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科普番外56】红色帝国的影之武者 Robot魂 幻影狙击型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20-06-13 22:27 发布于 未知

1楼


上世纪90年代初,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揭开了中东战乱的帷幕。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科威特境内与侵略者展开交战,却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发百万吨级核弹“悄无声息”让交战双方、乃至科威特也几乎全灭。



蒙受了主力部队全灭的巨大损失,美方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场由苏联指示、萨达姆·侯赛因政权操作的阴谋(会怀疑苏联的原因是伊拉克不具备动用百万吨级核武器的能力)。在美苏双方的手指都放在核武器发射按钮上,几乎就要重演古巴危机的档口,苏共中央总书讠己戈尔巴乔夫站了出来。



这位在历届苏联领导人之中也罕有的对美态度良好的政治家,以不偏不帮的公正态度全力进行政治斡旋,终于点醒了无能狂怒中的美国,避免了全面核战争的爆发。人类自灭是暂时化解了,但中东混乱的局势却并未因此而有所缓解——第五次中东战争陷入了永远都拔不出腿来、且愈演愈烈的泥沼之中,一直到如今。



核攻击事件平息之后,大约过去了半年的事件。苏联国内的“健康势力”认为总书讠己在事件处理上所表现出来的姿态行为,对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阵营近乎幼稚的新来,为了博取西方国家欢心而向其摇尾乞怜,是懦弱表现,是俄罗斯民族的罪人,共产主义的叛徒。



八一九事件,又称八月政变。一支隶属于苏军的特种部队闯入了***南部海滨小城福罗斯的总统别墅,暗杀了当时正在此处度假休养的戈尔巴乔夫。这起事件由苏共“健康势力”(保守派)授意执行,据信得到了苏联国防部、克格勃等强力机构首脑大佬们的认可和支持。



当然了,这起激进的暗杀行动几乎是眨眼间就被镇压了。国内的健康势力掌握了实权,苏联开始一口气右倾化,对西方阵营的外交态度也逐渐变得强硬了。而在中东已经乱成一锅粥的局面下,右倾化严重的苏联对此视而不见,第二次出兵侵略了一度已经抽手的阿富汗。目的依然是为了消灭***游击队,继续维持共产主义政权对当地的绝对统治。



虽然踏入阿富汗土地的苏联军队拥有先进的现代化装备,但当时即便是苏联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也并不乐观,“这是苏联版越战”的论调也喧嚣尘上。

原因有很多,阿富汗的主战场大多都是险峻的山岳地带,能够容纳苏联的机械化大军移动的大多只有蜿蜒难行的山路。而在这种路线上警惕敌人设伏,或是要及早发现趁着地形夜色偷袭的游击队,是非常困难几乎不可实现的事情。



对抗游击队最有力的武器之一,是苏军的米-24武装直升机“雌鹿”。



“雌鹿”的主要作用是为地面部队开辟前进通道,扫除游击队设置的各种障碍——不过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雌鹿”本体太大。



自从游击队能熟练使用美制小型对空导弹“毒刺”后,这种多用途中型武装直升机的价值就大幅下降了。



苏军再一次回到了被不断发动伏击、夜袭的游击队折磨到崩溃的噩梦般的现实之中。在坦克和武装直升机无法应对的情况下,渴望尽快打开战局的苏军,决定引入新型兵器,也就是后来改变世界的ArmSlave。
杰作的第二代与无敌的第三代
ArmSlave,即“Armored Mobile Master Slave System”(主从式机甲系统),通称AS、强袭机兵。AS是融合了动力装甲(PoweredSuits)和强化外骨骼(Exoskeleton)构思的新概念兵器。



早期因为受动力装甲理念的影响过大,AS是以放大士兵的肌肉力量、增强防御力为目的进行射击的,也就是说不是让人坐上去的,而是穿上去的“Suits”。也许正是因为格局太小的关系,AS注定无法搭载大出力的动力源、高防御的外装甲、更强大的火力。无论是步兵部队还是装甲部队都容不下它,其存在变得十分尴尬,成了可有可无的分队支援用装备。

