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飞跃疯人院的特摄映画馆。本次带来东宝发行的特摄电影《哥斯拉VS摩斯拉》蓝光碟。
先来看影碟外包装。
碟盒正面
碟盒背面
光盘盘面
菜单画面
片名画面
本片于1992年12月12日公映,是哥斯拉系列第19部作品,哥斯拉VS系列第3弹。宣传语为“极彩色的大决战”。票房收入22亿2000万日元,是1993年度日本国产电影票房第一名,继1973年末上映的《日本沉没》之后,时隔19年再次刷新了电影票房记录。观影人数达420万人,为哥斯拉VS系列之最,在2016年的《新·哥斯拉》(观影人数550万人)之前,本片都是平成以来观影人数最多的哥斯拉电影。
自1966年的《哥斯拉·伊比拉·摩斯拉 南海的大决斗》以后,摩斯拉成虫时隔26年再度登场。正如宣传语所言,美丽的特摄影像表现是其特征。
主要袭击地点是丹泽山地、横滨市横滨未来港21、名古屋市。名古屋的袭击场面致敬了1964年的《摩斯拉对哥斯拉》,东京的袭击场面致敬了1961年的《摩斯拉》。影片中有开业前的横滨地标塔被破坏的场景,这是东宝制作人田中友幸与地标塔的建设、运营方三菱地产密切合作而实现的。在丹泽的哥斯拉迎击战中,MESER攻击机首次登场,展开了大规模的战斗。
作为面向家庭层的对策,人类的戏份以拓也和雅子夫妇的复婚故事为中心展开,观众的反应也很好。在平成哥斯拉系列中首次以自然破坏为题材,以“环境破坏”和“家族爱”为主题。同时也正式加入了人类诞生之前的文明和根据地球的意志产生的怪兽等幻想要素。
饰演小美人的今村惠子和大泽沙耶香,分别是第三届东宝灰姑娘大赛的最高奖及评审团特别奖得主,在电影公映后的一段时间中,两人组成偶像组合“COSMOS”,演唱《摩斯拉之歌》,进行宣传活动。
除了延续前作的土桥龙三之外,三枝未希也有登场,但与其他登场作品相比出场次数较少。另外,自卫队的各幕僚长也继续由黑部进等人饰演。
在美国,长期以来《摩斯拉对哥斯拉》的英文标题都是《Godzilla vs. Mothra》,为了区别化,本作的标题变成了《Godzilla and Mothra: The Battle for Earth》
制作经纬:
最初的企划案名为《摩斯拉VS霸刚》,是以摩斯拉为主角的电影。预定在1990年上映,剧本由大森一树编写。但是,根据《哥斯拉VS碧奥兰蒂》的反响,续作改为以哥斯拉作主角的《哥斯拉VS王者基多拉》,再下一部作品,以《哥斯拉VS基伽摩斯》及《摩斯拉VS霸刚》为原案,将敌方怪兽从霸刚变更为哥斯拉,最终确定为《哥斯拉VS摩斯拉》。《哥斯拉VS基伽摩斯》之所以没有被制作,是因为原定登场的メカニコング在东宝和美国雷电华公司之间存在着暧昧的版权关系,雷电华方面表示如果制作的话可能会发生纠纷。另一种方案是,作为前作的续篇,制作宇宙怪兽王者基多拉登场的“王者基多拉的逆袭”,但为了避免连续出现王者基多拉而制作了本作品。
导演不再由大森一树担任,而是选用了执导《超少女REIKO》出道的大河原孝夫。大森则负责编剧。起用大河原是出于让东宝本公司的导演执导影片。
大森表示,前作的构思来自《回到未来》,所以在本作品中尝试了《夺宝奇兵》,初期还受到了1961年《摩斯拉》的影响。此外,巴特拉还加入了《异形魔怪》的要素。东宝制片人田中友幸,向大森传达了将“摩斯拉”和“摩斯拉对哥斯拉”整合在一起的要求,对其他的工作人员也说主角是摩斯拉。
饰演手冢雅子的小林聪美是大河原导演的推荐,因为出演了大森执导的电影《恋爱的女人们》,制片人富山也表示赞同。
饰演南野丈二的宝田明在决定出演本作品之前,收到了看过《摩斯拉对哥斯拉》后非常感动的粉丝们的来信,恳求宝田明“一定要出演”。在拍摄现场,从1954年初代《哥斯拉》开始就担任制片人的田中友幸带病前来拜访宝田,见到宝田时,田中热泪盈眶。
作曲家本多俊之在片中客串了一名自卫队员。根据大河原孝夫的说法,本多是伊福部昭和哥斯拉电影的超级粉丝,因此特别要求要出演。
