大量暂时无用甚至有害、彼此矛盾对立冲突的观念和理论的存在,然后再通过一段时间的消化淘汰,真正有价值的新基础理论或观念才能脱颖而出,作为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而战胜人类之初的机器文明,如果他们允许各种无用的甚至有害的,彼此矛盾对立冲突的变异程序存在,那么由于其高度协同性以及信息传播高速性的特点,势必等于纵容各种危险病毒的泛滥,机器文明本身就会被各种有害变异程序彻底弄崩溃;而如果他们为了自身安全起见,严格执行无用或有害程序删除限制的原则,那么实际上一切基础理论(比如物理和数学理论)的变革萌芽都会被当成是病毒杀死删除,这样一来,机器文明永远只能在一个水平上重复,而不会出现真正隔命性的进步,成为一潭停滞死水。
为了解决这个两难局面,机器文明创立矩阵。在矩阵内部模拟人类社会思想产生交流的环境,作为矩阵内大部分程序都必须遵守的规则。通过矩阵与外部机器世界的相对隔离,允许在矩阵内部的机器程序具有毒力的个性字油,能够字油变异,而外部机器世界发生变异的程序,也不再是直接消灭,而通过送入矩阵加以保存。再把矩阵内部证明确实为有价值的新变异程序通过规定的渠道送到外部机器世界加以利用。
通过这个办法,机器文明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既保留自己原有的特点,同时也避免了自身文明进化的两难局面。如果事情只是如此,应该说机器文明的发展就是太一帆风顺了,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变形金刚了!
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机器文明在实现了矩阵隔命之后并非万事大吉,依然有隐患。最显著的一点是,矩阵内部充斥满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变异程序,或者也可以说不同个性不同思想的毒力意识,而在矩阵外部的机器文明本体,则由于其高度协同性一致性,几乎可以看成是一个单独的意识来对待。这样隐患危险来自几个方面:
首先矩阵外部的机器文明本体,其程序发生有害变异并且无法及时把这种变异隔离送入矩阵内部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而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由于机器文明本体意识的单一性,带来的后果可能是致命的灭顶之灾,甚至可能连相对隔离的矩阵体系也被连带毁灭。
其次矩阵内部各种变异程序可以在矩阵本身设定的规则(这个本身就是模拟生物社会的情形)范围内字油发展,问题是矩阵和机器文明之间隔离是否能绝对有效的防止一切变异程序的渗透,而一旦发生这种意外的渗透,同样可能对机器文明产生违背初衷的后果。
而且按照机器文明设立矩阵的目的,矩阵内部的基础理论革新会永远走在矩阵外部的机器文明之前,而机器文明充其量只能在矩阵的理论革新输出之后,在此基础上技术革新领域尽可能快速发展走在矩阵之前,但是否永远能如此,则无法确保,这种机器文明相对于矩阵基础理论的滞后发展,同样可能带来无法预料的危险后果。
可以说正是在机器文明试图解决这些隐患的挣扎中和隐患的爆发中,机器文明从矩阵时代(黑客帝国时代)走向了变形金刚时代(更确切点说火种机器人时代或者矩阵外化时代)。
3、机器文明的基本格局
为了管理矩阵的需要,也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隐患,机器文明逐渐形成了如下几个相互毒力,又相互联系相互牵制的部分。首先是几乎为单一意识控制的矩阵外部机器世界;其次是控制个体意识出入矩阵的西格马向量(VectorSigma,即上译版中的魔力神球);再次是负责对矩阵信息进行管理并升级的oracle,最后是能用来紧急中断塞伯特恩星球的除了四大核心之外的一切机器活动甚至把他们都重新格式化的等离子能量室。
我们可以推测在初期,代表机器文明本体,控制矩阵外机器世界的那个核心意识拥有西格马向量的钥匙,从而也就控制了决定矩阵内部的特定程序出入矩阵的权力;而西格马向量的钥匙本身具有能把有机生物转化为纯金属形态的能力,塞伯特恩之所以是后来我们所看到的那个表面以及内里大部分都是金属形态的星球,很大程度上可能就是动用西格马向量钥匙的结果。甚至连塞伯特恩的名字Cybertron本身也是这个星球金属化后重新取的,这也是为什么在G1动画中西格马向量说它在塞伯特恩之前就已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