改变了这一不利局面的,是在AS研发上起步很早且理念先进的吉奥特隆公司。按照早期的设计主旨,AS是要尽可能小型化成为Suits般的存在。但吉奥特隆的技术团队却认为这种想法是彻底错误的,AS应该是一种能够穿越各种各样的地形,能采用灵活多彩的战术,可搭载多种多样的火炮和电子设备,和主战坦克、武装直升机分庭抗礼的强大兵器。



仅仅花费了数年的时间,AS就发展成了可以以一百码的速度奔跑,灵活巧妙地操作各种武器,称霸了除了平原和沙漠外的所有具备战略价值的地域。于是理所当然的,在阿富汗陷入苦战的苏联军队,在半年之后装备上了闪闪发亮的新兵器AS,也就是划归为第二代机的Rk-91“野蛮人”。



在当时来看,野蛮人是最适合用来扫荡地方游击武装的武器装备了:模拟人体的移动方式,匹敌武装直升机的攻击力,无视任何地形的机动性。苏军很快就将传统战术与AS结合了起来,有效打击了数支号称无敌的***游击队。依靠这种对血肉之躯来说无敌存在的钢铁巨人,以当时驻扎在巴米扬地区的苏军为例,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占领地扩大了一倍,而自军的伤亡也有了显著的减少。

Rk-91野蛮人所活跃的阿富汗战争、海湾战争结束以后,这款作出巨大贡献的旧型机也随着大型局部战争的结束而停产了。在那之后虽然也有畅销的输出式样Rk-91M在军火市场上大行其道,但苏联方面也确实感到这种以柴油内燃机作为动力源的旧型机太重太慢,噪音和油耗太大,与装备了燃气涡轮引擎的美制M6“丛林法兰绒”在性能上差了一大截。

那么我们也用燃气涡轮引擎吧。

Rk-92继承了前代“野蛮人”的代号(依然是西方起的),作为改良型各方面性能都已经与M6不遑多让了:搭载了1300马力的新型燃气涡轮引擎,最大作战时间达到230小时,最高奔跑速度超过130码。



面对隐隐有赶超西方阵营AS技术的苏联,Rk-92的完成对美国实在是打击不小。就算抛开硬件性能的高水准不谈,Rk-92凭借低廉的造价,几乎无门槛的上手难度,成为了整个时代最为畅销的AS(一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独立后,出口野蛮人带来的经济效益依然是支撑国家经济的顶梁柱)。

让西方阵营更为在意的是,在推出了稳扎稳打的Rk-92后苏联再接再厉,积极地投身于次时代新型机的研发之中。在那个军备竞赛的年代,研发新型机的并不只有美国和苏联,事实上当时具有相当工业实力的发达国家,都在牟足劲投入AS的研发。



二十一世纪初,美国正式公开了由吉奥特隆公司研发的第三代AS“M9·卡恩兹巴克”。很快,紧随其后的西欧诸国也争先恐后地推出了五花八门的第三代AS。

在第二代AS黄金期就以人形战车“密斯托拉风2”占据一定业界地位的高卢人,完成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彩虹”;才华横溢的日耳曼人在第三代机种上发力,推出了极富普鲁士胸甲骑兵精神的“战狼”;冷战期间得了恐苏症的瑞典人,结果造出了和野蛮人莫名相似的“哥布林”;虽说慢了整整十年,日本人也完成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AS“炎鸦”……

相比起以上这些可谓是追赶美国后尘的国家,以及他们所推出的第三代AS,真正意义上是与美方同期竞争,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神功大成的则是苏联泽雅设计局所开发的Zy-98“雪崩”(Лавина),不过西方阵营给的代号更为响亮——“幻影”(Shadow)。



神秘的幻之AS


Zy-98作为苏联开发的次世代主力机种,第三代AS的领头羊之一,通过采用了全新的钯反应炉、新型电磁肌肉束这两大新技术,实现了完全的电气化驱动。相比起过去的化石燃料驱动和混合式驱动来,100%的电气化驱动所带来的优势好处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首先,以新式的钯反应炉取代燃气涡轮引擎的做法,令本机的静肃性大幅度的提升,驱动系统以脱胎换骨的方式实现了彻底的轻量化革命。其次,凭借如此巨大的优势,本机拥有了凌驾过去旧式AS和战斗机的高度运动性。然后,因为彻底的轻量化而使得本机往直升机和运输机上搭载也变得更容易了,全面废除了油压系统的关系机体内部腾出了大量的空间,不但提升了驾驶舒适度,还为内置传感器等电子设备提供了可能。



