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随着MT大力神C套的发布,老喵的对比评测也迎来了最终弹,由于个别原因,对比评测决定赶在MT大力神C套的评测之前发出。
再次感谢借出整套TFC大力神的米人乖乖同志。没有你,老喵无法完成这个对比评测。A套对比评测传送门:
http://bbs.78dm.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983
B套对比评测传送门:
http://bbs.78dm.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7214
开始进入正文之前,老喵再次声明,如果某些兄台感觉我在这里评论某玩具优劣引起你的不满,请你另起一贴讨论,老喵的帖子里讨厌战火。如果你真的要来说两句的话,请说点有营养的东西,不要总是:XXX的就是好,国产!支持国产,我们爱国!或者是:这贴子不客观,不想看了。再或者:楼主你去死吧!!最后一句比较有魄力,我建议你们还是直接吼出来比较好……
进入正文:
1

首先是4车合照,对比下就可以看出,车辆来说,MT的车型更加接近真车,这也是MT黄色套装的一大卖点,车辆应有的要素一应俱全,包括转向灯,保险杠,以及散热和排气系统,相反,TFC的则是没有此类细节,只有车体的正常细节
2

队长级上阵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公司生产的搅拌机吧,左侧45度视角,TFC的车辆设计虽然也拥有不少的细节,但是更多的是不知所云的细节,比如,车辆顶部的那两排散热窗,作为真实车辆,没有任何一辆车会将散热部分如此水平的铺在顶部,因为无法达到最好的散热效果,除非你是在宇宙中,脱离了空气,利用宇宙中的低温散热。MT的车头细节分类就很细致了,车顶的警告灯,以及车前灯和散热口等,无一遗漏。
3

MT车辆的左侧视图,小臂部分变成了拖车,挂在搅拌机后面,这个造型让老喵想起了当兵时雷达车身后挂载的小型发电机组,由于变形的关系,MT的搅拌桶是完全不可转动的,多少失去了一些把玩的乐趣,毕竟,搅拌桶吗。转起来才有意思
4

右侧与左侧没有太多的不同,车头后部的工具收纳箱以及车门和其他细节一应俱全。搅拌桶部分的马达以及传动细节也没有落下,细节部分没有任何缺失。
5

车体后视图,大家可以看到,腿部连接口的位置正好放在搅拌机的出料口位置,加上顶部的入料口,整个工程车该有的元素无一遗漏,遗憾就是,这该死的口太大了……
6

车头部分,顶部的细节以及前部细节一览无遗,滚筒虽然不可动,但是涂装非常丰富,螺旋切割色使搅拌桶拥有了立体感,不会显得单调。车头部分的警示灯上色也没有马虎,全部用的移印模组上色。
7

TFC车辆的左侧视图。整个车辆给人一种松散的感觉,之前说TFC上色差,部分水军反击说,上色容易掉漆,或者什么车辆自身的分色就不错,既然如此的话,那么,买日版的兄弟就都是傻瓜了,因为他们喜欢漂亮玩具。
8

右侧视图,整个车辆的搅拌桶就是插在身上的,没有任何其他的修饰或者现实中的车辆可以参考,至于马达和传动部分,在哪里?什么?车辆底部??你牛!!
9

这个地方,原来是用胸甲的部分盖住的,合体时依然要拿掉,所以老喵直接就这个图了,排料口OK,话说,入料口和输料管呢??什么?配件装上去变形?TFC不是一直号称一体变形吗?要配件作甚??上色方面,我不用说了吧?通体能找到10个地方上色就不错了……更不用说溢色什么的。
10

车头部分,好吧,我表示我不知道你顶部的两个车灯为什么使用这种方式来分色,保险杠变成了两个紫色的脚后跟。老喵是真想夸你几句……但是,孩子,我实在找不到地方夸啊…………
车辆部分总结:
MT的车辆几乎完全还原真实车辆,上色,细节等依然无法和官方的系列相比,TFC的车辆不管是还原度还是细节设计,完全都是天马行空,车辆该有的细节要素很多地方都被遗漏,恐怕这个时候很多人要说这是还原G1,不是还原真实车辆,那么,请你认真看看TFE复刻大力神的每个单体车辆,固然,细节不怎么样,但是,作为一个车辆该有的要素一个都没少。这就是差距,作为一个设计师应有的素质。上色方面就不用说了,TFC的标准配置,上色几乎为零,恐怕又有人要说,我们注重的不是上色,是设计,色彩也是设计里重要的一环,色彩没有完善也是设计缺陷。
人形部分对比:
1

首先我们来看侧面视图,这是两者都没有装载任何配件的形态,TFC背后的搅拌桶不见了,这个会在后面进行解说。
2

侧面看来,MT的小腿和脚部的分界很明显,都有独立的造型和空间,TFC则是小腿和脚部合并,这个情况在TFC的大力神是很常见的设计了……
3

后背部分,MT的搅拌桶因为无法变形而悬挂在背后,如果不是因为可以插接配件变成投弹兵的弹药包,这个设计就非常的失败了,毕竟,搅拌桶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TFC的后背较为干净,搅拌桶作为配件拆下,用处在后面老喵会详细的解说。腿部的后视图,MT的小腿空间充实,TFC则是一个空洞,身为V级别大小的玩具,真心的不应该出现这种D级别玩具常见的通病。
4

