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G1嚎叫和FT06

Snarl楼主LV6.黄金玩家

2015-10-03 02:20 发布于 未知

1楼
我十岁生日时,我爸给我买了个嚎叫,其实当时我想要钢锁,没有买到,结果实物到手,觉得嚎叫更漂亮。那时喜欢得不得了。好像这是我的第三个变形金刚,第一条恐龙。后来搬家收起来了,随着年龄增长,也就把他遗忘了。后来重新开始玩TF后,又把他找了出来,虽然之后又买过钢锁,六面兽等其他TF,但嚎叫是我的最爱!但面对盒子上的图和呆板的人物可动,我就开始希望能有一天,可以出一个有今日玩具可动水准的嚎叫。终于,这次第三方出了不少嚎叫,而对于一款对我来说有纪念意义的玩具,我肯定不会错过。所以,挑了一阵后,还是选了FT06。无论造型、变形、可动,在这次第三方恐龙大战中,个人觉得,基于G1形象的层面,FT是最符合我要求的。
之前我没有买过FT的产品,只是看过铁渣和飞镖两款恐龙。相形之下,抛开感情因素不论,个人觉得嚎叫是这三款恐龙里,目前为止做得最好的一款。质量和做工也让我满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变个来回,很有满足感。这次金属件用得并不多,但去除武器配件,主体重865克,可见用料还是挺扎实的,塑料也不错。且全身外露部位找不到一个水口,起码的诚意还是有的。随便拍几组渣图,展示一下两代嚎叫的风采。
先来龙型。如果有XD要拿生物复原图来比,这次的嚎叫应该算是合格的了。但是,问题还是有的。边看边聊。
龙头和人型胸口的标志还没贴,以后再说。大家将就看看吧。



龙的问题不在身体造型上,而是出在装饰线条上。G1龙型要说多美观,其实也不见得,也是有点呆板的。但为什么FT大家会觉得身体看着总有些不协调呢?玩下来并非因为身体过长。从图中走路动作可以看到,如果身体再短,那么走路的腿前后摆动空间就过小了。和G1对比之下,问题就出在前腿后面的装饰电路上。G1造型是两条收纳前腿的凹槽,FT设计成了电路或说机械细节。而G1的凹槽线条恰好很背部线条形成一个夹角,FT则基本平行,这样就显得背、机械线、腹部三条线显得接近平行,少了变化,使得视觉上拉长了身体的长度,而减低了背部的高度。另外,后腿大腿的线条过于直硬,如果能像G1那样略带些弧度就会好很多。
不过总体来说,摆出走路的样子,而不要四肢笔直地僵立,那么龙型还是比较生动的。

下面再来看看人型:


大块头摸摸小个子和全副武装。
人型还是满帅气的。从变型设计来看,龙头和前腿的收纳方式,也使得人型的小腿需要这样的长度,但总体还算协调。人型小腿内侧的龙腿和龙头也起到了很不错的细节装饰效果。只是跪姿就做不了了。


来一张G1盒子的POSE图。除了手腕能上翻,手指无法张开外,还算模仿的像模像样的。


一把举起老前辈。


FT:接过前辈的枪和剑,好像只适合当暗器啊。。。
G1:蹲下还那么高,幸亏我20年老关节还硬朗,还能像数国际饭店一样的仰视一下。。。


这是腿部下蹲或下跪的极限了。膝关节如果能再弯一点,胯关节还能再抬起一点,那么蹲或跪的动作也就能实现了。不过主要还是大腿和小腿不等长导致的。不得不说,下盘可动是小遗憾。但整体还是让我满意的。
至于头雕嘛,个人感觉不至于崩,只是做得神态比较温和了。实物拿起来还是可以接受的。
不管是谁设计的,至少满足了我的一个心愿,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快乐。也纪念一下以前的老物。
另外,顺带说一句,只要我觉得这款玩具设计得不错,做工质量等各种指标符合我的要求,那不论官方还是第几方,只要价格我觉得能接受,都会去买。只要玩得开心就好。我是玩玩具,不是玩生产商。



98

点个赞吧~(0)

BossTFsLV11.传奇

2015-10-08 00:42 发布于

2楼
Snarl 发表于 2015-10-7 23:18 虽然之前出了增高鞋垫,不过FT好像说要出,那就看看他们怎么弄。反正我对恐龙合体没啥兴趣。我觉得宁可单 ...
嗯,恐龙合体只能说是一种附加玩法,但如果为了合体必须牺牲一些单体的属性,那宁愿不合体的好。
larowLV9.大佬