电磁肌肉束(Muscle Package),严格来说在第二代AS后期就已经开始尝试性地运用了。作为取代油压气缸和空气压的新技术,以通电就会收缩的记忆塑料制作的电磁肌肉束,集束化后具备实现微妙的动作、瞬间爆发力和高出力这三大优势条件。除此以外,最新式的电磁肌肉束具备了防弹性,这无疑能进一步提升本机的防御力。

上面也提到了,肌肉束是靠加电压进行收缩的。不过,并不是施加的电压越高出力就越大——就好像其它精密的电子设备一样,肌肉束有“最大适性电压”这条红线。一旦越过了这条线,出力就不会再攀升,反而会损伤肌肉束。而且电磁肌肉束在模仿生物肌肉的各项特点长处外,也继承了所谓的“肌肉纤维劣耗现象”(FOE)。不同的是,生物的肌肉纤维能在断裂后能自我修复,而电磁肌肉束就没有这么强大的恢复力,只会越来越劣化而已。

搭载了电磁肌肉束的AS,一般进行十次作战或训练后理论上就得全面更换肌肉束了(一些预算不足的部队会采用训练品,出力只有实战版的七到八成,但耐久度是两倍以上)。

除却防弹性能相对来说有亮点的电磁肌肉束,对于本机来说主要防御依然需要坚固的外装甲来担负起来。早在第二代AS时期,尚存在所谓的外骨骼系统(这也呼应了AS最开始是动力装甲+强化外骨骼的这个原设)。不过在本机这样的第三代AS身上,已经很难看到外骨骼的大规模配置了。

内燃机被钯反应炉取代,油压系统被肌肉束取代,外骨骼框架被内骨架所取代,这都是大势所趋。不过也正是因为有电磁肌肉束的存在,以其与外装甲相连接,成功保证了本机的结构强度。

既然提到了结构,那么我们就来简单说说本机的基本结构吧。



头部 众所周知,AS自诞生之时起,就是高度拟人化的战斗武器。不仅是在外观上酷似人类,就是内部细节构造上也都尽可能地模仿人体布局。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头部,在AS上是各式传感器、电子设备的集中分布区域。因为AS是九公尺级的直立兵器,因此相比起其它的陆战兵器来说,对于情报收集能力上就存在有先天的优势了。



早期的Rk-91/92因为运动性上的劣势,以及搭载电子设备和小口径武器的需要,导致整个头部外形看上去充满了两栖动物的诙谐色彩。而到了本机,通过对占地方的油压系统进行彻底的移除,机体内部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容,一些过去必须内置头部的设备可以往其它地方腾挪了,本机的头部外形也就变得更为洗练精悍了。

本机的头部正面轮廓相比起M9来(M9是戴着战斗机头盔的形象),更接近人类。简单明了的竖置卵形的面部上,搭载了四组光学摄像机。这种六边形摄像机模仿了昆虫复眼的特点,即便是在夜间光线微弱的情况下,也能确保所视物象的足够清晰(即光点在多个视觉点上进行重复斜射,看到的物体就特别清楚)。



这种非双目式的摄像取景设计,除了上述特点外,还能够在同一条件下尽可能提升情报收集量的上限。并且也提升了头部中弹受损后,仍能有摄像机残存继续发挥功能的概率。



由于并非是Rk-92、M9那样模仿人类的双眼取景系统,四目复眼式的摄像系统会给敌人带来一种天然的恐惧感。再加上本机的头部结构相较于其它机种来显得十分简单,配合毫无感情可言的四颗眼睛,仿佛戴了能面的鬼怪一般,冷冰冰的让人不寒而栗。另外本机配备了远胜Rk-92的先进电子设备,从前额位置的独角状天线上就可以看出本机拥有的超群索敌能力。