作为东宝特摄作品首次采用了高清合成,在COSMOS的登场画面等场合使用。COSMOS的拍摄全部在本篇组进行。特技导演川北纮一证实,因为拍摄高清视频需要专用的中继车,为节约预算,只在最小限度内使用了高清合成。
探险的场景是在拥有亚热带阔叶树和蕨类的奄美大岛拍摄的,由于土地主人的好意才拍摄了山体滑坡的镜头。吊桥的部分是在福岛县饭坂的折上川溪谷拍摄的。
特摄班于1992年5月8日开拍。花了几天时间在名古屋和东京进行实景拍摄。在东宝摄影棚的拍摄从5月19日开始,从当天到28日,拍摄了哥斯拉、摩斯拉幼虫、巴特拉幼虫在菲律宾海域的战斗,使用了特摄大水池。
5月29日至6月6日,在东宝第8舞台拍摄了摩斯拉在日本国会议事堂羽化的场景。摩斯拉在国会议事堂羽化本是1961年《摩斯拉》的初期企划,但当时未能实现。此外,还使用了CG制作羽化场景,但未获得采用,川北特技导演称CG话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感情。
6月9日拍摄了巴特拉幼虫入侵名古屋城的场景,6月10日在第6舞台拍摄了哥斯拉与巴特拉幼虫在海底对决的场景。后者使用的是俗称“疑似海底”的摄影棚海底布景。
6月17日至22日,在第9舞台拍摄了巴特拉幼虫进攻名古屋市区的场景。同时,还使用了部分微缩模型拍摄了幼虫入侵赤坂的场景。
6月24日至26日,在第9舞台拍摄哥斯拉在丹泽山中与mazer部队对决的场景。与此同时,还在露天摄影棚中拍摄了哥斯拉从富士山出现的场景,以及英凡岛的暴风雨场景。
7月1日至9日,在大水池拍摄了载着摩斯拉卵的浮船坞和巴特拉幼虫遭遇的场面等,在第10舞台穿插拍摄了海中哥斯拉和冰山上巴特拉幼虫的场面等。
7月18日至23日,在第9舞台进行了未来港地区的拍摄。最后的未来港21的布景使用了3000个以上的灯饰,制作费用8000万日元,制作耗时1个月。地标塔的微缩模型高6米,重量接近200公斤,如果一直放置的话会因自重而坍塌,特殊美术导演大泽哲三在模型内部搭上铁制骨架,用阶段性地组装的手法完成。特殊效果的渡边忠昭回忆道,地标塔倒塌的场景,拍摄十分顺利且令人难忘,是现场唯一一次响起了掌声的场景。到前作为止,微缩模型内部的灯饰都是由美术组委托外部制作的,本片由于建筑物数量较少,所以改为由特技照明组制作。
片头暴风雨的的镜头部分挪用了1964年《摩斯拉对哥斯拉》的影像。在片头特摄场景的拍摄日(7月2日),美国电影导演蒂姆·波顿拜访了本片的特摄组。
巴特拉沉睡的冰山融化的场面使用了电影《诺查丹玛斯的大预言》的一个镜头。另外,名古屋城石垣破坏的场景,也借用了电视剧《日本沉没》第4集中姬路城倒塌的场景。
主要角色:
宝藏猎人、前东都大学考古学助教 藤户拓也:别所哲也(1965年生)
藤户的前妻、东都大学环境情报中心所员 手塚雅子:小林聪美(1965年生)
丸友旅行社社长秘书 安东健二:村田雄浩(1960年生)
国家环境计划局G ROOM下属的超能力者 三枝未希:小高惠美(1972年生)
小美人COSMOS:今村惠子(1974年生)、大泽沙耶加(1973年生)
藤户与手塚之女 手塚 绿:米泽史织(1985年生)
内阁安全保障室室长 土桥龙三:小林昭二(1930-1996)
东都大学地质学教授、环境情报中心主任 深泽重树:筱田三郎(1948年生)
国家环境计划局局长 南野丈二:宝田明(1934年生),宝田也是1954年初代《哥斯拉》的主演之一。
1956年的宝明田
自卫队航空幕僚长 高冈冬树:黑部进(1939年生)
陆上自卫队 战车副官:本多俊之(1957年生)
登场怪兽:
怪兽王 哥斯拉
皮套演员:萨摩剑八郎
皮套为新造型,造型师是小林知己。头部原型来自《哥斯拉VS碧奥兰蒂》。
为了对应可以飞行的摩斯拉和巴特拉,首次在皮套中内置了利用压缩空气上下驱动头部的装置。为了利于颈部的活动,皮套头部的材质由乳胶改为泡沫橡胶。从本作开始,哥斯拉眼球虹膜都加入了橙色线条。
背鳍的排列有所改变,前端涂有明亮的象牙色。海上场景及富士山登场场景都使用了前作的皮套,在海上与巴特拉战斗的场景,使用了只有上半身的新造皮套。
