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我与身边一拨玩模型的朋友,若提起五彩纷繁的八零年代,最大的情结可能就是变形金刚、高达等动画片及其林林总总的机器人模型了。一个动辄上百的的机器人玩具,是当时很多孩童心心念念的愿望。而如果这个机器人如动画中那般可以自由行动、千变万化呢?那应该就是最绚烂、最疯狂的童年梦想了。
而近期给我较深印象的,则是2016春晚上给孙楠伴舞的机器人。呈方阵列队的机器人载歌载舞,相当壮观。正好一个熟识的玩友在这家公司里,送了我一套他们的新产品,这也是本次测评的主角——积木机器人。

在进行了初步的组装测试后,我也有一些迥异于TF的玩后感,想通过这篇初探评测与大家分享。
包装篇
1、首先在到手的快递包装上,量身定做的加厚纸箱让人有良好的感受,与6PLUS的对比可以看出这套玩具的外包相当巨大。



2、从官方的资料看,这次的积木机器人分为两个级别,探索者级别有344个零部件、6个舵机;而发明家级别则有666个零部件、16个舵机。在零部件的配色方面亦存在显著不同。探索者级别偏低龄向,采用显眼的红、黄、黑等配色;而发明家级别则采用了更为素雅的白、蓝色调。

3、包装采用翻页式设计,下载APP专属软件是重要的第一步,搭建步骤说明、模型的遥控均通过该软件实现。


4、而整个包装上的最大亮点,我认为是部件的分装方式。扣件、装饰件、连接件、舵机、控制器分门别类装在色彩鲜艳的盒子里,乍一看去很像一盒错落有致的积木,从包装上完美呼应了积木主题。盒子上便于玩家取出的圆形蛮用心的。


部件篇
1.结合过往的模型把玩经验,这家叫“优必选”的厂商在零部件的用料上还是比较用心的,零件材质硬挺,组装时各个部件的拼接较为流畅,厂家在前期设计与模具的制作上,有不错的质素。





2.经历了组装后,我个人感觉舵机是相当重要的灵魂部件。因为模型的动作控制都靠数个舵机的扭转来执行。在实际的把玩、操控中,这个小小部件发挥了主要作用。在官网的拆解图中,内部构造的复杂让我小小吃惊了一下。



组装篇
1.鉴于初次入手,我在APP的模型库中选择了难度较低的机器企鹅(两颗星)。进入“搭建”环节,可以做到按图索骥,在动态说明的指引下完成组装。个人觉得这种说明方式比起传统的纸质说明,还是比较实用的。





2.而实际上,即便是难度较低的两星,以企鹅的翅膀、背板为例,在组装中仍需将多个零部件进行组装砌合,远比我事先预想的复杂。与之相对的,是整个组装过程完全徒手完成,无需辅助工具。这对我这种没有模型组装经验的玩家来说,是一个福音。


当成形的机器企鹅站在我面前时,一种迥异于变形金刚的奇妙玩趣油然而生。是的,这是一种造物的快乐。当然,比起变形金刚的高度仿真与细节刻画,完成品总给我一种逼真度不足的感觉。




3.我们再近距离细看下这个完成品。在整个组装过程中,我经手的零部件拼砌中没有发生任何的松散、损坏现象,令人惊讶。整只机器企鹅相当的紧凑、坠手,厂商在材质选择与开模精度上都给出了诚意。但从审美角度讲,这只静止的机器企鹅只是给出了个大概的轮廓,你可以说它呆萌、逗趣,但不够仿真。


4.部件光洁平滑,基本没有看到明显的水口。在一些大厂牌的QC日薄西山时,依然有国内厂牌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在打磨零部件。一些TF玩家也许能明白我感叹的因由。


操控使用篇
与一些静态模型不同的是,积木机器人丰富多变的操控性是实物之外的一个玩点。在进入这个环节前,我一度还担心自己应付不了复杂的操控过程。但经手后,发现厂家还是有一套的,操控流程相当友善,挺容易上手。
1.打开APP的“动作”,点击右上方的眼镜图样,即可建立手机与模型的蓝牙连接。

2.厂商已在APP中植入多个机器企鹅专属动作。从操作原理上讲,就是通过编辑多个舵机的扭动频次、扭转幅度,使企鹅作出各种呆萌逗趣的动作。高兴、摇摆、卖萌、耍杂。





3.而打开“新建动作”,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不同舵机设置扭动角度、扭动频率。如果说前期的组装是“造物”的话,操控阶段的主题则是“活物”,让玩家可以享受编辑、操控的乐趣。
对于我这种玩惯了变形金刚等成品的懒玩家而言,APP软件的简单易用是个亮点。整个编辑过程简洁明了,厂家显然也考虑到了初级、低龄玩家的需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组装过程中,只要玩家脑洞够大、思维够开阔,完全可以跳开APP的模型,自行把自己天马行空的创意实体化。在APP的社区中,我也看到了其他玩家自己设计的机械手、蛇、霸王龙……等等神创意,相当精彩。我也希望随着自己的逐步上手,能设计出一些进行简单变形的金刚。



下面是官方的设计:



总结
在模型坑十来年,这是我第一次做智能类互动机器人的评测。本次评测从入门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受,相信对论坛里的玩友也更具参考价值。那么,依然要惯例性地就该套装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一)优点
1.材质过硬,模具精度高。在前文中多次提及,丝丝入扣的组装过程对玩家来说是愉悦的体验,而优良的材质也使得家长可以放心让儿童把玩。
2.丰富的多变性。这套积木机器人的上限,在于玩家的脑洞有多大。在我的初步构想下,通过对舵机的编辑、掌控,实现机器人与汽车形态之间的转换,同样是可行的。
3.受众较广。机器人发烧友、乐高向拼装玩家、想开发孩子动手动脑能力、或期待亲子互动的家长,都可以凭借这套玩具获得自己想要的乐趣。
(二)待改进
1.成品的仿真度有待提升。这实际上也是丰富多变性带来的一个副作用, 零部件的通用性高也限制了厂商做出更富特征化的细节刻画。比如恐龙的肌肉纹理、企鹅的圆滑轮廓。或许在将来,该厂家能像乐高那样,在产品线上推出多种主题,工程车类、动物类、飞机类、机器人类等等。如此一来,限定主题的零部件将更具特征,成品的仿真度也会随之提高。
2.声光效果。这源于实际操控中,我儿子问了我一句:“爸爸,这企鹅能讲话吗?”如果能加入声光效果,甚至是语言编辑功能,应该会满足一些小玩家的要求。
3.增加合金部件。这算是我个人的一点小执念。在很多玩友的心中,合金部件是提升机器人模型质感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在舵机组装的骨架外部,能有更多质感优秀、涂装精细的合金部件,我会为这个套装加上不少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