躯干 本机的躯干部位着重强化了装甲防御力,各部位也采用了重视防御力的复合式组件。三代机无一例外的将驾驶舱等组件设置在了躯干上半部分,而将下方位置留给了钯反应炉(因为内容物多,上半身体积远大于下半身,所三代机普遍大胸细腰)。本机的躯干上半部分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块,其中左右两胸区块为了不影响肩部的可动范围,采用了非常独特的设计。



正因为缺乏安全感的追求防御性,本机机身的重量因此而增加,相比起M9来运动能力要差一点。虽说常态下的运动性比起M9来略有不及,但本机的瞬间爆发力具备了十足的敏捷度,在实际对AS战斗中能够确保相当的优势。



并且,本机在近战防护性方面可是下足了功夫,特别是背部外装甲,从后腰位置一直延伸到头顶,以一种半包裹的方式将整个后脑勺保护起来,从后面几乎是看不见本机头部的,在近战缠斗中可以起到绝佳的防御性(后颈可以直达驾驶舱)。



四肢 本机手臂与躯干连接处的肩关节由多个可动轴与内骨架进行拼接组成,主要由电磁肌肉束配合微型驱动马达来实现关节与关节之间的驱动。本机用来保护内部传动轴和内骨架的外壳——也就是外装甲——并不像Rk-92那样方正,也没有M9那样的外挂小型护盾的设计。可以说本机并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大型肩部外装甲,只是简单地在肩关节上最低限度地铺设了碎片化的装甲,以这种分割式的设计尽可能解放肩部乃至整个手臂的活动性。至于因此丧失的部分防御能力,则由大型化了的上臂、肘部装甲来弥补。



另外本机大型化的肘装甲并非只是为了弥补缺失的防御力,在设计之初泽雅技术人员就考虑到在AS向重武装进化的必然性,为了尽可能一次性携带更多火器,而赋予了肘装甲以栓式武装挂点的机能。在实战中本机不但可以在此处悬挂大型单分子切割刀,还可以以此为固定点来装备尺寸巨大威力惊人的AK-87型AS用六管加特林机炮。



相比起重视活动性和功能性的上半身,本机的下半身可谓是重走了苏制AS的老路:对防御性的无比重视。为此泽雅技术人员甚至放弃了Rk-92时期设置在大腿外侧的武器挂点,以牺牲下半身的武器收纳机能来换取极致的防御性能。



本机腰部以下非常粗壮,尤其是股关节到胫部这部分的结构相当坚固,一体成型高高隆起的外装甲下蕴藏着可怕的爆发力,有着区别于M9的、隐含着敏捷与凶暴的强力感。不过因为没有其衍生机种夸张偏大的倒三角上半身、令人恐惧的菱形头部和独眼取景器,不会给人留下“毒箭簇”、“灾难”这一类的印象。



为了减小接地面积,提升快速奔跑跳跃时的弹性,本机的足部被刻意进行了小型化处理,脚掌采用了新设计的零件,靴式的足部关节设计令本机在不平整地形上的行走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并且,由于采用了分割式区块化设计,因此本机的足部装卸也很简单,对损耗零件的更换作业也就变得轻松了不少,在日常维护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机作为血统纯正的苏制第三代AS,以抗衡美制M9为目标在90年代秘密地启动了开发计划。正如同M6到M9的直系传承,本机作为Rk-92之后出现的第三代机种,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够格继承前者主力机种的衣钵。



本机的正式完成事件是二十一世纪初,相比起九十年代末就投入使用的M9来要迟了一步。不过实际上根据诸多业界坊间传闻,在九十年代后期就有人在战场上目击到酷似本机的第三代AS。不过当时苏联官方并未公布这款新型机种,“阵营不明的谜之AS”的传闻就不胫而走了。事实上由于存在先行生产的早期型,所以就算是在九十年代末目击到本机也不足为奇。



