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我眼中的Lego魅力或者叫魔力更确切(就是下面的那个小标志),虽然自己连半只脚还都算不上在坑里......


Lego团队的创建可以追溯到1932年,其创始人是丹麦的一位木匠——Ole Kirk Christiansen,而Lego这个名字的启用是在两年后,丹麦语的意思是“Play Well”(好好玩)。记得看过一个介绍Lego创建史的卡通片,里面讲到Lego如果按照拉丁词根解释是“Put Together”(放到一起)的意思,对于一个后来誉满全球的积木系列产品来说,这么戏剧性的巧合当时连其创始人Christiansen先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就是这样一堆塑胶块儿,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魅力或魔力呢???下面开始闲聊(完全个人观点),
1)标准化
在现代人类社会,标准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也正是东方落后的地方之一。个人亲身体会,不仅仅是在玩具上,在工业、商业甚至生活的方方面面,西方重定量,而东方偏定性。这一点从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烹饪,西方调味靠量具,东方调味靠——尝。又比如绘画,东方画讲求写意,而油画重视透视。OK,回到Lego,自从创始之初,标准化的思维就一直牢牢“统治”着这个团队,这可以说某种意义上是西方人的一种“习惯”,也可以说是相当的“远见卓识”。因为,正是标准化的坚持,让今天Lego玩具帝国的系统性达到了惊人的高度。
2)系统性
个人各种玩具(或者模型 PS:在个人眼里模型和玩具没有本质区别,更没有哪个成熟高贵哪个幼稚廉价的差别~)都算接触了一些。论系统性,目前还没有发现比Lego更强大的。什么是系统性呢?第一,题材。打开Lego的主页,看看其旗下的产品目录,几乎涵盖了生活、科技、奇幻、古代、现代、未来等等各种时空题材,其题材丰富性远非一些以一部或者几部卡通或者电影作为基础的玩具所能比拟。第二,固定比例。Lego所有的产品都是按一个“统一”而“合乎逻辑”(不等于真实比例)的比例设计的。这一点也源于其严格的标准化执行。因此,你玩Lego,根本不用蛋疼地去自己弄什么比例,更不用担心买到的第二款玩具跟第一款玩具在比例上不搭调。因为只要是Lego,买来比例就是统一的,即便跨系列也没有任何问题。
3)无限DIY
仅就一款玩具,设计得纵使再复杂,包含的内容再多,也就只是一款玩具。而对于Lego,得益于其标准化和系统性的两个宗旨,直接形成的一个惊人结果就是Lego具有一个无限的素材库,或者通俗的说你有一个无限的砖块儿堆。所有系列,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放到一起,创造属于你自己的Lego世界。如果跨系列都满足不了我们的DIY需求,那么OK,让我们把所有的Lego“砖块儿”倒进一个大桶里,搅上5分钟,然后好啦,按照你自己任何的奇思妙想,去拼吧~
综上,Lego的魅力之所以近乎无限,正是得益于其标准化和系统化带来的强大可玩性。标准化让其产品不具备内部兼容性问题(TF各个系列零七八碎的垃圾比例我就不再吐槽了,几乎没几个能摆在一起没有比例问题的~),系统化保证了其强大的近乎无限的素材库,那么接下来,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无限DIY呢!!!个人向来喜欢逻辑性强的存在,无论是人还是物。面对Lego的强大逻辑,我被彻底征服了。以前接触的玩具,无论所谓的高端品还是便宜货,没有什么能有如此近乎无限的可玩性,几乎都是玩一段时间就扔到一边去不想再碰了。
以上,一些拙见,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