2015-10-08 02:38 发布于

3楼
BossTFs 发表于 2015-10-8 00:41 关于腊肉的问题,不知道我个人的一点儿理解对不对。我个人感觉,TF在北美地区的地位相对来说远没有在亚洲 ...
可能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吧。可是热爱怀旧的日本人当年也有很多选择啊,83年高达装甲骑兵刚刚掀起真实系热潮,机器人题材正值当红,跟国内的饥渴应该正好相反,是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是什么让G1跳脱于浩如烟海的机器人动画,造成至今还在扩散的深远影响力呢……
BossTFsLV11.传奇

2015-10-08 03:54 发布于

4楼
larow 发表于 2015-10-8 02:38 可能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吧。可是热爱怀旧的日本人当年也有很多选择啊,83年高达装甲骑兵刚刚掀起真实系热潮 ...
说起这个话题,我想可能就涉及到一些东西方文化差异了吧。对于幻想机甲类题材,东方更多还是偏向于把它当一种机器或者载具对待,最典型的像岛国的好多经典,高达、EVA等等都是如此。而西方,比如米国,这里的文化对于人造机器有一种“弗兰肯斯坦”的疏远感甚至厌恶感,因此反而更倾向于把幻想机甲设定为一种有自主意识的合金基智能生命体,就像TF、终结者等等。再说为什么TF在东方反而会“大放异彩”,我想可能就是简单的物以稀为贵吧,或者说是一种文化上的新鲜感使然。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我自己的不负责任瞎扯,哈哈~
DelphicLV5.白银玩家

2015-10-08 12:46 发布于

5楼
我还是觉得GP的嚎叫和G1更像是两代人
ZHANGHUA1900@LV6.黄金玩家

2015-10-08 13:13 发布于

6楼
有个有钱的老爸就是好!!!
Snarl楼主LV6.黄金玩家

2015-10-08 23:22 发布于

7楼
ZHANGHUA1900@ 发表于 2015-10-8 13:13 有个有钱的老爸就是好!!!
老爸的钱总不是自己的嘛,再说,自己也会做老爸,也争取做个有钱的老爸啊
Snarl楼主LV6.黄金玩家

2015-10-08 23:36 发布于

8楼
Delphic 发表于 2015-10-8 12:46 我还是觉得GP的嚎叫和G1更像是两代人
GP外型直接直接抄G1,把那些以前的贴纸都做成了涂装。从形象来说,G1玩具头是圆的,动画里嚎叫头就是方的。玩具龙腿外挂的,动画是完全收纳的,各自选择的还原形象也有点差别的。再说,现在新出的以G1形象(无论动画还是玩具)为依据的嚎叫,都可以算作是新一代。再说,两代人也不必长的一模一样啊。既然是两代人,除了共性外,自然都有自己的特点嘛。FT从变形上,虽然比G1玩具变化大,但可以说还是继承了体现变形乐趣这一核心概念的。而GP仅仅形似外,变形这一根本精神并没有得到继承发扬,都20多年过去了,体积放大了那么多倍,竟然腿部和上身的变形没有得到和号称等级相应的设计,所以虽然形似,但精神却远了。
虽然我对这款是有G1情结,但我还是觉得FT的设计总体来说,更有资格和老物并称两代人。至少变形设计水平还是能代表目前基本水准的。GP如果设计的是D级或童子军,那么这样的设计也还算合格。若说是配MP级别的,那关键的变形我觉得是不及格的。
Snarl楼主LV6.黄金玩家

2015-10-09 00:01 发布于

9楼
larow 发表于 2015-10-8 00:13 对,做出好东西才是大家最乐意见到的。个人觉得官方MP有时还是太局限于G1还原了,虽说是定位和市场所限, ...
我觉得,因为没有G1,就没有之后的变形金刚。虽然从现在的眼光看,G1玩具的变形和可动是比较简陋的,但是首创的变形概念却是使其屹立发展的根基。另外,这还与文化推广密不可分。如果没有米国老的动画铺展,恐怕变形金刚的命运会被改写。再从特定的历史环境来看,80年代,无论中国,还是日本,欧美,变形这个概念的推出,自身就有开拓眼界,打破固有思维习惯的文化意义,同时,那个时期美日的机甲题材也还没有后期那么丰富,所以这就为今天的发展培育好了土壤。
再从时代发展来看,电影,新动画的出现,如果没有之前的G1伏笔,那么在目前各种机甲科幻英雄纷出的市场,光靠新受众,其反响必然大打折扣。另外,在新时期还能以各种新形象新思路来发展变形金刚,说明变形金刚的核心精神——变形,这一概念依然有其影响力。
再就市场消费群来看,也是由于当年的影响,或者先入为主的印象,所以很大一部分玩家或迷友虽然也玩其他系列,但对G1总是旧情难忘的,对G1也是最亲切的。所以,各种系列,虽然人物形象变了,但一些基本的人名,还是沿用的G1。我觉得这也是G1能够占据核心地位的原因。
至于做G1人物的玩具,自然基本变形方式还是会按照G1思路来。而且G1的载具部件和人型下对应部位都比较直接和清楚,如果改变,玩家会不认同。就像所谓假胸,假腹之类,如果用这种方式来提供新的变形思路,纯就创新来看,也的确是一种模式,但既不符合传统设定,又不容易为玩家买账,所以做G1的话,肯定很难出现像电影之类的变形模式。
Snarl楼主LV6.黄金玩家