在此之后,泽雅设计局以军部提出的“提升生产性与整备性”要求对已经完成的本机,进行了对照西方阵营第三代机的再设计。不过这些修改都是局部、细微的,重新设计后的Zy-99在外观和性能上与98几乎一致,光看外部结构很难区分这两种型号——另外还有一批Zy-99则大幅修改了头部取景摄像机的配置,并且大幅修改了上半身的各处装甲配置。这种设计被认为在商业性上是相当成功的,因此后来成为俄罗斯共和国畅销产品的Zy-99M就是这一版本的出口型号。



注:苏联参谋本部情报局GRU(格鲁乌)曾拥有一定数量的Zy-98,并进行了特化修改。



其中就有以重视长距离射击的狙击式样Zy-98,追加了头部的护目镜式大口径高精度光学传感器,配备了苏制的AS用大型狙击炮,在迄今为止的资料中甚少有提及这种神秘的狙击型号。


7

点个赞吧~(9)

Captonblaed楼主LV9.大佬

2020-06-13 22:27 发布于

2楼
本帖最后由 Captonblaed 于 2020-6-15 16:27 编辑

对于我个人来说,贺东招二的全金属狂潮最终篇(1112)可以说是我粉全金十年旅程的一个大大的总结了。相比起很多骨灰级老元良来说,我顶多只是个半路出家的新人罢了(03年接触动画,09年才算正式接触小说)。但我个人可以厚着脸皮说一句,我对全金的热爱可不输任何人。
可能会有人说,你不是日常嚷着最爱高达的么?最爱高达是没错,但这和热爱全金并不冲突,因为这两部作品虽然都有机器人(高达算一个大作品吧)但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第一部全金动画是GONZO负责制作,剧情是从小说第一卷到第三卷为止,当中穿插一些动画原创剧情(比如占了三话的《故乡飞舞的风》,很精彩,但毕竟没有原作加持,剧情没什么深度,但拔高了扎伊特这个原本只在搞笑短篇里打酱油的乡党),可以说是我当年看过的最棒的动画之一(说迄今为止有点夸张,但其实就是这样)。



就像庵野秀明曾经说过的,动画作品创作应该和商业活动切割开来,这样才能出好作品。当年的GONZO基本上就是这么做的,真希望后来的XEBEC可以学学,虽然已经为时已晚。
动画第一季无论在作画精度、机械部分战斗戏、人物戏都是无可挑剔的(在几话无关主线的短篇中为了省钱画崩过,具体请看某某AS运动会),比起第三季TSR来风格要更夸张,但是让人看了全身舒畅会心一笑的那种(连丹奴之子都有精彩的演绎)。



第二季就是某种意义上最出名的校园篇(抚摸抚~),与主线略略有关,但基本都是搞笑耍宝,还是非常高明的搞笑(贺胖真是个人才,绷着脸能写生离死别催人泪下,放下架子搞笑幽默也能催人泪下)。



值得一提的是从第二季开始全金动画就由京阿尼负责了,这家动画公司不用我笨拙的多介绍了吧,凉宫春日、幸运星、CLANNAD(我唯一落泪的校园恋爱剧)、轻音少女……几乎都称得上是现象级作品了。
京阿尼有个很直观的特点,让人点开动画就能立即体会到的优点,制作精良。这一点非常重要(虽然风格不同,但GONZO也很精良,但这两种精良又都不是同一种概念),直接拔高了全金属狂潮的13格,也让这部原本夸张风很明显的动画一下子变得……严肃和现实了。



说句不好听的和不符合粉丝身份的话,第三季很多应该搞笑、角色也在认真笑的部分,我笑不出来。因为武本康弘监督(在这里缅怀一下武本监督)喜欢在千鸟刚一纸扇抽下去,两秒后就切去卡扎菲大佐那儿听盖茨大人一边唱万福玛利亚一边把大佐脑浆子打出来…或是宗介刚板着脸搞完笑,镜头就切到对面楼顶上幽灵那面具下没有生命还很恶心的邪魅一笑……这让人还怎么笑得出来。
而且从第三季开始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贺东招二的全方位参与制作,很多细节方面比起第一季来要更为严谨,剧情也因为是改编自小说第4~5+主创里有贺胖的缘故,变得严肃残酷——不过也因为有贺胖坐镇,一些对原作内容的修改原创剧情在逻辑上也通顺多了,并且还丰满了一些在原作中属于只知道叫啥名字的路人角色(最多有一两句台词),比如盖茨大人……对了,还将飞鸿飞鹫兄弟改成了夏氏姐妹,增加了入浴戏,美滋滋。


