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曼坦克作为二战盟军的主力战车为大家所熟知,从北非开始、至意大利、再到苏联、最后是太平洋,在各个二战战场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中国等国都在二战使用过谢尔曼坦克。
在北非和欧洲谢尔曼坦克成为德军刷战绩的主要对象,最远击毁记录、波卡基村、一炮双杀、巴克曼之角等等,都是靠击毁大量谢尔曼刷出来的,对战装备质量占优,高素质的德军装甲部队,谢尔曼真的是谢尔曼。
在太平洋战场,由于日本低劣的反坦克炮和落后的各型战车,使得击毁谢尔曼成为了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是正面装甲令鬼子大呼无解,在这里谢尔曼找到了德军虎式坦克的感觉。
日军对抗谢尔曼坦克最有效的战术不是坦克,也不是反坦克炮,而是靠着狂热军国主义思想驱使下的肉弹攻击!本着“十人换一车”的原则,日军不断发动各种特攻来对抗谢尔曼坦克,杆雷、刺雷、坐垫雷、磁性雷、跳梁攻击、甚至抱着航弹和水雷自爆等等的特攻战术被日军大量使用。为了对抗日军的肉弹猪突,美军开始采取多种措施:涂掉了坦克上显眼的白星以此降低可视度,仅保留昵称和战术标号,很多车连战术编号都去掉了,通常昵称在车体两侧后方,战术编号在炮塔两侧和后方,便于己方呼叫。谢尔曼坦克加装了大量木板来隔绝磁性雷,到处加装备用履带或者钢板作为附加装甲抵御一式反坦克炮的近距离射击,车体采用迷彩涂装降低远距离被日军炮火覆盖的几率等等。在欧战罕有用处的喷火坦克在太平洋找到了用武之地,喷射的烈焰将顽抗的日军烧成木炭,迫使日军跑出掩体,美军将领评价喷火坦克的价值等同黄金!
M4A3 105坦克具有良好的火力支援能力,其作用相当于突击炮,装上喷火器的同时主炮仍可使用,使其成为了近距离进攻日军掩体的利器,在部队广受好评。这里采用田宫的M4A3为本体,表面细节进行了详细考证和改造,用了不少龙的部件+自制,侧面木板是冰糕棒做的(吃了一堆冰糕),铆钉是三花的备件,喷火管是龙的,附加履带用刻线针刻出空隙然后用龙的部件连接,还有龙的DS鸭齿履带(第一次用DS),涂装采用少见的渐变迷彩。最后说一句做这个车纯粹是看了《挡车之螳》这本书后心血来潮的作品,车体细节和涂装考证都来源于此书,有兴趣的可以找了看看。最后希望大家喜欢这款烧鬼子的坦克,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