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库链接:https://acg.78dm.net/ct/10725.html
1994年5月份,定价500日元
------------------------------
趁着再版便宜,搞点老拼装玩一玩。
------------------------------
包装展示
正面封绘
侧面封绘
说明书
板件展示
侧裙甲和后裙甲还自带成型纹路效果,可见当时万代在模具上的钻研程度之高。
PC件和补色贴纸
本体展示
我只使用了面部贴纸,其余部分均没有粘贴,此为纯素组图。
说实话,同样是500日元,这个套件的分件分色水平,比前一年(1993年)的高达V系做的好太多了,不过需要自行补色的地方还是非常非常多的,组合方式也是常用的左右合。
整体的身形比例看着比较怪,我个人觉得是因为上半身的躯干部分太过瘦小了,从而显得头部出奇得大。
背部
和MIA版的对比
背面
尺寸对比
机设头顶高16.4米,玩具头顶高约为113毫米。
按换算,其比例约为1/144。
可动展示
图①②③④:颈部不可动,头部的前后活动范围很小,侧摆和平转倒是没问题。
图①②:后脑勺的鞭子可摆动。
图①②:肩甲和肩膀均不可动,手臂的平抬和内拉幅度十分有限。
图③:手肘和手腕处可360度平转。
图④:手肘为单关节,手臂的弯曲度约为90度。
手臂平抬时,龙角对其也有一定的阻碍,需要经常调整。
龙头上颚可动。
腰部是固定的,完全不可动。
前裙甲和侧裙甲可动。
图①②③:跨部为全包式,对腿部的平抬和内外翻造成的限制较大,只有前抬不受影响。
图④:膝盖为双关节,腿部的弯曲幅度很大。
图①②:脚腕的连接处为单一球关,接地性很有限。
核心机可分离,驾驶舱可打开。
细节展示
无贴纸的面部
面部的细节棱角并不分明,补色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天线和头盔都是单独分件的,有一定的锐度。
鞭子部分
面部贴纸效果
躯干部分
裆部龙鳞甲的刻画有些浅,缺少层次感。
肩甲与手臂部分
肩甲内侧的光束旗有独立分件,但无法还原展开状态,只是个装饰。
龙头的组合度稍差一些,左右合缝较大。
手臂里侧
小臂的伸缩功能也无法还原,既没有机构,也没有给替换件。
(替换件要去额外买G系配件包)
下半身部分
脚掌上侧的白色部分有分件,这点倒是挺好的,本以为也会是粗暴的纯红色左右合。
侧裙甲自带有磨砂质感的纹路效果。
脚底板无细节。
后脑勺部分
核心机
背包状态
背部的四根光束旗和肩甲里的一样,无法拆下展开。
手背部分
后裙甲和侧裙甲一样,也是自带纹路质感的。
腿背部分
该套件无武器及特效配件
POSE展示
最后总结:
其实如果搭配上贴纸的话(只不过我自己没贴),和94年前的一众老模相比,就素组效果来看该套件本体的完成度还算是比较高的。就500日元售价而言,整体的分件和分色都挺出色的,特别是侧裙甲和后裙甲上的成型纹路质感,很有感觉也很有新意(也有可能是单纯炫技)。但成本和模具设计依然很有限,想要补色、修件的地方还是非常非常多的。
可动设计没啥亮点,也主要是靠通用PC件撑着。腰部不可动这一点还是很诟病,对POSE的限制比较大。双关节的膝盖倒是值得表扬一番,下半身的灵活感一下就提升了。
而就可玩性来说说,这个套件就比较差了,一是完全没有配件,二是机构的还原度也很底下。背部的核心机可以分离,但安装点实在是太松了,很容易掉。全身挂载的12根光束旗全部是装饰,展开替换件也一根都没给(这东西倒是方便DIY,就是特效件难做)。小臂的伸长替换件也得单独去买配件包才能获得。
总之还是一句话,拼装部和成品部赶紧的啊,还能不能出武斗传新玩具了啊!
以上便是1/144 飞龙高达的完整测评,希望能给有需要的朋友一些帮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