一直到第三季,全金属狂潮的动画依然基本能说得上是创作与商业化还算区分得清楚。一直到099月,财团13才在R魂第035款立体化了ARX-7 Arbalest(在那之前全金模型只有寿屋的一个简易偷胶拼装系列)。这距离第三季完结已经过去了四年的时间。
18年应该是全金粉最亢奋的一年,因为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第四季终于出了,动画公司也换成了XEBEC,这家公司我之前没有了解过,第一话刚出来时也着实惊艳了一把,第一次看到CG化的ARX-7 Arbalest诶(后面还有烈焰魔剑的首度动画化)!



往后追就渐渐感觉不对劲了,第四季虽然是在全方位的沿袭第三季京阿尼的风格,但人物细看发现细节缺失,没请人做BGM,南镇篇人物从头崩到尾,开创了全金动画的先河(从来没崩得这么肆无忌惮)。



看来是预算都给了机械部分,毕竟财团13爸爸要同步出模型的,要恰饭的。
总结一下第四季,就是部普通的番剧,没有激情没有情怀,只是在默默地流水线商业化,还钱不够时间紧质量都没保住……
那个放火的罪犯,难道也是绝望的全金粉吗(对不起,没有别的意思)?



再来说说这次的模型吧。
全金属狂潮系列属于R魂早期产品了。比起现在的新品,早期产品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个头小、涂装不严谨、白成形色零件氧化变色可能、关节一定概率松,定价低……只有最后一个是令人欣喜的23333
不过全金系列相对来说是早期比较出色的一枝独秀了。这只幻影作为姗姗来迟的魂限,虽然发售时间比较晚,不过素体关节设计借鉴的还是猛毒与幻影输出型,所以可动和造型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惊喜或出格的地方。


作为一个全金粉来说,当年没有入手这款幻影狙击,最大的原因当然是魂限贵(也不完全是,地狱君王i也是魂限啊),其次就是想等普通型。结果一等就等到了现在,等到第四季都播完了,等到了财团13完全忘记了这个R魂系列,只能悻悻然入了这款,以兹怀念。
相比起输出型,狙击型的配件就寒碜了一点,只有一把狙击枪。手型方面多给了一个狙击枪专用手,头部是可上下活动的瞄准镜——因为和头部是一体成型来得,所以就不用考虑换色还原普通版本了,除非动手术……








总的来说这款发售较晚的早期R魂可动中规中矩,放到现在就是力奇戴亚斯的水准。涂装方面还是带一点点那个年代的特征,但并没有让人感到不适。价格的话可能是这款幻影最大的尴尬了,毕竟是魂限+货少,现货价居高不下,如果不是全金粉并不推荐入,这玩意儿需要情怀来加成。






很不幸我是,所以就……



那么这一期也到此结束了。科普是本命番外是情怀,我们下一期再见吧~

hellsingxieLV3.中级玩家

2020-06-14 05:50 发布于

3楼
robot魂as款式真的算挺多的了,可惜,不好买
Ginger249LV3.中级玩家

2020-06-15 12:36 发布于

4楼
坐等出hg
Titans快递小哥LV6.黄金玩家

2020-06-15 23:14 发布于

5楼
接下来出第五季的话,这台的HG估计也就安排上了吧
谷八幡LV4.高级玩家

2020-06-24 16:00 发布于

6楼
全金第四季带动了一波拼装(不过也就主角机和几个M9),R魂线一点都没有想起来的意思,遗憾。。。
643820842LV5.白银玩家

2021-04-21 23:13 发布于

7楼

这个脸确实有点吓人

解渴果LV7.铂金玩家

2025-01-05 11:49 发布于

8楼
星球大战、帝国坟场、最(光头)强卧底,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图片选择

努力修改中₍₍ (ง ˙ω˙)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