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模型上的图案是怎么来的

haneto楼主LV5.白银玩家

2015-09-04 13:41 发布于 未知

1楼
本帖最后由 haneto 于 2015-9-4 14:57 编辑

很多玩模型,尤其是玩成品的朋友一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本人不才,做了27年的模型,今天就来做个小小总结。

虽然不是业内人士,但认识不少模型厂家或代工工厂的朋友,也算半个圈内人。
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斧正。

1。丝印

丝印,也称“转印”。英文名称为Tampo Print,在日本一般多称之为Pad Print。
名字的由来Tampo,是一家德国印刷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Tampo公司老板发明了这种印刷方式,从此这种印刷方式就以这家公司名字命名。

丝印最早用于家电产品的logo,或者键盘上的字母符号的印刷。
一直到90年代末,德国著名玩具品牌herpa嗅到了商机,首次将这种印刷方式用到了合金客机模型和汽车模型等成品模型上,获得巨大反响。

此后日系厂家也开始将这种印刷方式使用在成品及高端拼装模型上,最有代表性的就是Gundam Fix系列和早期MG系列的预制图案。

其原理其实非常简单,看下面这张图就一目了然了。


以上工艺可以看出,丝网印刷的最大优势就是:
(1)由于印刷用墨头是软胶材质,适用于各种表面
(2)底板上使用蚀刻方式预制了需印刷图案,印刷效果非常精密
(3)由于实际使用的是油墨,所以非常牢固

但丝印也有很多缺点:
(1)每一款印刷图案都需要做一块蚀刻底板,成本巨大
(2)被印刷体的位置需要手工做细微调整,往往需要反复几十次,人工成本巨大
(3)每次只能印刷一种颜色,如果是各种颜色组合的图案,就需要反复好几次,再次提高了人工成本

我们来举个例子:美少女手办的眼睛

下图可见,一只眼睛有6种颜色组成。
所以需要进行6次丝印



这是印刷车间


六台丝印机,分别配了6种颜色的油墨


红圈里的就是夹具,用于固定被印刷零件的相对位置,保证图案位置的准确性。
这是整个过程中最难的一步,需要反复调校,一旦位置没有调准,做出来的就全都是废品

所以调位置都交给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来把关


逐个开始印刷,一般顺序都是从大面积到小面积,从浅色到深色
因为实际沾取的油墨量很少,所以一敲上去基本都干了,可以不用等待直接印下一个颜色







最后再补上白色


检查一下,完成



丝印图案非常精密,而且结实,因为就是一层油漆
但因为人工费和底板材料费相当昂贵,所以厂家为了降低成本,目前已经尽量能省就省了。


丝印对工人的经验要求还是很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中国人工费涨得这么厉害,大多数玩具还是Made in China
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不是那些廉价的东南亚猴子能比的

未完待续……
100

点个赞吧~(0)

adminLV11.传奇

2015-09-04 13:57 发布于

2楼
哇哈哈哈,好有趣啊
windgyLV6.黄金玩家

2015-09-04 14:02 发布于

3楼
让我想起了激光打印机静电加墨……
晓彻极东LV11.传奇

2015-09-04 14:08 发布于

4楼
支持一下原来如此
kirahenryLV6.黄金玩家

2015-09-04 14:15 发布于

5楼
MB上面的图案也是这种技术印上去的吗?
太Z真人LV3.中级玩家

2015-09-04 14:16 发布于

6楼
涨姿势了 之前一直认为是用手涂上去的
ZetasLV5.白银玩家

2015-09-04 14:44 发布于

7楼
印GFFMC 的工人應該快瘋了吧
Ka 氏風格的全身的牛皮癬要印
haneto楼主LV5.白银玩家

2015-09-04 14:54 发布于

8楼
2。水贴

水贴,全称水转移贴纸,英语名Water slide decal或Water transfer decal
故名意思,使用水把薄膜背面的背胶溶开,然后转移到零件上

水贴属于制造成本相对较为廉价的一种印刷方式。
制造工艺:
(1)底纸上刷上背胶
(2)印刷透明薄膜(形状与印刷图案相匹配)
(3)在透明薄膜上印刷图案
(4)干透后印刷保护层

很多人说水贴质量层次不齐,事实的确如此
影响水贴好坏的几个因素:
(1)背胶是否恰到好处
(2)透明薄膜是否够薄,够透明,够强韧
(3)印刷图案分辨率是否高(国产高达水贴因为大多扫描原装货,分辨率差是通病),套色是否准确

不好用的水贴或者不当的操作,贴完后水贴都会反光严重

为什么?因为水贴和零件表面没有完全贴合,中间有空气

不够理想的水贴——透明薄膜较厚,反光很明显:


高质量水贴——透明薄膜几乎看不见:


好的水贴+正确的贴法,应该是这种效果。
但是,即使喷完罩光漆,在反光状态下还是能看到一层凸起



这就是水贴的宿命,再好的水贴也无法避免
当然做民用模型的会喷上厚厚的光油,干透后把这层凸起磨掉,但是工程量非常大
ctl10LV5.白银玩家

2015-09-04 15:01 发布于

9楼
学习了,最后一句好要支持
1021073157LV4.高级玩家

2015-09-04 15:06 发布于

10楼
这和印刷手表上的数字基本一样啊。。
haneto楼主LV5.白银玩家

2015-09-04 15:09 发布于

11楼
3。干转印纸

国内也叫刮刮贴,常见于MG模型,都很熟悉了
英语名叫Dry transfer decal,最早用于火车模型,现在已经十分普及
是一种使用压力把图案贴到零件表面的贴纸


干转印纸的优点:
没有水贴纸那层烦人的薄膜,效果最接近于丝印

干转印纸的缺点:
一旦贴错位置便无法补救,而且很难在曲面上定位,需要使用透明胶带等辅助方法,用起来不方便

转印贴的正面,和水贴相反,底纸在上方


转贴贴的反面,图案带粘性


转印贴的效果,基本和丝印没有任何区别了




初代擎天柱LV7.铂金玩家

2015-09-04 15:25 发布于

12楼
科普贴不错,支持
haneto楼主LV5.白银玩家

2015-09-04 15:27 发布于

13楼
4。水转印贴纸

这属于比较新的一种产品。
兼顾了水贴纸方便调整图案位置,以及转印贴没有透明薄膜的两大优点。

目前只有一家日本品牌MYK Design在做,叫做“Ashita no decal”,翻译过来就是“明天的水贴”。
因为这种水贴贴完后干一晚,第二天就可以把表面的透明薄膜撕去,只剩下图案本身。
另一层意思就是这是未来水贴发展的方向!

乍一看就是普通水贴


贴完后效果,完全没有恼人的薄膜!

haneto楼主LV5.白银玩家

2015-09-04 15:29 发布于

14楼
总结

从效果来说:
丝印>干转印贴=水转印贴>水贴

当然,以上也是各种工艺成本由高到低的排名

所以看到有丝印的模型或成品,且买且珍惜吧!
改名3100866LV4.高级玩家

2015-09-04 15:35 发布于

15楼
看来转印贴必须贴啊
nosun123LV6.黄金玩家

2015-09-04 15:41 发布于

16楼
长知识了,
锅贴城LV10.至尊

2015-09-04 17:35 发布于

17楼
很好的知识贴
神棍H工口LV6.黄金玩家

2015-09-04 17:55 发布于

18楼
有趣 又涨姿势了
own酱LV6.黄金玩家

2015-09-04 18:02 发布于

19楼
好帖子,感谢科普
super假面LV4.高级玩家

2015-09-04 18:07 发布于

20楼
这就是传说中的老老老司机吧涨姿势了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