人形右侧45度视角,就胸甲部分的造型来说,谁更贴近G1,我不用多说了吧?只可惜的是很多人叫嚣还原G1,G1就是G1,要么完全照做,不存在什么还原,只有贴近,至于人体比例,TFC头部过大,四肢比例如果按照正常人体来的话,是属于五短身材的矮子,大家不信的话,可以去买一些人体素描教学色书籍,或者咨询下身边美术专业的朋友身体比例是否这样。MT的人体比例则是一个高挑身材的人形,头身比例把握的很好,没有变形。
设计元素以及吐槽时间
首先从TFC开始吧,进入正文:
1

车辆的搅拌桶部分,拆下后,搅拌桶可以分为8个部分,这8个部分作为武器可以安插在TF身上,中间的转轴后面会有解释作何用处。
2

身体上多处的插孔可以将搅拌桶插在身上实现这种火力全开状态,但是这里老喵要吐槽一句,很多人说MT的设计跟高达一样,看着就烦,但是这样看来,谁更像高达?在G1动画里,搅拌机变形后,搅拌桶也是挂在身后的,动画里也没见到过搅拌机这种火力全开的设定吧,OK,如果你硬要说这是全新玩法,那么,请不要再对MT进行攻击,因为别人也是全新玩法。
3

搅拌桶内部的这根转轴,在说明书的解说上,是一把枪,拉直后,灰色部分就是枪柄,这种造型被称为枪……真的是太牵强了……作为一把枪……连枪最基本的要素都没有……枪管比枪身长出数倍……在这个搅拌桶里我看到了几千年的科技跨度……饱满的武器库基于近代,但是这把枪……以现代的科技无法做出来……
4

吊车:“纳尼!你手里的是什么东西??”
搅拌机:“土鳖,哥这叫概念武器,懂不??”
5

手臂的设计,变形过程中,手臂需要反方向折叠两次,然后利用两个轴关节将车轮拉出,暂不评价这个设计有什么特点,请兄弟们静静往下看。
6

腿部,车头的固定栓是圆柱形,但是,固定栓却只存在与一侧,固定栓的稳妥方式就是两边各自有一个阳面,美观而且在特殊部分制作的时候可以一模多件。
7

胯部关节使用的是齿轮关节,拧动的时候会有咔咔声,至于这种关节和球形关节的各种优劣,老喵会在搅拌机成员小总结的时候进行解说。腿部拉出后,需要将膝关节180度翻转完成变形,膝关节的位置再次显现了TFC的惯用设计……至于是什么惯用设计,请往下看……
8

看到这里,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如果兄弟们认真看过我前两套对比就会知道,挖掘机和推土机,以及其他的几个机体膝盖几乎都是这样的关节,这种设计的原因就是,设计师除去其他部分的齿轮关节,只掌握了这一种关节的设计方式。
9

小腿部分变形后露出很大的空洞,因为小腿没有进行任何多余的设计,直接将大腿以及膝关节收纳进去而造成的。
10

搅拌桶留在身后不进行拆解的形态,我不多说了……自己看吧……
11

手肘部分的设计,关节依然是TFC惯用关节,为什么叫做惯用关节,请兄弟们自己拿游标尺量下TFC所有玩具的每个关节直径大小,发现什么了吗?对的,全部都是统一直径,就是说,在使用3D建模的时候,为了减少开发经费,所有的关节都使用了同一种,当然,减少成本谁都高兴,但是这种关节并不适合通用,因为这种关节设计,在官方,只是用在指挥官级别的玩具身上……现在,就连指挥官级的玩具都很少使用这种关节了,反而常见与童子军级别。回正题,大臂与小臂之间的距离不到1厘米,导致小臂从肩膀直接就过度,伸直了看是看不出有什么不妥,弯曲的时候就会感觉是手部直伸出去。
12

车轮的位置是多变的,可以选择很多种变法,但是无论你怎么折叠,这个部分都是像铠甲一样的挂在手臂上,记得当初有兄弟吐槽MT拖斗的手臂外挂铠甲,搅拌机其实也是一样的。
13

手臂的平举可动,可动范围固然不错,但是,忽略了一点,在可动的时候,完全忽略了人体骨骼的可动规律,虽然官方很多玩具平举不能,但是,所有的关节都遵循了人体基本规律,除去极少的个体变形因素导致,很难见到违反规则的可动,反之,观TFC的设计,吊车,挖掘机,搅拌机的肩膀皆是这种设计……
14

膝关节的补图,几乎所有的成员膝关节都会呈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这种通用关节造成的。
15

小臂部分的设计,变形设计的缘故,小臂后部空洞很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外部厚度过大,玩具并非厚大就结实,真正的结实是基于几何结构的合理性
16