2015-10-09 00:07 发布于

10楼
BossTFs 发表于 2015-10-8 00:41 关于腊肉的问题,不知道我个人的一点儿理解对不对。我个人感觉,TF在北美地区的地位相对来说远没有在亚洲 ...
我也这么认为,虽然当时G1在中国以外地区也算是新鲜事物,但中国在G1以后的几年里就没有再出现更丰富的各类题材动漫,而美日都有各种新题材在出现。另外,美国又有自己的美式英雄传统在影响着一代代的小孩,所以变形金刚情结,尤其G1情结就没有形成像中国这样的特定消费群。
Snarl楼主LV6.黄金玩家

2015-10-09 00:08 发布于

11楼
BossTFs 发表于 2015-10-8 03:54 说起这个话题,我想可能就涉及到一些东西方文化差异了吧。对于幻想机甲类题材,东方更多还是偏向于把它当 ...
我也认同老兄的说法。
larowLV9.大佬

2015-10-09 10:15 发布于

12楼
BossTFs 发表于 2015-10-8 03:54 说起这个话题,我想可能就涉及到一些东西方文化差异了吧。对于幻想机甲类题材,东方更多还是偏向于把它当 ...
嗯嗯,文化差异巨大。各种原因繁杂。
larowLV9.大佬

2015-10-09 10:19 发布于

13楼
Snarl 发表于 2015-10-9 00:01 我觉得,因为没有G1,就没有之后的变形金刚。虽然从现在的眼光看,G1玩具的变形和可动是比较简陋的,但是 ...
G1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然而,83年之前才是日本机器人的黄金时代。我们只能庆幸第一个踏足的不是马金花不是盖塔了。不过也可能正是G1认真走心国际化的剧本构架让其在一片空白的祖国土壤上扎根开花,成为绝大多数国人的机甲启蒙片,时代也选择了英雄。
huaerbusheLV4.高级玩家

2015-10-09 16:29 发布于

14楼
楼主的G1嚎叫保存的真不错
Snarl楼主LV6.黄金玩家

2015-10-09 23:53 发布于

15楼
huaerbushe 发表于 2015-10-9 16:29 楼主的G1嚎叫保存的真不错
那个时候还没有刻意保养的意识呢。虽然电镀淡了些,但还是满亮的。现在的新品如果适当注意电镀件的保养,那几十年后应该还是可以闪闪亮的。
Snarl楼主LV6.黄金玩家

2015-10-09 23:57 发布于

16楼
larow 发表于 2015-10-9 10:19 G1地位是不可撼动的,然而,83年之前才是日本机器人的黄金时代。我们只能庆幸第一个踏足的不是马金花不是 ...
确实,G1形成这样的地位,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偶然因素。而且,美国人把原来人机分离变成生命体的改动,也是使变形金刚从诸多机甲系列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原因。
larowLV9.大佬

2015-10-10 00:44 发布于

17楼
Snarl 发表于 2015-10-9 23:57 确实,G1形成这样的地位,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偶然因素。而且,美国人把原来人机分离变成生命体的改动, ...
其实美国硬要让机器成人和日本硬要让机器不成人也是个普遍的概念。阿童木是不是人,应该算是。钢铁吉克的司马宙是个生化人,能够变形成吉克的头部(头领战士都出来了,七十年代)。觉得G1最大的独特性在于角色塑造和故事情节远远超出了当时机器人动画的一般水平,漫威的角色设计功不可没。即使放在后来看,也是非常独树一帜。
Snarl楼主LV6.黄金玩家

2015-10-11 00:24 发布于

18楼
larow 发表于 2015-10-10 00:44 其实美国硬要让机器成人和日本硬要让机器不成人也是个普遍的概念。阿童木是不是人,应该算是。钢铁吉克的 ...
但是阿童木和司马宙都是改造机器人,还是和人的关系比较近。就像机器人警察那样,有点半人半机器的性质。而TF则是活的外星机器人,不是在地球人的基础上合成或改造出来的。加上变形的设计和故事渲染,和其他机器人一比,一下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larowLV9.大佬

2015-10-11 00:48 发布于

19楼
Snarl 发表于 2015-10-11 00:24 但是阿童木和司马宙都是改造机器人,还是和人的关系比较近。就像机器人警察那样,有点半人半机器的性质。 ...
外星人+机器人的设定确实高大上一点,不知为何想起了霹雳五号这个土鳖……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