在《哥斯拉VS碧奥兰蒂》中制作的,可以通过机械控制活动的哥斯拉半身像,也进行了颈部活动的改造,在本作中继续使用。另外,还制作了电影宣传用的哥斯拉全身像,头部和手都可以活动,在各地巡回展出。
巨蛾怪兽 摩斯拉
幼虫体长120米,体重15000吨。
成虫体长65米,体重2万吨,飞行速度2马赫。
外观设计以初代为准,但配色更加鲜艳。脚趾数量为3根。
造型制作是tueny负责。该公司的代表村濑继藏在1961年的《摩斯拉》中也做过摩斯拉的造型。村濑从东宝特殊美术部接到成虫、幼虫的订单,是在杀青前一个月。村濑说,多亏从年初就做好了准备,总算赶上了这个时间。
幼虫模型内藏了自动式车轮机械装置,制作了两具,一具长2.4米,一具长1.6米。
成虫也有两具模型,一具可以通过遥控使身体各部分活动,长度3.5米;另一具长度为1米。动作场景大部分使用长度1米的模型,体毛是手工粘贴的,复眼使用透明的聚碳酸酯球,从背面打开孔后,通过热处理变圆;鳞粉使用了金粉;口器为FRP制。
幼虫喷出的丝线,是将发泡苯乙烯的细小粉末吹出来表现的。村濑继藏为了表现幼虫体表的反光,在本作品中再次使用了1961年《摩斯拉》中使用的“乙烯树脂”来进行表面涂装。
卵的模型分为诞生场景用和运输场景用两种。前者的大小约为1.3米,开出了能使幼虫露出脸的洞。茧也制作了两种,有一种作为备用品而从未实际使用。茧的材质是玻璃纤维,开出了让成虫能够破茧而出的孔洞。
巴特拉
幼虫体长90米,体重2万吨;成虫体长73米、体重3万吨、飞行速度3马赫。
幼虫皮套演员:破李拳龙
企划是以《哥斯拉VS吉加摩斯》时期的怪兽“吉加摩斯”为基础。吉加摩斯被设定为摩斯拉因放射能变异而成的狂暴怪兽,最后与摩斯拉融为一体。在最初的方案中,吉加摩斯被设想为蜻蜓型怪兽,不过,随着摩斯拉的登场,而被改为恶之摩斯拉的设定。
决定稿的设计者是吉田让。成虫的爪臂比起飞蛾更像甲虫。幼虫除了独角仙之外还有蜈蚣的印象。在设计图中,成虫侧面的刺是黄色的。
巴特拉幼虫皮套只制作了一个。考虑到可动性,前脚趾甲的造型比设计图要大。在拍摄水中场景时,需要上下分离为两个部分。因为脚下的爪子会妨碍行走,也有将其切除后拍摄的镜头。在长长的尾巴部分内置了推车,帮助移动,在海上前进的场面没有演员,而是安排了机械拍摄。
成虫是用无线电操纵各部分活动,亦有两具模型,一具翼展3.5米,一具翼展1米。动作场景大部分使用翼展1米的模型。交货时因为体色偏淡,所以重新涂为更暗的颜色。在紧紧抱住哥斯拉的场景中,只使用了身体部分。
特技导演川北亲自穿进巴特拉幼虫皮套,示范行走的动作
登场装备:
92式Meser战车
93式自行高射Meser炮
特技导演川北纮一希望负责音乐创作的伊福部昭能帮他写一首《Messer March》的新乐曲,为了激发伊福部的创作欲望,他推出了剧本中没有的新型Meser战车。
设计者是西川伸司,以87式自行高炮为印象。最初的设想是比普通坦克大几倍,设计了三联装Meser炮,由于摩斯拉和巴特拉等飞行怪兽的登场,设计是以假设对飞行怪兽而将炮塔部改装成对空坦克。不过,在剧中,并没有针对飞行中的摩斯拉成虫等怪兽进行攻击的场景。
模型只造了一辆。基础部分使用了现有的微缩模型。模型不能自行行驶,而是通过操演来表现行驶。细长的炮身前端安装了金属零件,导致行驶时炮身晃动,在《哥斯拉VS机械哥斯拉》之后追加了支柱以抑制晃动。
93式Meser攻击机
设计者式是青井邦夫。在企划阶段,有攻击直升机和倾转旋翼机的设计方案作为候选,也有作为Super XIII登场的方案。剧本里描述的是攻击直升机上装载着武器的机体。该型攻击机也是特技导演川北最喜欢的武器装备。
微缩模型制作了两具,长度44厘米,比例尺为1/50。操演是用钢琴线进行的,但旋转场景是将尾翼固定在支柱上拍摄的。
川北称,为了以摩斯拉和巴特拉的关系为主轴,在空中攻击机登场时,刻意减少了对机械的描写。
特报及预告片
全文完,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