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介绍:
一年战争终结后,溃败的吉翁军MS开发技术团队被联邦军和阿纳海姆电子公司(AE社)接收。一年战争时期的MS-06系列由于其高泛用性与可靠性,被誉为“MS”的代名词,并创下了其生产总数的最高纪录。因此,联邦军看上了这一极有潜力的机体,决定将其融合自身的技术加以改造并委托AE社来开发。
继承MS-06 扎古2系列的基本理念,并融合了联邦军GM系列的设计思想,使其获得了很高的泛用性和生产性,并作为战后新型MS开发的先驱。Hi-zack的大量配备是在UC.0085年,由迪坦斯主导的联邦军与幽谷的的格利普斯战役。
Hi-zack的光学末端采用的是单眼,单眼轨道上设有两组竖型装甲,头部左右配有动力管。在构造和机能上几乎和扎古2没有区别,但是各部件和规格都采用了联邦军当时最先进的电子元件。头部内藏有无阶段方位天线,单眼的搜索角度是280度。单眼内藏有瞄准用电视摄影机。Hi-zack的头部组件在成本和质量上可以和一年战争时期扎古2的“完成型”MS-06 R-2媲美,Hi-zack的右肩盾牌的形状和名称完全继承了扎古2,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熟悉驾驶扎古2的联邦军驾驶员(一年战争后,联邦军大量使用扎古2作为教练机)。同样,在机体的左臂也可以装备盾牌,手持盾牌上也有联邦军标准的星型符号,这是为熟悉吉姆操作的联邦军驾驶员准备的可选装备。从这一点看Hi-zack确实是一款比较“体贴”的MS。
为了提升在宇宙空间的机动性,背包经过了大型化处理,左右两侧伸出的部分是散热板,散热板顶端搭载有辅助传感器。Hi-zack的躯干多处设有公国军MS特有的流体脉冲驱动的动力管,故四肢的驱动要依靠流体脉冲驱动,而胸部搭载的主动力炉单元和背部的背包接合规格完全是联邦军的MS,机体各处能量的供应要经过两种途径才能正常运作,故Hi-zack的驱动就由联邦军MS特有的FieldMotor驱动和公国军的流体脉冲驱动共同工作,是一种很复杂的复合型驱动系统,这种驱动系统很可能是沿袭被联邦军接收的MS-11急速扎古。
Hi-zack的能源消耗非常大。拥有主动力管要经过驾驶舱的结构,作为量产型MS的驾驶舱,初次采用全天周荧屏和线性座椅。但由于是第二世代驾驶舱试作型的原因,本机的驾驶舱形状并不是球型的,而是类似椭圆的形状。另外,虽说发电机功率变大了,但是由于脉冲转换器出人意料地占用机体内的空间,提供光束枪能量的副动力系统不得不暴露在手腕部。此外,使用一支光束武器已经是极限了,不能同时使用光束枪和光束军刀。(实际上也不是不可能,在来复枪的E-cap系统的空转,和装填“弹药”的时候,使用光束军刀的话,来复枪的电流断路器开始运转,来复枪就不能使用了)。出现了“这台机器真正投入量产,如此复杂的结构,在实际产品的供应运用方面,仍有技术问题需要验证”这样的企业战略方面的传言。但是,不同技术体系的整合,一开始总是不顺利的。因为过去联邦和吉翁的技术融合,几乎没有过。
Hi-zack的腿部大量继承了吉姆系机体的经验技术,并尝试加入了一些新构想。腿部可以发挥出和MS-06R-2相匹敌的推力,一个腿上有5个辅助推进器,并且侧面增设有外部燃料箱。联邦军在战后得到捕获的扎古后,发现其在热带雨林等地区,遇到10m左右高的树林,腿部露出的动力管会很大程度影响步行,并且有损坏的可能。在这个经验下,Hi-zack在手臂处外露的辅助动力管被设计为内藏到装甲内。也就是说Hi-zack是在考虑重力环境下也能够充分运用的机体。
由于Hi-zack只能使用一件光束兵器,所以Hi-zack有两套武装方案,其一是120mm 扎古机枪改与光束军刀的组合,另一种则是光束来复枪和热能斧的组合。120mm 扎古机枪改的式样基本沿袭了MMP系列的120mm机枪,侧部把手是重新设计的。光束军刀是联邦制MS使用的标准组件。光束枪是与机体同时期开发的,出力达到2.2MW,在当时算是标准的威力。光束枪的下部有E-PAC的接口,E-PAC收纳在手持盾牌内侧。热能斧的刃部也经过了大型化设计,这是手臂供给的能源容量增大的原因。在腰部两侧也挂有3连发式导弹仓。总的来说,Hi-zack的火力并不算强,但是在武装的运用方面比较灵活,并且这些武装都有比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比较适合联邦军集团战法的特点。
Hi-zack算是战后联邦军中设计并量产的第一台新型MS,它既是扎古系和吉姆系列技术融合的发展型,又是运用很多新技术的第2世代MS的雏形。量产后的
Hi-zack被配备在联邦军各部队中,其中联邦军本队使用的涂装为蓝色,迪坦斯部队为绿色,这是由于迪坦斯任务的特殊性(清剿吉翁残党),绿色涂装可以从心理上给其影响。除此之外,也有少部分
Hi-zack配备给吉翁共和国军做警备使用。在格利普斯战争爆发后,大量的可变MS的出现使得各方面都没有亮点的
Hi-zack逐渐被性价比更优秀的
RMS-108马拉赛和
RX-154巴萨姆所取代。