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翻看DW制作的Transformers_More Than Meets The Eye这一个系列的TF人物百科时,偶有所感。我们很多人都喜欢TF,很多人都玩TF,甚至很多人都是伴随着TF一起成长起来。但,TF究竟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脱口而出,TF不就是一个塑料玩具嘛,这有什么好问问题的!OK,如果说TF就是一个塑料玩具,那TF和一个集市地摊儿上的塑料小人儿有没有区别?也许有人又会脱口而出,哎呀,区别不就是TF会变个形嘛,这有什么好强调、好卖弄的!OK,那我们就说会变形的玩具,索性更直接一点儿,我们就比较TF,一款Hasbro正品TF玩具和一款第三方TF玩具,它们之间又有什么或者有没有区别呢?(大家请耐心往下看,这篇杂谈并不是呛第三方的,也不是对比玩具工艺和设计的,这里只是作为一个引子。)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就没那么容易脱口而出了吧,除非胡搅。再最后更进一步,同样出身Hasbro正品,为什么g1系列的TF玩具,无论多么古董,无论从工艺水平上看上去多么“过时”,g1的位置永远不可撼动呢?(大家请耐心往下看,这篇杂谈也并不是捧g1或者踩g1的。)OK,那么大家如果问我最后这两个问题,我会给出什么答案?我的答案就是——文化。
如果你有兴趣去浏览一下我们78的资料库,像TF,Gundam,圣衣神话,海贼王等等,这些模玩皇冠上最为璀璨的宝石,它们为什么如此夺目?因为它们工艺的先进?那为什么很多相近甚至同样工艺的仿品或者产品,在人们心目中始终不能挑战这些成功者的地位呢?其实,如果我们只盯在硬件(工艺)上去想这个问题,将永远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因为,像TF或Gundam这些模玩神话,它们之所以成为神话,它们之所以璀璨,它们之所以不仅仅是小孩子的玩具,是因为它们无一例外地、成功地缔造了一个个亚文化圈。关于亚文化的准确定义,我并没有去查资料。但根据我自己的理解,亚文化应该可以被看做人类主流文化外层的一些小众文化体系,它们虽小,但却具备文化的所有基本要素。当我们清晰了这一点就会恍然大悟,如果仅仅是工艺问题的话,为什么不是是个人就可以创造一个玩具品牌,为什么不是是个人就可以成就一个模玩神话。正是因为文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或技术攻关就可以实现的。例如,这也正是我眼里,第三方(更不用说纯山寨、纯盗版)永远不配跟第一方相提并论的原因,就是因为任何第三方都只不过是“寄生”在第一方倾尽心血打造的亚文化圈之中的附属物。(大家请不要急,这只是在文化层面上的讨论而已,个人虽然不玩任何第一方以外的模玩产品,但绝对不是极端的“血统论者”。)
其实说到文化,我一直是很敬畏的。因为,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面对文化创造时,都是绝对的眼高手低。比如,看一部什么什么剧,我们作为观影者,很容易指指点点甚至大加“吐槽”一通。但如果让我们自己坐下来写个剧本,OK,别那么高要求,就说让我们自己坐下来编个故事,可能憋几个月你也弄不出哪怕一页像样的文字。而文化对模玩的重要性以及决定性,往往是我们普通玩家最容易“视而不见”的地方。更直接地说,如果完全抛开文化不谈,TF就真的只是玩具了,玩TF也就真的变成跟小孩子抢东西的“低幼”之举了。这也正划分了玩的一些不同层次,不仅仅是对于模玩而言,这可以是任何可以被看做“玩具”的东西。记得之前写过一篇关于“玩具是什么的”杂谈,很多朋友都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简单综合起来,玩具就是能够带给人身心愉悦感的物品。从这个意义上说,玩具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你哪怕玩卫星和玩TF,本质也是一样的。为什么会貌似跑题到这里呢?相信接触模玩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曾被周围的人有意或无意地问及,都这么大了还玩这些“小孩子的玩具”啊!(大家请不要误会,我不是因为受了什么“打击”才写这篇杂谈的,哈哈~纯粹是想到了这一点。)其实面对这种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对模玩背后强大文化支撑的认识,也着实很容易陷入迷惑甚至痛苦。对啊,为什么我要跟小孩子抢东西玩,好没出息啊~但当我们了解了那一个个亚文化圈背后无数的努力和天才般的创造之后,我们便会更加懂得尊重自己的选择,尊重那些“塑胶块”了。就不说玩模玩,喜欢卡通其实也一样。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蜡笔小新等等等等,确实都是给小孩子们看的,但这些亚文化的缔造可不是小孩子做得来的,甚至不是是个叫人的生物就能做得来的。我们喜欢模玩、喜欢卡通,不排除像孩子一样简单喜爱的成分,但相信对于更多的爱好者,真正吸引我们的是其背后强大的文化承载,即使可能有时候我们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
OK,开篇就先聊这么多,下一篇再跟大家一起聊聊,我眼中一些TF创造的不可思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