身后的附件使用折叠零件,定位设计很多,包括插孔,内部镂空也是节省用料了,同时也没有遗漏内部该有的刻线细节。灰色部分为双轴连接件,这种链接完全可以用在手臂设计上,可以完美的实现手臂对折,不知道为什么始终没有用在肘关节上。
17

面部使用的是TFC的标准配置,也是最值得称赞的地方,透光零件,由于是使用的高透光零件,逆光的时候,眼睛内部会产生很多的线条,机械感十足。非常不错。
TFC设计小结:
总的来说,这款玩具的缺点还是盖过了优点,车型来说,长度适中,属于常见车辆比例之一,人形方面,过于短小,原因是零件厚度过大,变形设计,总的来说与D级相当。细节部分缺陷较多,虽然增加很多刻线一些点点圈圈,多是无实质性意义,纯粹是为了细节而细节。关节设计依然使用的通用关节,导致整体多处设计本可以很不错,结果却是事倍功半。搅拌桶的变形很出彩,可以分开变成武器,同时也打破了自身还原G1的口号,一体变形的说法也不再成立。头雕面相依然机械感为主,眼睛以及头饰用的也是高透明材料,逆光效果很赞,(别跟我说什么是取景器,那是高达的,TF看东西是靠眼睛,高达看多了吧你。)
MT设计阶段,
1

腿部是最先变形的部分,所以先从腿部说起,小腿内部使用了4次折叠方式变形,一次立体折叠,三次横向折叠,使得腿部成为一个箱子一样的造型,空洞留在了小腿内部。
2

小腿归位以后可以看到,立体折叠的车头外壳倾斜后形成了立体感,脚部与小腿的界限一下就分明了,这点细节考虑的很好,不会让小腿成为一个肿块,比起B套吊车那该死的腿部有了很大的改进。
3

脚部的球形关节保证了不错的可动性,唯一的缺陷就是球形关节的链接方式了,用一枚螺丝固定的,如果内部没有使用方形或者横条固定的话,真怕螺丝会松掉,等有空了再拆开看了……
4

胯部使用的是球形关节,零件处理的略有偷懒,入料口没有任何修理,大腿内侧细节全无,说明一点……MT的开模方式也是双开。大腿和胯部的链接用的是一般D级玩具常用的链接方式,轴关节。至于腰关节,在最后的合体对比的时候,兄弟们只需要看看脚踝关节的可动就了解腰部的可动范围了,嘿嘿。
5

手肘关节,这个关节不用过多解说了吧,兄弟们都知道,最早出现于FPJ虫子的手肘,可动性,美观度以及实用度为100分。
6

肩关节,使用了两层叠加,可动性得到保证,并且可以做出双手抱胸的动作,整个小队里,搅拌机的可动性是最好的,小臂的定位栓略大,隐藏的不是很好。油桶由于开模方式的原因,中间有着很大的空洞。
7

话说照片怎么偏了……手抖了估计……懒得重拍了……面部,因为原型设计的因素,所以使用的是蛮族面相,这些细节老喵会在C套的对比评测里详细的解说。
8

不管怎么说,也给大家展示下MT搅拌机的全武装状态吧,免得有人说我偏心……只说TFC像高达…………
MT设计小结:
总的来说,这款MT设计还算中规中矩,车型属于不常见的类型,细节方面,并没有增加过多的东西来可以完善细节,基本上都是将真实车辆的各种要素一一还原。人形比例没有出现不协调,搅拌桶不可动,失去了不少的可玩性。头部零件依然使用的上色,没有使用透明零件,个人对于透明零件的眼睛真心的没有多少感觉,所以这里不予评论好坏。
关于各种关节的科普内容:首先,大家常见的TF关节多为3种,轴关节,齿轮关节,球形关节。其中,齿轮关节可以分类为多种,球形关节也是,可分为多向和单向包裹等,这里,老喵就针对TFC的齿轮关节和MT的齿轮关节来进行比较吧,由于TFC没有球形关节,所以在普及齿轮关节后,再进行科普。
首先,齿轮关节分为很多种,弹簧压力作为阻力的齿轮关节以及利用材质之间弹性作为阻力的关节是比较常见的,TFC使用的就是后者,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使用弹簧产生的压力将定位齿压紧在主齿上,后者则是利用材料之间的弹性来进行压紧,到了这里,兄弟们应该大概的明白了两者的工作方式了,前者的使用寿命是后者的200倍以上,因为弹簧压力的原因,在你转动关节的时候,压力和摩擦力由弹簧和定位齿共通承担,所以,摩擦和损耗是很缓慢的,即便是定位齿磨损40%以上,依然可以靠弹簧的压力保持90%左右的强度。
而后者则不同,由于是通过材质之间的弹性作为摩擦,所有的阻力和摩擦都由材质来承担,转动速度略微加快都会造成高温,如果材质自身散热不好,加上ABS属于高分子材料,使用寿命可想而知了。一旦齿轮部分磨损超过20%,便会出现各种松动以及咬合不紧等现象,再继续磨损的话,后果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至此,搅拌机部分对比完毕,请看下一楼层的铲车对比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